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烹饪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2-13杨井和

决策与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职思维

杨井和

阜新市第一职专

论中职烹饪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井和

阜新市第一职专

通过对中职烹饪教育教学实践的反馈,比较集中地反映出目前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不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专业技能不高、专业素质较差。如何把烹饪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依靠创新教育。作为创新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素质培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环节。

烹饪教学创新教育能力培养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中职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新,越来越高。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对创新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育教学理念要有根本的转变。为此,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毋庸讳言,目前在校的烹饪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求知的欲望等等方面,与在校的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不少学生厌学,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上课玩手机,只出人不出力,一学期下来学不到什么知识。这就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困难,使教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学生则更是不易。如何改变现状,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有能力创新型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了解学生,掌握学情

近些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普遍困难,因为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读普高将来升大学才是正道理,于是就有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奇观。只有考不上普高再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才读职校,由此可想而知,中职生源的现状如何,据调查烹饪专业的生源几乎都是初中阶段的中下生,甚至初一、初二的都有。从生源上就不难看出,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不愿意学习知识的。虽然在中职学校是分专业进行教学,但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学习目的性上还是不够明确,多数学生表现出像是给家长和老师学习,缺少学习动力。在日常行为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病事假多,有逆反心理,逃课现象较多。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不是积极的主动的参加,遇到各种问题不会自己解决,总是怨天尤人。

学生的文化知识差,学习知识的动力不强,对自己的前途茫然,凡此种种,就需要我们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平时课堂上多鼓励他们,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信心。

二、明确目标,潜心培养

职业学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技术工人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首先就要摆正思想,不能偏离了职校的培养目标,不能把学生急功近利到地投入市场,也不能像培养普高学生那样完全推入高职院校。其次就要明确目标,中职学校就是以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为主,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最后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在中职学校构建起适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全力以赴地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人才而努力。

三、树立创新理念、培养创新能力

1.提升创新的教学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在社会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工作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在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在工作中勇于突破常规寻求新的思路来应对问题,这种思维模式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培养必须要让教师树立创新理论再通过教学过程影响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培养。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学素质,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才能乐于学习,喜欢思考。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等情况都能够尽可能详细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课程的设定,课程设定的原则要本着能够吸引学生产生兴趣,发现问题,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效果,更可以逐步达到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的创新意思得到巩固和加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丰富师生的创新基础

实践证明,创造活动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按常理来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知识积累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越容易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灵感,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把在教学中所要涉猎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尽可量考虑周全,不能只向学生的大脑里灌输现成的知识定论,更不能对知识模棱两可。而是要在向学生传授正确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让学生在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技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使所学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是创新,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我们的中职教学也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已,因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我们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把创新要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把创新作为一种动力,用它来推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创新作为一种结果,用它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但是,学生要有能力创新,必须将其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明确地告诫学生:知识、能力和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问题。自信、勇敢、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坚强的毅力、勇敢的质疑、专注、好奇等人格因素,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学生应明确只有把知识、能力、人格、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完成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3、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技能训练

有了明确的创新教学理念,储备了丰富的教学知识,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关键。首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调动多种感官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更要在教法上下功夫,要因材、因人施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矛盾,力争每节课的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

另外还要增加学生的技能训练。中职学校的学习,是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相辅相成的。学校为训练学生还开辟专门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成立烹饪菜肴、点心制作外卖小组,教师带领学生定期到饭店实习,这样边学习边实践,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对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在校定时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我校定期举行的烹调、雕刻、面点等的专业技能大赛,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个别学生的作品还曾获得省市的大奖。参赛的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特技,展示最好的作品,每次都吸引了一大批学生观赏。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技能训练和竞赛正好能给他们展示才华,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促使学生由不愿学,向愿学、乐意学转变。这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启发学生把当前的成功愉悦感转化为新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完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培

养。

4.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

(1)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化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正因为每个人的不同才让世界更丰富多彩,跟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优势特点得到加强,再加上良好的创新思维,就会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任何一位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在制定各项活动也要分出等级层次,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从而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广阔空间。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的。自主性是主动性的基础,创造性又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立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首先要求学生能自己作主,有独立的选择和支配能力。为此,我们在制定教学活动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活动应遵循“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鼓励学生敢干,把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付诸于每个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此外,还可以训练学生学习一些创新技法,如类比法、自由联想法、等价变化法等方法,当然,这些技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经过师生通过反复的训练,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不断地总结才能获得,通过创新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拓宽思维广度,加大思维深度,从而达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通过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我校烹饪专业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参加劳动部门主考的技术等级考试,中级通过率为95%,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这就更加坚信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那就是依靠创新教育,把烹饪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吴登军.项目教学法在《中餐烹调》教学中的应用

[2]《构建职校烹饪专业实习基地新形式》.职业教育,2009年3月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中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