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室

2014-12-14王伟滨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密室柏拉图房间

∷王伟滨

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并非第一个创造“密室”(Locked Room)的人,但是,第一个完整的(fulllf edged)“密室杀人案件”(Locked Room Mystery),又称为“the impossible crime”(不可能案件),显然是爱伦·坡创造的,这便是发表于1841年的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莫格街凶杀案》)。在此案中,一对母女被发现在一间完全密闭,且在内部上锁的屋子中遭人残忍杀害,凶手不知所踪。一个人如何进入房间,反锁房门,实施犯罪,又在不打开门锁的情况下,从房间内消失,这便是构成所有“密室”谜案的要素了。密室杀人的构想如此有趣,以至于任何“decent detective”的生涯中都要侦破一件这样的案子,才能算得完满。

当然,正如密室谜案的结尾总毫无例外地表明的,所谓的密室,其实并非真的完全封闭,被封闭或蒙蔽的往往只是人们的眼睛和思维。比如,莫格街的那栋房子,警察见到关得死死的窗户上钉着一枚生锈的铁钉,便断定房间里的窗户是被钉死很多年的,殊不知,其实那枚钉子早已朽坏,那窗户是可以被打开的,而且也的确刚刚被打开过了。所以,也许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密室,或者“不可能案件”,只不过,那个一直存在的、与外界联系的“不可能的通道”,没有被人们察觉罢了: “It is not our part, as reasoners, to reject it on account of apparent impossibilities. It is only left for us to prove that these apparent‘impossibilities’are, in reality, not such.”(作为推理者,我们不应当因为表面上的不可能而否认它的存在,我们所要做的是证明这些表面上的“不可能”,实际并非如此。)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有时,密室谜案也可以发展成越狱故事,二者的关键都是找到那个本已存在的“不可能的通道”——聪明的越狱者不会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Andy那样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去挖个洞出来,更不会像 Escape Plan (《金蝉脱壳》)中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那样端着机关枪杀出一条血路,他们总是用头脑和眼睛去寻找漏洞,比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蒙冤入狱的Dantes便是假扮成麻袋中的一具尸体,而被狱卒扔进大海而脱身的。而最为侦探小说谜所熟知的越狱高手,同时也是福尔摩斯一般的神探,当属美国推理小说家杰克·福翠尔(Jacques Futrelle)的“The Thinking Machine”(“思考机器”系列)了。在The Problem of Cell 13 (《13号牢房难题》) (1905)中,人称“思考机器”的Professor Van Dusen,与朋友打赌说,不管把他关在任何地方,只需一周他便可以逃脱,于是朋友便设法让他进入了铜墙铁壁一般的13号死牢。结局当然毫无悬念,关键是他如何巧妙地,在不破坏监狱任何设施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安然逃出。故事虽然精彩,然而可惜,Jacques Futrelle这位“思考机器”的创造者,1912年却没能在“泰坦尼克”号这间庞大的密室中没能“逃出生天”。就像神通广大的魔术师胡迪尼(The Great Houdini),虽然逃脱了那么多的“密室”,却没能挡住命运安排的猝不及防的一击。

当然,密室并不只存在于侦探小说之中,人生中的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其实都存在密室,只不过,大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密室中罢了。而从古至今,更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们为密室——不管是建造还是突破——而痴迷。虽然思考机器说,没有任何密室是真正无法突破的,却总有人在为建造最为坚固、精妙的密室而努力着。在美苏对抗时期,因为战争威胁触手可及,“保险屋”(panic room)曾经在美国备受青睐,这种东西是在住所中建造的一个特别加固的房间,仿佛巨型的保险箱,一旦遇上危险,铁门一关,便可保全性命。不知是不是与这种东西有关,在美国电影中,总是出现一众暴徒,甚至吸血鬼围攻某一个封闭房间的故事,让观众看得心惊肉跳。当然,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城墙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同样,密室也总是因为身处密室中的人而瓦解。不过,虽然也会被“围”密室,当然与“围城”(besieged city)不同,这也许是因为有了钱钟书的那本小说的缘故,显然,钱先生把那本来神秘的“包围圈”用他过于cynical的眼睛化解了。

柏拉图的“Allegory of the Cave”(“洞穴比喻”),大概要算西方人最为熟悉的有关密室的哲学故事了吧。柏拉图的这个故事(就像他的几乎所有故事一样)是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说的:

戏剧《禁闭》的场景

We are like prisoners in a deep cave, chained to the floor from birth, facing the wall of the cave. Behind our backs is a large fire. Between the fire and the prisoners, other people carry objects over their heads, so that the fire projects(投射) shadows of the objects on the rear wall of the cave. All the prisoners ever see are the shadows of things moving back and forth. That is the life most of us lead.

“But occasionally one person will break free from the chains,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and painful. He will turn around and observe the fire and the moving objects.The scene will be confusing at first, but eventually he will understand. Then he will climb to the mouth of the cave and emerge into the daylight. Then bright light will hurt his eyes, but if he has the strength and courage to persist,he will see real tables and chairs and trees and people.Eventually he will look at the su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ee everything else.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world outside and the dark world of the prisoners in the cave is so stark that he will return to help his friends. But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him. To them he will sound like a fool or a madman with his talk of a‘higher reality’.They will laugh at him or ignore him, and if he tries to pull them out of their chains, they will probably kill him.”

(摘自Phil Washburn, The Many Faces of Wisdom: Great Philosophers’Visions of Philosophy)

人总是“习惯动物”(animals of habit),一旦我们习惯了某种生活和思维方式,那便是最“正常的”,而突破习惯的东西,自然便是不正常了。那些习惯了密室中的捆绑生活的囚徒们,其实已经不再需要那根“实物的锁链”(physical chain),更不需要封锁洞口,因为他们头脑中的那一根早已变得根深蒂固。所以,像苏格拉底这样看到了“真正阳光”的人,被人们厌恶、仇视,甚至最终处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方人的空间,特别是私密空间的意识,颇为强烈,如果说柏拉图的“密室”,可能代表了人们的思想的局限与压抑,那么在狭小的密室中同样不见阳光的几个人,所形成的特殊关系,就更令人恐惧了。萨特(Jean Paul Sartre)在1944年发表了一个名叫No Exit(《禁闭》)的剧本,写的是三个人,两女一男,死后在地狱中被永远地关在一间房间中,他们本以为等待他们的会有什么严刑苛罚,他们知道,那是因为自己的罪而应得的,但是什么也没有,在这个颇为豪华的封闭房间里,只有他们的彼此注视,他们三个人便是彼此的行刑者。三个人中,那个最为多嘴的Garcin倒是看懂了“地狱”的意义:它不是刀山油锅,它只是永无止息的存在,“life without a break. Could hell be described as too much of anything without a break? ”而最为可怕的“永无止息”便是那永远无法逃脱的别人的注视,“他人便是地狱”,因为他们的注视,你必须永远用他人的眼睛来审视你自己。“all those eyes [are] intent on me. Devouring me. What? Only two of you? I thought there were more; many more. So this is hell. I’d never have believed it. You remember all we were told about the torture chambers, the fire and brimstone(硫磺), the ‘burning marl.(焦热地狱的磨难).Old wives’ tales(无稽之谈)! There’s no need for red-hot pokers. HELL IS—OTHER PEOPLE!”在这里,没有出口,即使死亡也不能令这一切结束,因为“我们”已经死过了:“Dead! Dead! Dead! Knives, poison, ropes—useless.It has happened already, do you understand? Once and for all. SO here we are, forever.”

密室,也不见得总是那么的剑拔弩张,有时候,它只不过是一个可以让人停下来休息一下、思考片刻的地方。2013年,美国导演Spike Lee翻拍了大约十年前的一部韩国电影Old Boy(《老男孩》),虽然评论褒贬不一,但我感觉这仍然是一部有关密室哲学的合格作品。喜欢研究细节的观众,会发现有关这部电影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形成这个故事的最初日本漫画中说,主人公被不明不白地关在一个密室中十年,而到了韩国电影中却成了15年,再到美国电影中就变成了20年,这时间的增加,难道就没有特殊的意义吗?如果一个人被关在一间密室中20年,他会怎么样?20年身处密室,足以令人发疯,甚至死去。不必外来的暴力,单单密室本身,便可以杀人,因为,很少有人能够那么长时间地忍受完全封闭的“孤独”。

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显然密室的设计者并不是为了用它杀人,而是用他来让身处密室的主人公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人人几乎“身不由己”的世界中,能够有20年的时间天天面对自己,也要算得上人生中一件最大的幸事了吧。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是有关“管住自己的嘴巴”,或者“懂得换位思考”,或者别的什么。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个答案的。所以,美国的“老男孩”在故事的结尾并没有像韩国版的那位似的,无奈面对白茫茫一片雪,而是选择重新回到那间他曾经住了20年的密室,也算是个颇为光明的尾巴吧。

其实,也许20年的密室独处,不需要别的理由,已经足够把一个普通人变成哲学家了。

猜你喜欢

密室柏拉图房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密室逃脱
回声密室
房间
柏拉图之灵魂观
密室脱身之计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锁在房间里的云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