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生语文语感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4-12-13陈艳艳
陈艳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又重新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却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提升中学生的语文语感能力,文章从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学生的语文语感能力的五项策略。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育 语感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56-01
语感教学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当中充分运用语感教学理念,并形成有效的教学的策略,帮助中学生准确把握中国语言文字,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中学生养成较高的文学修养,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以下策略。
1.实践指导中学生提升语言鉴赏力
1.1朗读吟诵,整体感知语言
语感的形成并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语文语感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语文文本学习为基础,以语感培养为核心,以语文修养为根本,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语文语感学习当中,重点加强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吟诵,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特色。语感的形成实际上是以对语言现象非常熟悉、近乎条件反射似的反映,表现出明显的直觉特征,因此,需要我们能够正确的领悟与感受典范的语言材料,并对其形成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大量反复的诵读。通过朗读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并最终形成语感。
1.2设置情境,训练语感
语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通过阅读而获得的,而老师只是对其语感的培养加以辅助,引导学生如何去有效的阅读与思考。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什么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具体应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在遣词造句方面又有什么精妙之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德?通过这种提问式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形成认知上的直觉能力,最终在反复的琢磨与诵读中形成语感。
2.读写迁移训练,加强语感的可持续性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以对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的掌握为形成条件和标准。教材是进行读写迁移训练的重要素材,教师应当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资料,努力从课文中挖掘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读写迁移中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加强语感的可持续性。
2.1利用教材,进行拓展延伸
语感的形成是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走进单纯剖析文章内容的偏激观念中,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只是盲目的识记基础知识,而不能在学习中积淀一定的文化功底以及文学鉴赏力。拓展延伸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的课外延伸,拓展延伸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但若想取得更好的拓展延伸效果,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对教材中经典作品的词句进行分析。比如在《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中“冒”字应用的十分巧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果用其他词“长”、“钻”等来替换这个“冒”字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之后便会深刻的认识到“冒”字应用的精妙之处,它将荷叶繁多与生机盎然的情境用一个字来形容,十分贴切文意,又简洁有韵味。这样理解之后,学生便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该文章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并逐渐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当中,通过在读写迁移中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加强语感的可持续性。
2.2模仿课文,进行仿写练习
中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仿写恰好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发挥其模仿能力,并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仿写就是仿照课文中比较出色的片段、词句,写出与之字数相同或相近、结构与修辞手法都一致的文句。比如,在对“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进行仿写练习时,学生就表现的十分出色,他们创造性的将“高飞的风筝”换成“黑夜中的星星”、“水中的纸船”,将“放飞的梦”换成“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孩子远航的渴望”等,通过这种练习,可以让学生创造性的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理性思维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经典作品中的优秀内容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形式。
3.内隐学习,自觉形成语感能力
内隐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eber提出的,它主要是指学习者无意识地获得复杂知识的过程,这里我们主要从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如何运用内隐学习培养语感。泛读实际上就是广泛、大量的阅读,只需要掌握文章的大体思路,择要吸收,精读则是对文章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等进行仔细的阅读与思考,精读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内隐学习模式获得语感的过程。精读与泛读是对学生读书的深度与广度提出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二者同样重要,并对学生语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结论
总之,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感的形成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双重意义。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自觉阅读与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提升中学生语文语感能力三个方面的五项措施,望能够为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顾贤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06
[2]时海燕.浅谈语感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04
[3]贺楠.中学语文语感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