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山之忆 锦都艺术推出关晶晶个展
2014-12-12
投资与理财 2014年20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是古代文人骚客歌咏感怀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绘画的不朽题材,中国一部绘画史,其实就是一部山水画史,期间出现多少大师,涌出多少名作,传承多少技法,可谓数不胜数。然进入油画时代,古典写实主义的风景绘画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韵味和旨趣大相径庭,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现代或当代艺术在与传统决裂的观念之下,建立了新的属于自己时代的审美尺度。城市取代了乡村,工业取代了农业,水泥森林取代了田园风光,互联网取代了乡间小道。在这图像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山水之忆可有剩乎?
关晶晶的《剩山》或许就是对中国山水的一种记忆。一个“剩”字,既象征着残留于现代和后現代边缘地带的那个夕阳般的古老投影,也饱含着艺术家对逝去的美学世界的无尽眷念和挽留,抑或也有这样的期待,她绘制的是古代先人们最后剩下的那片尚未被涂染的山水。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关晶晶以“剩山”为主题的绘画,在当代艺术普遍被各种观念裹挟的趋势下,愿意直面过去,和古人对话。
艺术重要的不是要表达什么,而是怎么表达,关晶晶以西方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坦培拉技法为主要创作手段,抛却古人在表达山水意境时的繁文缛节,以现代抽象艺术的绘画语言,将“剩山”之空灵、悠远、高古、宁静、苍茫等诸种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古人所言:“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点,体百里之廻”。心师造化,澄怀味象,尽在画中。
2014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锦都艺术推出“剩山——关晶晶个展”,展出艺术家关晶晶约20件作品,作品以坦培拉技法为主,着力表现空灵、苍茫、悠远和宁静的艺术意境,凸显出“剩山”这个回味隽永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