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梦”进程中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12-13何娟
何娟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山东青岛 266000
浅谈“中国梦”进程中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何娟
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山东青岛 266000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弱势群体作为一支庞大的队伍,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了当今弱势群体在思想政治状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现实,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性的措施,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梦”;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贫困农民、进程农民工、城市失业下岗工为主的社会性弱势群体正成为一支庞大的社会队伍凸显出来。这支队伍由于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等均处于劣势,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致使其在思想状况上出现了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伟大“中国梦”的构筑。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件紧迫的工作。
一、弱势群体与“中国梦”
弱势群体的出现是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的衍生物,是在剧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创造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较差,社会保障权益严重缺失,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差的人群。“弱势群体”一词是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他在报告中强调要关注弱势群体,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弱势群体的存在已经是改革和发展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重申并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特别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1]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十八大指导思想,其实质也体现着对弱势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尊重。“中国梦”是习主席提出的指导思想,其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凝聚中国力量,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不能、也不应该忽视弱势群体这支重要的队伍。
由此看出,弱势群体作为我国当今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其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国家和政府也在努力采取一系列政策增加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近年来,我国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下岗及失业再就业制度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这队伍规模庞大且有可能呈继续扩大之势,决定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创新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纳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去。
二、“中国梦”进程中弱势群体思想状况中突出的问题
伴随着体制的改革和利益的调整,我国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比较复杂。虽然在国家各项制度的保障下,从总体上说弱势群体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构筑,其主要表现在:
1.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困难,对社会和政府存有不满情绪的消极心理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和利益矛盾纷繁复杂,各种资源机制的分配不公,使得处在相对弱势地位的弱势群体权益受损,利益诉求表达困难,其表现在:干部民主意识差,利用其强势地位对弱势群体施加压力,威胁恐吓甚至打击报复,致使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无法表达;权力部门对弱势群体表现出的冷淡、冷漠,“门难进、脸难看、办事难、反映问题不耐烦”,致使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无处表达;权力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办事拖延时间,甚至对基层利益表达不予理睬,致使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无效表达。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弱势群体权益受损,滋生了对社会和政府的一些不满情绪,而又无渠道发泄,最终导致愈来愈多的弱势群体开始利用报复社会的手段来泄愤。从某种意义上讲,弱势群体在面对机会不公,而政府措施又不得力,帮扶力度不够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对社会和政府的消极不满的情绪心理是造成犯罪和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原因,也是阻碍我们伟大“中国梦”实现重要因素。
2.社会贫富差距大,弱势群体存有不平衡心理和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马克思说过:“一座小房子不管怎么样,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需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个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他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只能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的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越发感到受压抑。”[2]弱势群体的产生,本身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的衍生物,贫富差距的相对扩大,势必会造成这一群体的“不满”、“受压抑”。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着低保户申请困难、竞争压力大的问题,这一方面反映我国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同时也反映了弱势群体普遍存在不平衡的心理。尤其是一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辈投机取巧、钻改革的空子,以及一些品行素质差的领导干部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挤入了富有者的行列,而一些勤劳朴实、诚实守信的劳动人民却因种种原因,仍然在为简单的衣食住行而奔波。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一些弱势群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由于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当“不满”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则往往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如跳楼、自杀等来引起社会的关注,这种心理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
3.受地位影响,弱势群体综合素质差,存有自卑心理,得过且过
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处于社会的不利地位,因收入较低,充其量只能维持生存,其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的开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低,表现在整天为看病就医发愁,为子女上学发愁,为能顺利拿到工资发愁等等,生活的压力导致了其综合素质也得不到较大提高。这一系列的生活压力和失落感,往往会打消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性,生活中不求上进,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因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对主人翁意识逐渐模糊和淡化,生活中挫败感多了,久而久之,也逐渐失去了与生活、与命运斗争的勇气,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认命”。这些弱势群体恰恰是社会的各个群体中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薄弱带,一旦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累积到相当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社会风险将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他们很多时候因不能承受生活压力,将“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自甘堕落,甚至走上了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这也将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潜在的隐患,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梦”的实现。
三、“中国梦”进程中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要着力解决弱势群体问题,除了制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外,还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弱势群体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1.走实群众路线,贴近群众生活,畅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和人
民的血肉联系。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结构的薄弱带,由于其思想文化素质比较低,而利益诉求表达困难,所以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他们的根本利益,走实群众路线,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与他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我们在对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到基层,通过走访贫困家庭,与他们真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标语,也不能简单空洞的说教。政府还要及时制定一些灵活性、辅助性的政策,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3](2)通过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干部素质来畅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例如,开通针对弱势群体的监督举报热线,建立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网络平台,及时关注、了解群众所需。
2.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面,运用好激励机制,努力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
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散布于各行各业,遍布于全国各地,因此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之举。首先,我们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面,就要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尤其是利用已经全方位渗入各个角落的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进行全方位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运用好激励机制,通过有效地物质或精神激励,鼓励他们上进,化自卑为动力,努力消除弱势群体的不平衡心理;最后,政府部门还要尽可能地为失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帮助,如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培训及就业建议,为弱势群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由政府担保,银行为个人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等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尽快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4]
3.坚持正面教育,注重榜样示范,坚持关怀教育,做到以情感人
由于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相对不利地位,因生活压力大而导致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其自身存在的不满心理、仇富心理、自卑心理等使得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鉴于弱势群体的这种心理特征,首先,必须坚持把正面教育贯穿到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选择贴近弱势群体的积极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提高弱势群体的思想认识,以达到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坚持关怀教育,做到以情感人。[5]李克强总理的经济公开课上也提到:“所有劳动者都需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寻求与弱势群体情感的契合点入手,缩小情感距离以进行有效地情感交流。2013年习主席临沂之行,走访革命老区,就是以实际行动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去,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去学习,学习他以真情感化激励弱势群体,做到情在理先,寓理于情,情理融合,这样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4.加快建立弱势群体的心理宣泄机制,及时释放激变思想的压迫
“思想政治工作是调节社会稳定的阀门和缓冲。在各种现实矛盾解决之前,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润滑思想压迫、缓冲思想激变的功能”。[6]弱势群体由于心理长期不满和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超过了其可能承受的限度,往往用一种极端的行为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心声,如因工资拖欠跳楼自杀,因上访无效报复社会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介入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加快建立弱势群体宣泄机制,在注重灌输和疏导之外,重视激变思想压迫的释放。例如,我们可以面向弱势群体建立免费心理咨询室,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心理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关于弱势群体的特别报道、热点追踪、百姓拉呱等节目,给他们一个释放不平和压力,进行讨论和互援的平台。
四、总结
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异常复杂,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历程,也直接影响到我们伟大“中国梦”的构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准确的介入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创新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帮助他们调试心理、明确目标、振奋精神、脱贫致富。这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我们促进社会和谐,共筑“中国梦”的需要。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EB/OL].(2012-11-9)[2013-11-19].http://cpc.people.com. 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htm
[2]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7.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6-227.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90-291.
[5]郭毅然,魏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四要”[J].党政论坛,2003(1):41-42.
[6]薛英汉.思想政治工作对弱势群体问题的介入[J].求实,2002(10):51.
何娟(1990.8-),女,汉族,山东淄博市人,青岛大学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