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
2014-12-13戴前梅
戴前梅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安徽合肥 230001)
播散性带状疱疹也称为泛发性带状疱疹,表现为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全身发生类似水痘样皮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1]。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播散性带状疱疹病例,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1.1 病史 患者,男,77岁,农民。主诉因左侧头面部皮疹伴疼痛5 d,加重2 d就诊。5 d前无明显诱因下,左侧头面部出现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分布许多绿豆大小不等的水庖,且有明显的头痛,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不详,给予罗红霉素口服(剂量不详),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疗,皮疹及临床症状未见改善。2 d前自觉头痛加重,双眼睑肿胀明显,不能自行睁开,且全身出现许多红色皮疹,来我科就诊。患者平素身体状况一般,有高血压、痛风病史10余年,否认其他疾病史。
1.2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可,精神欠佳,扶入病房,系统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额部、左侧面颊部片状水肿性红斑,表面覆有黑褐色痂皮,部分痂皮边缘游离,额部中央近发际处糜烂、渗出,双眼睑肿胀明显,眼裂缩小,不可视眼球,躯干、四肢泛发绿豆大小不等的丘疱疹、小水庖,周围绕以红晕(见图1)。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17×109·L-1,血红蛋白117 g·L-1,大小便常规、肿瘤7项、肝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尿素氮 17.1 mmol·L-1,尿酸 644 μmol·L-1,肌酐189 μmol·L-1,HIV 阴性,胸片正常,肝胆胰脾 B 超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
1.4 诊断 播散性带状疱疹。
1.5 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更昔洛韦0.25 Bid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抗感染,丹参酮IIA注射液活血、抗炎,强的松10 mg Bid×5 d,后渐减量,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营养神经、消炎镇痛等,对不同类型皮疹给予相应的局部处理。考虑患者原发头面部皮疹重及肾功能指标异常,请眼科及肾内科会诊,给予相应的治疗。住院治疗8 d,头面部疱疹完全干燥,部分痂皮脱落,显露正常皮肤,躯干部疱疹全部干涸结痂(见图2),头痛缓解,全身未见新发皮疹,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3周,门诊随访痊愈。
2 讨论
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初次感染此病毒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匿性感染,此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潜伏的病毒被激活,生长繁殖,在临床上表现为普通的带状疱疹。播散性带状疱疹是在局部带状疱疹基础上,全身泛发水痘样皮疹,两者同时发生于成人者临床极少见,两病同患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患者的抵抗力有关[2]。该患者无恶性肿瘤证据,发病前亦未曾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此次发病是否与其年老及其慢性疾病导致其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值得思考。因考虑该患者经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故未使用免疫调节剂。
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糖皮质激素可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其应用可能会加重病毒的扩散,尤其对于严重的播散性带状疱疹更不建议使用。考虑该患者入院时血压平稳,无糖尿病病史,未发现肿瘤指标异常,患者头痛较剧、面部及双眼睑肿胀明显,为避免减轻急性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及减少其后遗神经痛发生[3],在足量抗病毒、抗感染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并未发现患者病情加重,说明糖皮质激素在播散性带状疱疹治疗中并非绝对禁忌。此观点赵俊等[4]也曾报道。
图1 带状疱疹治疗前
图2 带状疱疹治疗后
[1] 赵 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94.
[2] 李红宾,丁 菲,刘丽东,等.伴发血小板减少的成人播散型带状疱疹1 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4):242.
[3] 周立奉,路 荣,茆建国,等.播散性带状疱疹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155.
[4] 赵 俊,南丽萍.泛发性播散性带状疱疹26例报告[J].山西临床医药,2011,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