APP下载

重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2014-12-15彭明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主主义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彭明辉

摘    要:毛泽东所著的《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的关键标志。新时期下重读经典,对这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理论有了全新的理解。

关键字:新民主主义论;革命的对象和任务;革命性质的“新论断”; 高瞻远瞩的预设

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的研究并作出了许多著名的论著。作为毛泽东思想核心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核心即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扛鼎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最为经典的一座丰碑。能够深入的学习研究《新民主主义论》,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马列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帮助我们增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近重读经典,对《新民主主义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革命的推进和中国历史的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并且阐明了他对中国应当建立的新国家新社会的构想。这对澄清人民思想上存在的模糊认识,指明全国人民的奋斗方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对于当时党内存在着的向国民党顽固派妥协、投降的右倾倾向和超越客观条件发展的“左”倾倾向具有十分有效的打击作用。

《新民主主义论》首先给我们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旧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地主阶级,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集中代表则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中心的官僚资本主义统治。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具体来说,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可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民主革命,又是民族革命,其发展方向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般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只是封建主义,是本国的地主阶级。

中国革命的对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而农民则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队伍去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而官僚资本主义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总代表。他们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走狗和工具,他们和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剥削广大人民。

其次在革命的性质上,毛泽东也是作出了“新”的论断。

旧中国受到帝国主义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又形成了官僚资本主义。所以,旧中国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主要敌人,就是这三座大山,而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而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共产党,而不是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革命的目的,既不是马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也不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要建立一个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反帝反封建分子的革命联盟的民主共和国。所以这种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毛泽东认为,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革命的敌人的复杂性;革命的性质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一种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正确地判断。

最后,从革命的最终走向上,毛泽东也作出了高瞻远瞩的预设。

毛泽东深刻把握了世界“新纪元”的历史昭示,在揭示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所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状貌时,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之上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历史必然,必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度里无产阶级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与前景,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向上高涨、资本主义向下低落的国际环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代背景下,这场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为革命基本队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就像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即通过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的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两次革命论”和中国革命不符合,导致革命惨败。而资产阶级顽固派叫嚣的“一个主义”,要求“收起”共产主义,其本质就是资产阶级专制主义,不仅行不通,而且会使民族遭殃。可以说,唯有毛泽东科学地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和步骤。从而为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然,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毛泽东同志就革命的走向问题作出的深刻的见解。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革命之所以分两步走,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党的最终目标决定的。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开始的,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迈进。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是不可能一步就走到社会主义,更不可能一步走到共产主义,因此,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过程,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断,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社会主义革命,或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了社会主义革命,而无需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就可建成社会主义或向共产主义过渡,因而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错误的,认为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间可以停止下来,“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甚至要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想法,则更是错误的。毛泽东指出:“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革命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3年正式发表的缘由》[J];党的文献;2012年04期

[2] 方敏;《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6期

[3] 封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渴死主义中国话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4] 吴汉全;《<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纪念<新民主主义论>发表70周年》[J];政治学研究;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民主主义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论《星期评论》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轨
从反对派到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的发展
华侨民主主义与辛亥革命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