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哲学自觉作为看家本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哲学思维启示
2014-12-13韩庆祥
韩庆祥
谈到思想的力量,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当前中国,尤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在理念上具有哲学的自觉,注重思想的力量,而且在实践上更有身体力行的主动性。
为什么重视哲学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重视哲学,首先源于他们对哲学和思想,尤其是对哲学、思想与领导者的关系——“哲学王”理念有深刻的体认。“国王应当是哲学王”。这是柏拉图提出的理念,其大意是,“哲学”就是爱智慧;“智慧”就是指能认识到世界的本源、真相和至善之路;追求智慧的人就是“哲学家”;追求智慧并且发现了至“善”之道的人,就是“哲学王”;哲学王因为是看到本源、真相并发现至善之道,因此,他天然就是国王;反过来,国王必须要看到本源、真相并发现至善之路,否则无法胜任其职。柏拉图还创造了“洞穴喻”,即:一群人被捆绑在洞穴内,只能看到前面墙壁上映现的影像和听到洞内外的声音;时间长了,大家就认为影像和声音就是真实的世界了;一个人挣脱捆绑走出洞外,看到了造成墙壁影像的太阳和洞外世界,才明白所见全是假,本源是太阳,真相在洞外,人必须要走出洞穴才是正道。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国王为什么应当是哲学王?因为哲学王是走出洞穴的人,而在逻辑上,只有走出洞穴的人才会和才能带领其他人走出洞穴;二是为什么走出洞穴的人能当国王?因为走出洞穴的人摆脱了假象对人的欺骗和束缚,看到了世界的本源、真相;三是为什么看到本源、真相的人才能胜任国王?因为,只有看到本源和真相的人才知道“走出洞穴才是唯一正道”,即至善之路。
柏拉图的“哲学王”理念,实质上是提出并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思想的力量和治国的真义。把这一理念转为中国故事讲述出来就是:一则,掌握权力乃至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人,首先应当具有哲学智慧和哲学思想,应当把拥有哲学智慧和思想作为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资质、资格和条件,应当把真正掌握哲学智慧和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看家本领;二则,只有具备哲学思维、拥有哲学智慧且把握事物存在本质和发展的规律、找到至善之道的人,才能真正掌握好党和国家的权力,才能真正带领好人民群众,才能不断把中国推向共产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之“善”道。
推选语
他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他从人的视角理解哲学,从哲学的角度观察政治。他站在公众立场且以理性的方式发表学者之声。他指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执政智慧,凝聚共识、攻坚克难,这不仅赢得了民间的认同,更引来了高层的回应。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重视哲学,其次源于他们对思想力量的充分认知。在当今时代,除了政治权力力量和市场(资本、金钱)力量起主导作用外,思想的力量日趋凸显出来了。有思想才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也日趋被人们认识到了。有思想,能使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能增强人们的定力。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思想能影响时代、影响世界、影响实践、影响发展。不仅如此,思想一旦被人们所掌握,也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难发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是有深刻认知和高度自觉的。习总书记曾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理解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并实施的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利于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等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重视哲学,还源于其政治自觉和执政自觉。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其基本意识形态;而在马克思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逻辑支撑;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执好政、用好权,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见,正是基于对这一客观逻辑的充分认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才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好并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用哲学思维和思想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重视哲学的什么
在我们这片土地,重视思想、重视哲学,主要是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
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一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立足中华文化的立场;二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前者旨在解决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正确定位中国,如何解决中国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历史和现实等之重大关系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所用。而就后者来说,则旨在解决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道路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两个共识: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支撑;二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三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有四个基本观点,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物质生产的决定地位、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针对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指导我们意识到,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我们在制定时能否做到从社会存在即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哲学理念。社会基本矛盾观点,指导我们意识到,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必然性,并进而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的科学性,增强领导干部对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自信和自觉。物质生产的决定地位观点,指导我们认识到,如何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这一框架为共识,可以使领导干部在处理和解决矛盾时有清晰的操作指南。最后,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观点,帮助我们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的执政条件下,我们党应自觉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尊重群众,从而使我们党的执政有动力、有意义、有遵循。上述这些,都是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核心问题。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的“思想方法”,善于运用“理论思维”。为什么?因为哲学是方法论,是专门研究方法的学问,这种研究方法的“专门性”决定了哲学思想和哲学思维的卓越。哲学用“顶层思维”看世界,体现为哲学看问题很有高度、很全面、很系统。哲学用“战略思维”思考世界,即它看问题的时间尺度很大,可以横跨几年、几十年乃至千万年。哲学考虑问题具有“终极关怀”之特征,即它关心的是无限的、永恒的、共性的存在。哲学思想和哲学思维因为具有高度、战略性和终极关怀性,因而具有一种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之优势。因为这一优势,哲学思想和哲学思维在所有思想方法体系中,变得不容易被人学到学会。因为难能,所以更显可贵。因为可贵,所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党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方法搞正确”。那么,如何“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呢?
“把思想方法搞正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种思维方式,即“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它们以改革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即 “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他充分认识到了思想的力量。
战略思维,是针对如何对当前改革进行定位这一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把中央战略进一步明确为两大战略,即1990-2020年的小康社会战略和2021-2049年的民族复兴战略。在第一个战略中,当今中国已经进入“2012-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在第二个战略中,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从大尺度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既要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战略目标,同时更要担当起“全面深化改革”新使命。在此背景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反复告诫领导干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其目的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从战略尺度来看改革,从两个100年的时间框架内来认识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地位。
如果说,战略思维是一种从“高度”上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这一伟大事业,那么,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则就是从“整体性”和“时代性”上看。这是因为,系统思维针对的是关于改革的总体性和关联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干部既要驾驭总体进程又要把握每一阶段,既要善谋全局又要能抓一域。因此,系统思维,就是要解决关于改革这一伟大事业的总体进程和每一阶段、全局和一域、总体性和关联性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的思维原则。而所谓创新原则,则源于改革具有时代性,今天的改革不同于昨天的改革,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自觉实现与时俱进,就需要创新。创新思维是解决改革的与时俱进问题的思维原则。
底线思维,则是针对改革要有边界约束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从理论上说,任何事物都有边界,超出该边界,该事物就不成其为自身。改革,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样具有边界。在改革中保持社会主义的边界,这是改革的“方向边界”;在改革中保持力度、节奏、领域等方面的可控性,这是改革的“操作边界”。前者属于政治纪律问题,后者属于执政能力范畴。合起来看,关于针对改革的思维方法,体现出这样的层次关联:历史定位(战略思维)-关键框架(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操作规范(底线思维)。
如何重视哲学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和督促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学哲学上升到执政党建设的高度。他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看家本领。
总书记身体力行,反复强调“辩证思维”,更多地体现的是其现实针对性。例如,对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这一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辩证地看待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困难的一面;既看到其中的机遇,又看到其中的风险;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注重顶层设计。对抓工作要分清主次这一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改革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对透过表象找规律这一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同样,顶层设计也是找规律,是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今天,随着改革走向全面和深入,我们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层次化。总之,无论是一分为二,还是分清主次、透过现象看本质,都来源于哲学的矛盾分析框架。
这些无不从各个侧面体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思想力量的敏感性和学哲学、用哲学的高度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