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2014-12-13李强
李 强
(作者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副教授)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群体之一,具有高度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据统计,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大约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这说明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广大中小企业创新也是产业升级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应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规律着眼,突出区域创新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提升作用。
中小企业创新现状
中小企业迫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企业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更为渴求先进的技术、新颖的产品以及开拓新的市场。因此,中小企业创新往往比大企业和科研院所效率更高,成果更为实用,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仍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小企业R&D投入及产出情况。目前,由于规模实力不足和资金、人才的制约,广大中小企业能够用于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非常有限,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巨大的差距,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迫切的科研创新需求;研究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足,很多小企业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很多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创新经验由于人力成本的限制无法转化成为科技成果;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先进的科研设备设施,缺乏科技成果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创新成果以模仿、改良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掌握长久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很难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制约因素对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也造成了很多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瓶颈,甚至导致很多企业被市场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人力物力等条件的制约,但很多中小企业变压力为创新驱动力,在有限的条件下自觉开展积极高效的创新活动,创新效率往往超过创新资金和人才占绝对优势的大型企业。可以预见,如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将产生质的飞跃,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中小企业R&D经费来源渠道。我国对企业科技创新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也予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企业R&D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的拨付和资助,应大力发展其他筹资渠道。单一的R&D经费来源渠道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且政府扶持资金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中,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平均获得的政府投资资金有限。而作为现代企业创新资金重要来源的风险投资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合理的资本推出机制,发展较为缓慢;企业能够获得的境外资金更少。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金融市场改革处于初级阶段,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市场上获得资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仍然十分困难,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更是遥不可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用于科研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仍然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这种方式速度慢、规模小,对于长期性且存在着较大风险的科研攻关工作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对于本身资金就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可用于研究创新的资金非常有限,这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关系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有迫切的需要和先天的优势,但因为资金、人员、环境等问题的制约,在发展中往往力不从心。笔者认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科技创新困境,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的关键在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从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小企业创新的滞后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而造成的。要想改变束缚中小企业创新的大环境,可以首先从产业集聚区内做起。产业聚集区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点和示范性区域,往往更能获得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更加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而且能够在取得成功后为其他地区带来更大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为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环境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软环境等组成部分,政府应根据所处地域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特点,打造适合中小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系统环境。硬件设施方面主要有区域地理规划,资源、交通、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以及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设施等;软环境方面主要有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科学的经济建设战略引导规划、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行政税收及政策、区域内部企业联系制度等,另外还包括金融环境和投融资平台,科学研究和教育制度体系,市场环境和市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业水平及劳动者素质等,还包括完善的信息、管理、财务、法律等服务机构。与整体大环境比起来,区域内创新环境的优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能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解决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突破瓶颈,极大地拉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合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大型企业往往承担起高精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会为区域创新系统作出重要贡献。中小企业虽然存在着资金有限、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但其自身的特点反而会使其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发挥出必不可少的作用。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灵活,转型速度快,与市场对接较为紧密,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并研发相应的实用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并迅速将其推向消费市场,从而极大地拓展下游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大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理的分工、关联、配套、技术溢出和协同效应,能够提高效率,优势互补,产生更加丰富的创新成果,形成优势产业链和竞争核心优势,推动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中小企业能够加速区域中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只要走上良性循环,必将相互带动,实现螺旋式发展。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区域经济的各个构成主体中,中小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应该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将与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协同发展。笔者基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在产业集聚区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不同规模企业的合作创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资金较为紧张,而科技研发的前期投入巨大,研发实验往往周期较长,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大,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加之中小企业一般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团队、机构和设备,进行核心技术研究比较困难。而大型企业本身实力雄厚,有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也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抗风险能力强,很多大型企业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便于开展进行长期深入的研发工作。在产业集聚区中,应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使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根据各自的特点及优势,针对不同的创新重点,采用不同的创新方式,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
作为产业龙头的大型企业,其创新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配备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实力雄厚的创新团队,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能力较强。产业集聚区内这些大型和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专款专用,集中力量对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瓶颈进行突破,对重要科技成果进行研究攻关,力争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产业集聚区中的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灵活、快速应变的优势,依托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对相关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中小企业可采取的创新方式有:对配套技术进行补充研究开发,与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和稳定的供应关系,依托龙头企业进行发展和扩张,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对引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实现细化分工、进行深加工,努力研发产业链下游技术,填补行业空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丰富产品品种,发挥小规模优势,小批量生产,便于更新换代,开拓社会民生需求的广大市场。大中小型企业创新相互补充,相互激励,采用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实现群体创新、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使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产业集聚区内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创新资金的不足和筹资渠道的缺乏是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障碍,而具有高投入、长期性和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则更难顺利地获得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政府创新资金申请要求比较严格,且资助金额不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对中小企业更加惜贷,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也大门紧闭。相比较而言,风险投资是更适合中小企业创新的筹资渠道。目前,风险投资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规模较小,投资较少,投资仍然集中于成长、扩张期企业之中。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在产业集聚区内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从而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难题,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一,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环境为风险投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产业集聚区内,风险投资机构可以获得更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受到较少的行政管理限制;可以更为方便地了解到产业发展方向,找准最具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有的放矢地进行投资,产业集聚区的创新环境也可以极大地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从而打造出风险投资聚集区,为中小企业更加顺利地获得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风险投资还能起到以资金投向引导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二,企业群体创新的模式有利于风险投资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辅相成,合作创新、群体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中,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先对扩张期、成熟期的大企业进行投资,从而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站稳脚跟、了解情况之后,在市场的引导下再面向对资金更为渴求的数量众多、分工细化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将投资重心后移,更多地扶持成长期、初创期,直至种子期的中小企业,从而以更低的投入获得超额回报,极大地促进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具有更大的规模和实力投资于更多的企业,为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储备。
第三,在产业集聚区内搭建有利于风险投资退出的平台。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风险投资者的后顾之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发挥产业集聚区资源、信息、技术集中的优势,发展区域产权交易市场,为区域内非上市股权转让交易提供制度便利,加强宣传服务,搭建交易平台;并积极帮助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其他创新资金筹集渠道,如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在产业集聚区内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发展环境。第一,政府发挥导向作用,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政府应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大力发挥导向作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区,转变发展思路,提高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引导实现集聚区内企业合理的分工协调,打造优势产业链,在集聚区建设规划上进行合理分工,协作互补;规划好集聚区内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关系,加快生产要素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新资源,为区域创新提供创新源泉。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推动、治理和创新政策,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创新。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要颁布具体的扶植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并着重推动和促进各项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各项政策要宣传到位、落到实处、做好服务,为中小企业创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二,注重创新环境的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应注重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优化环境,包括着力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信息环境和融资环境等。一方面要注重硬环境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另一方面要营造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软环境,规范市场竞争,保护各创新主体的利益,明确创新活动各行为主体的职能、权利和义务,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提供制度保证。引导企业间创新资源实现共享,包括公共服务机构、信息网络的建设,学习环境、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资金合理流动的机制等;推进与集群外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扩散、推广和转化。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的推动下,得益最多的将是广大中小企业,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激发出澎湃的创新动力。
第三,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这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有着较大的关系。中小企业技术壁垒较低,技术保密性较差,投入大量资金取得的科技成果很容易被仿制,失去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往往都无法收回创新成本,极大地挫伤了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政府应着力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当中小企业、单个企业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知识产权维权遇到困难时应积极作为,可在产业集聚区内成立中小企业维权服务中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知识产权流失,保护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创新文化大环境。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还应构建合理的智力流动机制,促进区域内技术扩散和共享,使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接触到更多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及创新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