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式发展思考

2014-12-13王美乐

现代企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顶岗实务信用

王美乐

我国高职院校在经历过一轮示范建设的高潮后,如何巩固示范建设成果,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成为高职院校新的挑战和课题。当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也步入后示范的建设时期,作为学院新兴的专业,信用管理专业对未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也重新进行了审视和思考。

一、当前我国信用管理专业概况

信用管理专业以信用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提供信用产品与服务为宗旨,是集管理、金融、财务分析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信用管理跨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学科,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交叉学科。

信用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开设该专业。信用管理专业最早是由国内知名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开设,其中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类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院校有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贵州商业高等高职高专院校等。

二、信用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较早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专业于2007年下半年开设招生,至今共招收7届学生,每年单班招生,每届招生人数为50人左右。专业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材资源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该院信用管理专业自办学以来一直实行单班招生,2012年开始实行大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目前,我院信用管理专业从属于会计大专业群,同时主要针对三校生进行招生,招生的分数线在同类高职院校中较高,学生素质相对较高。

当前该院信用管理专业的会计从业考证通过率高,达到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毕业生主要从事会计类岗位,部分学生从事信用管理岗位,主要是从事于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信用评估机构、第三方信用调查管理机构等。通过近几年信用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分析,在信用领域工作的学生无论从薪酬、工作环境及工作的稳定性来说都高于会计类岗位学生。

三、信用管理内涵式发展评价体系设计

信用管理专业的 “内涵式发展”,应立足自我,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增强核心发展能力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机制,以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信用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1.高质量教材建设分析及规划。信用管理专业会计类课程比较成熟,教材使用可与系部其他专业教材共享。但是由于信用管理专业自身特点、专业发展及高职办学起步较晚等特殊原因,专业教材建设不够成熟,高职类信管专业编写的教材比较空缺。目前我院信用管理专业四门专业课中只有《商帐管理与催收》使用校编教材。《信用担保》实务采用担保业实务培训类教材,比较符合高职类专业特点。《信用评估实务》、《征信实务》采用本科教材与企业一手资料结合,使用效果较好。未来5年内,信用管理专业计划编辑出版《商帐管理与催收》、《信用担保实务》两本高职类教材,编辑完成《信用评估实务》、《征信实务》两门专业课程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PPT 、习题及答案、动画等重难点的数字资源、网络课程、实训资源等。

2.高质量示范课程建设分析及规划。信用管理专业院级精品课程《商帐管理与催收》已经顺利结题。未来信用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应该具有高职教育的自身特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建设内容的重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二是鼓励校企合作,将企业实际需求与课堂教学的专业理论进行融通,更新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三是创新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课程大纲、教案、实训方案等教学内容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建设一体化教材、通过样式多样的载体,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反映本领域的最新成果。立足人力改革实践教学阵式和内容,加强实训实践力度,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年内,信用管理专业将再建设《信用评估实务》、《信用担保实务》2门专业课程的院级精品课程。

3.高质量团队建设分析及规划。信用管理专业自2007年开设开始,只有2位专业教师,通过近6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已有5名专任教师,其中一名副教授,4位硕士学位,有4名来自于企业,同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名。专业教师队伍年龄机构、学历结构、教育教学水平及社会资历均较为合理。专业注重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团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教学改革课题及项目为牵引,构建良好的教学梯队和团队发展平台,整体提升团队教学水平。专业教师一方面在团队的帮助和带动下,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亦可通过参加高层次培训、进修、学历提升等方式,合力提升团队教学水平。未来信用管理专业将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培训、校企合作、外聘企业兼职教师等形式提高专业团队的质量,注重利用企业兼职教师的优势,加强专任教师与企业外聘教师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提升教师团队质量。

4.校企共建及合作分析及规划。信用管理专业这几年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注重改革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信用管理专业先后与10家杭州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浙江禾晨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信用中心、杭州中瑞江南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专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其中浙江禾晨信用管理公司采用订单合作轮岗实训的合作模式,一年为专业解决20人次的实习需求。通过近几年校企合作的摸索,信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已经纳入了学校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同时也为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信用管理专业积极探索建立“公司与课堂交替”的顶岗实习模式,让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深度融合,信用专业逐渐建立科学的实习监督和考核体系。当前,信用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手段有财会系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电话、QQ  、短信等,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和指导。系顶岗实习平台的建立,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动态持续的实习监督和管理。对顶岗实习学生安排跟踪指导教师,协助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院要针对各个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学习内容设计考核内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平台撰写工作日志和周记,教师及时进行批阅和指导,同时并派出教师到企业,同企业负责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年来的“公司与课程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实践证明,学生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考证通过率大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学校与企业合作呈现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顶岗实习机制。未来信用管理专业将拓宽行业合作的领域,立足目前与信用评估行业、信用担保行业企业的合作,逐步加强与微小金融机构的合作,力争与3家小额贷款公司或中小型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endprint

猜你喜欢

顶岗实务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ODI实务
FDI实务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