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泰国宋干节及其文化内涵
2014-12-12王寅飞
◎王寅飞
试论泰国宋干节及其文化内涵
◎王寅飞
宋干节是泰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其独特的内涵渗透在民族文化之中,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标志
泰国 宋干节 文化 内涵
每年公历4月13日的宋干节,原本是泰国的佛历新年,是源于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礼节庆典。1940年,泰国把原用的佛历纪年改行公历年纪年,便把宋干节确立为本国法定的传统节日。“宋干”一词来自巴利文,是轮转、进步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宋干节象征着与家人、社会及礼节之间的关心、爱及紧密结合,作为泰国最重要的节日,每年4月13日至15日连续庆祝三天,泰国人民会穿上新衣,并带着食物、贡品到寺庙供奉僧侣,会用清水清洗佛像,年晚辈会将芳香的水倒在父母和长辈的手中,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以及祈求神明保佑,在户外,泰国人民会相互泼洒清水,表达对朋友和同胞们最诚挚的祝福。这让宋干节也被称为“泼水节”。而这一盛大隆重,全民参与其中的泰国传统节日,融入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恰恰成为了让我们了解泰国社会与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宋干节与水文化的联系
宋干节因其节日过程中独特的“泼水”活动而得名,这一名称同样也隐含了宋干节背后丰富的水文化内容。
1.宋干节的来源反映了对水崇拜思想:关于宋干节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在民间中流传:传宋干节的前几天,帝释天大神即会降临人间,他到来时,手上会拿着不同的法器,有时是火把,有时是武器,有时是一个银水壶,人们便凭借这些法器来预测国家来年的运势。火把象征饥荒和灾难、武器象征战争和骚乱、银水壶则象征风调雨顺。当婆罗门教主宣布国运的预测结果后,人们便开始互相洒水,要祈祷上天下雨,给人民带来好收成,去除灾难。关于宋干节的原始含义可以简单总结为祈求风调雨顺与祭神消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节日用清水相泼也成为了表达为亲朋好友间互赠祝福、洗尘去污的新方式。
2.宋干节与神圣之水:泰国人民视水为生命的象征,水能够为人和神搭建起神圣的沟通桥梁。在浴佛的过程中,他们从自家带去洁净的清水,加入香水及花瓣,用小杯子从盛水的桶里舀水出来,每一杯水都先举过头顶,然后洒向佛像、寺庙里外及走廊的每根柱子上,认为只有借助神圣的水给佛沐浴,佛才能感受到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崇拜。
3.宋干节与吉祥之水:泰国人民还把水视为吉祥平安的象征,不但能洗尽烦恼、灾祸和疾病,洗去身上的罪恶,还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带来吉祥幸福。同时人们也通过水这一媒介连接同胞朋友之间的感情,认为被泼的水越多则受到的祝福就越多。
二、宋干节与礼节文化的联系
宋干节,印度教和佛教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是非常奇妙的,它流传至今,演化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宋干节期间都会举行礼节庆典以及民间仪式,人们就会在这节日的期间将一切过去的污秽的东西一起洗掉干净。除此之外,佛像也被请出来,放于佛塔外,举行隆重的浴佛仪式。每个人都要对佛坨表达自己的敬意。僧侣会给每个人洒水祝福。
1.最初的宋干节是一个礼节节日:根据目前的研究,宋干节起源于印度,是婆罗门教的一种礼节仪式。人们要相互泼水,有向天神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丰收之意。
2.宋干节过程中充满了各项礼节仪式:泰国人民在宋干节期间,他们朝拜寺庙,并为佛像沐浴看作是非常重大的浴佛仪式。男女老少都会带着食物、贡品前往寺庙,对僧侣施斋,并用加了香水和花瓣的水为佛像洒水沐浴。此外,泰国人民会按照各地的风俗习惯选派年轻的姑娘到寺庙举行泰国民间舞蹈表演,就像是一个庙会一样。在庙会上所有的食物都是免费的。
三、宋干节与家庭文化的联系
宋干节是古代留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是泰国佛历新年和最隆重的世俗传统节日。宋干节的节日主题是强化家庭关系,要求家人之间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及温暖,给予家人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人们往往为老人举行洒水仪式,或以带着全家人到寺庙布施、洒水和参加庙会等形式来表达对家人祝福。
家庭日里,几乎每个家庭都要举行为长辈洒水的仪式。用加入香水和花瓣的清水由晚辈轻轻地洒在老人的手中,以尊敬吉祥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与尊重,祈求获得老人吉祥的祝福。同时,大部分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也珍惜这样的机会,赶回家乡与家人好友团聚,开心地渡过宋干节这一家庭的节日。
宋干节,是泰民族在特有的历史生活环境当中积累下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了泰国的标志性成分,是泰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它不仅融合了深远佛教的文化,同时集聚了泰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政府所倡导的家庭观念,让这一泰国传统节日更加绚烂多彩。而我们应该看到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中体会每一种文化。
[1]王琪森.发掘民俗节庆的伦理功能[N].文汇报,2009.
[2] 张公瑾.傣族礼节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 龚浩群.民族国家的历史时间——简析当代泰国的节日体系.开放时代,2005年03期.
[4] 唐蒋云露.论泰国传统节日的佛教文化特色.传承,2012年16期.
[5] 覃娜娜.傣族的泼水节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民族论坛,2009年02期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