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的教学方法初探

2014-12-13冯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冯敏

【摘要】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模块是一门研究型、实用性都非常强的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对提高高中生物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82-02

1.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的解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分子与细胞模块,不仅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必修的模块,更是学习其他生物学知识的基础。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包括酶的特性教学、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细胞的癌变教学、细胞呼吸教学等模块,因此加强该模块的教学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生物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中,不仅面临新课程理念如何教授学生的方法的问题,还包括如实现统一的教学目标,把握好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的问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对于运用教材的方式,以及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问题,都将是解决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2.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的重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于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地位,应该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指导型探究”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且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的时候,需要联系到生活实际,在课程的设计方面要需找相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从而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得到提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不仅仅只是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也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生物学。

进行高中生物分子和细胞模块的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采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好地调动学生对生物中分子与细胞模块学习的积极性。

3.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出现的瓶颈

3.1教学方法和理念亟待更新

生物分子与细胞是一个可以产生大量科学成果的学科,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的遇到这些知识。所以需要我们的老师转变传统观念“知识从课堂、书本”,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是教学思想还是处于比较传统,并没有非常的重视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因为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了解到对象间的内在联系,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学习,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不能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上,要让学生更多的观察、设问、验证、预测,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到自主学习。

3.2对教材的运用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师生教与学的媒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项时效性较强的学科,生物分子与细胞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界所发生的变化和成就,在运用科学原理的基础性和科学方法的通用性上结合科学知识的先进性。但是当期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很多内容还是几年前的,对于新进的科研动态缺乏关注,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和现代社会接轨,现代科学意识无法形成。

4.“分子与细胞”教学创新策略

4.1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践教学,这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从而掌握方法,进一步的培养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细胞结构”这一模块中共包括“细胞内膜系统”与“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两个模块。其中狭义的细胞内膜系统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溶酶体、液泡等五类细胞器膜,而在广义的概念里它还包含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叶绿体等所有细胞器膜,但是这些对立结构和功能互相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它们的膜结构能够实现有条件的转换。也可以通过蛋白质合成而将这些涉及的内容加以串联,还有在蛋白质合成上与之互为一体的核糖体,包括细胞膜的蛋白功能、细胞核中核糖体打下亚基等都可以加进来。这种方式其实就是通过蛋白质这根主线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三大机构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自己尝试找线索串联尽可能多的知识,从而触类旁通,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4.2改进授课方式

当前很多学校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后把课件拷贝给学生,使学生免于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集中精力听课。针对课程概念理论深奥晦涩的特点,可以把课堂理论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使其变得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切忌用过于浮夸的手段卖弄学科,将原本就深奥的知识讲述得更高深,引起学生反感。课后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方便知识的巩固,比如让学生阅读指定的原始文献或者自行查找与教材有关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查询资料、阅读文献和科研的良好习惯。

4.3做好课后总结与反思

教师要做善于教学的有心人,坚持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分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查漏补缺,寻找对策,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反思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综上,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版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以检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红玲.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的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3,80:163.25-36

[2]王珍.对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13,87:141.45-56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