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不思:弹出草原上的天籁之音

2014-12-13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王昭君蒙古族音色

张++婷

一、火不思的历史来源

最早的火不思约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是一种由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创造的弹拨乐器,它以羊肠为弦、挖木为槽,琴轸并列一侧。相传西汉元帝时,王昭君被选出塞,在去匈奴的路上,王昭君的琵琶坏了,让匈奴人模仿制作了一把新琴,这就是火不思的前身。由于仿得不是很好,王昭君看后笑着说:“浑不似”,由此火不思历史上又音译作胡拨四、琥珀词、浑不似等。发展到元朝,火不思成为有历史记载的蒙古族传统弹拨乐器。传统的火不思形似饭勺,通体用红木等硬木制作,全长80厘米,共鸣箱较小,呈半葫芦形,下半部蒙以蟒皮,面宽12厘米;琴头平顶无饰,弦槽后开,左侧横置四轸;颈细而长,表面为按弦指板,平滑无品;张四条丝弦,音色富有浓郁的草原特色。火不思明代盛行、清朝时列为国乐,用于宫廷宴会或王室盛会演奏,后来广泛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成为沟通蒙、汉及各民族之间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遗憾的是,火不思的传统制法在清朝后期失传。

二、新型火不思的产生

1956年,云南通海县新蒙古村一个贵族坟墓中发现了一件古代传统火不思乐器,内蒙古歌舞团高·青格勒图在呼和浩特市民族乐器厂的协助下,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考证研究与制作,重新制成现代新型火不思。

新型火不思外形富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琴首顶端如箭筒,其上雕出一张搭箭的满弓,琴头左侧并列的四个琴轸,形如四根箭翎。木制共鸣箱呈扁葫芦状,内腔较传统的音箱增大近两倍,面、背板中部做拱形凸起。音箱中增加了音梁,使发音集中,音响洪亮、浑厚,音色优美。为演奏和携带方便,缩短了琴杆,在琴颈上增设了红木指板。为发挥演奏、伴奏中的民族特色,在指板上粘有24~26个骨制音品,品上嵌有铜制品峰,音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根据演奏音响效果的需要设计制作了低音火不思、中音火不思及高音火不思三种形制。中音火不思比低音高一个八度,高音又比中音火不思高一个八度,达四个八度。

新型火不思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片或戴假指甲弹奏。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拂、扫、分扫、滚等,可弹双音或和声。音色圆润柔和,音响淳厚洪亮,继承了富有辽阔草原情调的音色。经典独奏乐曲有:《阿其图》《花马》《欢乐的草原》等作品。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的独奏乐曲有《诺恩吉雅》《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锡林河》等作品。

火不思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之一。火不思的文化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其独特的音响和音乐性上,更重要的表现是它在蒙古族乐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丰富的演奏方法带来独特的艺术魅力,充实了乐队弹拨声部的音色统一和各声部的平衡,使蒙古族民族乐队从形制到音色的编配愈加完善。

在蒙古族的乐队编制中,为弓弦乐器伴奏的弹拨乐器通常是扬琴、三弦、雅托克(蒙古古筝)。由于三弦的音色独特,雅托克演奏转调不便,为丰富弹拨声部的伴奏织体,在以往的实际演奏中,通常以琵琶、中阮等汉族乐器来代替,从形制和音色特色上都不够完美。火不思的出现首先从乐队形制上达到了民族风格的统一;火不思使用十二平均律,转调十分方便;火不思音色质朴柔和、韵味醇厚,在现代的蒙古族民族乐队中,具有很重要的艺术价值及艺术表现力。

三、火不思的传承及意义

火不思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火不思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高·青格勒图的家乡——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进行。2008年,镶黄旗被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内蒙古民间音乐火不思之乡”、被内蒙古文化厅命名为“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火不思之乡”的荣誉称号。为了更好地传承这种蒙古族弹拨乐器,火不思还进入了学校课堂,很多蒙古族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火不思弹奏。目前,内蒙古的民族歌舞剧院及蒙古族的乐团都有了专职的火不思弹奏员,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有了火不思专业的本科设置,这些都为火不思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秉承

猜你喜欢

王昭君蒙古族音色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