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担保的P2P 你会投吗
2014-12-12王奇
王奇
“你为什么会投资网贷?”在《投资与理财》记者随机调研中,得到答复90%都是“收益高,有保本保息”。
不可否认,网贷平台对外宣传的本息保障,同时收益又高于银行数倍的收益,是这个行业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一切都要从2009年说起,当时上线的红岭创投,以“本金垫付”开创平台担保模式,带动行业爆发性增长。至今P2P行业公认,红岭初期推出的“本金垫付”,是日后“P2P大爆发”重要根源。投资者只需缴纳180元的年费,即使出现坏账也可收回本金,这些资金都由网站垫付,随后这种方式被诸多平台效仿。后来也衍生出了一些平台与第三方合作,出现坏账由第三方合作机构垫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利网和爱投资。
同时因为宣传“本息保障”的门槛极低,一些骗子也利用“本息保障”进行诈骗,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问题的网贷平台已经超过130家,其中多为恶意诈骗的平台。投资者之所以上当,多是因为平台的“本息保障”诱惑。
传统金融机构里不能用的宣传语,在这个行业里成为了“致胜”的法宝。但如果像金融机构那样,不能这样宣传的话,这个行业会怎样,投资者还会投吗?
“如果没有了担保,你还会投吗?”当《投资与理财》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有超过60%的投资者选择会离场。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李爱君教授对记者表示:“P2P行业的担保不是个长久之计,从本质上说,P2P资产肯定高于银行资产的风险,但因为其在宣传中强调提供本息担保,才让它们这场不对称的战争中异军突起。但未来去担保化是个大势所趋,在去担保之后能否活下来才是考验平台实力的时候。”
理想美好 现实骨感
今年5月,P2P行业巨头平安旗下的陆金所明确表示未来陆金所P2P业务的发展规划拟取消第三方担保,采用个人信用评级的方式开展业务,允许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自助选择投资产品。在陆金所率先提出“去担保化”的口号后,多家P2P平台也宣布加入了“去担保化”大潮。
但到目前为止,“去担保化”只停留在口头阶段,甚至有些倒退。
2013年3月正式上线的点融网,在成立之初就与国内大多数的P2P平台模式不同,进行带有条件的本金保障制度,鼓励客户分散投资。但是,在投资人经历过几次逾期和坏账后,如何保证客户黏性进行规模扩张,成为困扰他们最大的问题。
随后点融网和新浪微财富推出了本息保障的产品。目前又在自己平台上推出”团团赚”产品,其作用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分散投资,以此来达到平台本金保障的要求,这也是他们略显无奈的选择。
点融网CEO郭宇航对《投资与理财》记者坦言:“我们理念太超前了,目前这个行业里的投资者还不适应。但我们始终认为交易的选择权应该在投资者自己手里,未来时机成熟,我们还是会让投资人自己选项目。”
汇投资董事长张征也有些无奈说:“我们平台上的项目都是自己寻找的,风控也是我们做的,原本不需要和担保公司合作。但别人都提供担保,你不提供,投资者就会不信任你,最终我们还是找了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作为中国P2P的鼻祖,拍拍贷从上线至今仍然在坚持投资人风险自担的原则,但在目前市场和投资人不成熟的情况下,拍拍贷的交易量一直增长缓慢。
平台应该是“婚姻介绍所”
信而富CEO王征宇对于平台在整个交易活动中的定位,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起到介绍作用的婚姻介绍所。
“在平台上借款人和出资人互相不认识,平台把他们撮合在一起,提供男、女方情况,并对情况进行调查,使得介绍信息是相对准确。但是不负责他们的婚姻能够白头偕老,也不负责未来能否生孩子。从这个角度讲平台和婚姻介绍所差不多,他们会付一些喜糖和一些手续费。”
从投资人端角度讲,有业内人士解释为,所谓的去担保就是去刚性兑付,目前的刚性兑付,实质上是平台和投资者建立信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宁愿把所有利润拿出来贴补给投资者建立信任关系。
花果金融CEO惠轶预言:“从长期来讲去担保化是一定会发生的,我预计会在两到三年时间,一定是买者自付,对于平台来说,要做的好是按照大家认可的方式公正如实地披露信息。在投资者端,既然选择了愿意追逐15%以上的利润那么一定要承担风险,这是金融的基本原理。很多投资者已经偏离了这个原理,但是再过一两年肯定会回归。”
Tips:
专家热议P2P“去担保”
刘博
爱投资CRO
“去担保化”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你是国企控股,或者上市公司控股,投资人就觉得你这个P2P平台很牛,很厉害,这种情况下完全产生了误导的行为。一个P2P平台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爱投资的整个核心部门是我们的风险控制体系。看一个企业和看一个个人是完全两种概念,看一个个人可以通过市面上的数据分析系统,就可以把他信用评分、还账率、坏帐率通过测算方式测出来。但是对一个企业进行调查时,首先要把他里面的人搞清楚,还要把企业的现金流搞清楚。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是个人为主导,我们在个人信用评分上会做深入工作,另外就是对企业财务指标状况的评比。
惠轶
花果金融CEO
从连带责任、担保责任来看存在几个方面问题。一是P2P的担保体系无论以什么担保模式,核心是要对冲风险。像花果金融会和很多担保公司合作,这样风险至少不会集中在平台的一个点上,而是分散到各个点上。这种方法在P2P刚开始的时候问题。但随着P2P的快速发展问题出现了,以前所谓把风险分散到更多机构的做法,现在发现风险越来越集中了。北京P2P正常运营线上平台有130多家,而正常运营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而且资质比较好的只有20家,那么相当于130多家风险都集中在20多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上,风险并没有分散,反而变得更集中。
王征宇
信而富CEO
我认为P2P行业本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担保,并没有真正实现过担保机制。担保在P2P行业更多是市场宣传手段,为了给客户一个承诺,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写的一张可能无法兑现的支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层面纱揭去掉,让客户真正理解投资有风险,出资须谨慎。这个话其实是从银监会确定以后这样的说法才从行业内提出来。银监会站在监管的角度,自然而然必须让出资人知道涉及到的风险,否则蒙着一个面纱在前面走路,你认为前面一马平川,实际上并非如此。
蒋则沈
银监会创新部处长
个人认为,对于“去担保化”这个主题,我认为担保化和去担保化更多是一种现象,不是最终的目标。去担保化的目标不是去担保,而是让一类金融服务机构或者准金融服务机构与他所承担的风险能够更好地匹配。从技术角度讲,去担保化更有助于这个行业所从事的业务是原原本本的业务形态回归到相应的监管领域当中,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良性运行和框架性的清晰是有好处的。
白澄宇
中国小贷联盟秘书长
因为中国不具备像欧美那样具备开展P2P的前期条件,没有征信系统,不可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业务,不得不跑到线下。但是到了线下运营成本就上来了,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跟一些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手上已经有大量客户的金融机构合作,从他们手上获取客户,把平台作为渠道帮助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进行融资。也有一部分自担保机构,我认为就是影子银行,通过自己的资金池给自己做担保,我认为说严重了就是非法集资的业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