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迟子建短篇小说《一坛猪油》

2014-12-12阿依先木艾麦提

参花(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老潘一坛大林

◎阿依先木·艾麦提

浅析迟子建短篇小说《一坛猪油》

◎阿依先木·艾麦提

在喧嚣的当代文坛上,迟子建以实力派的身姿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多年来,她倾力呈现一部部独具匠心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也吸引了相应的受众目光。迟子建作为当代文坛的一个异质,对其作品的研究,十分必要和有意义。本文仅对迟子建短篇小说《一坛猪油》的塑造人物形象、时代特征、中心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坛猪油 人物形象 时代特征 中心思想 语言特点

迟子建,女,乳名为迎灯,1964年2月27日(阴历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香港大学驻校作家,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白雪的墓园》,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所获荣誉:《雾月牛栏》曾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还曾荣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一、作者擅长生活细节,善于用叙述艺术去塑造人物形象

母亲是人类文学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迟子建笔下的母亲“我”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她慈祥而且坚强。

作品中的 “我”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不顾一切,坚持到底。

“我”收到爱人的信以后,为了家人团聚,把房子卖掉,带着三个孩子出门。“我”一上路就遇到不少的麻烦。孩子们太小,“我”为了照顾三个孩子,保护自己的东西,一直都不敢睡觉,一直折腾得骨头都快散架的样子。

《一坛猪油》中,有“我”、老潘、霍大眼、霍大林、蚂蚁等等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农村生活的普通人们。他们的共同语言是他们的心都充满着爱情、善良、坚强,他们的信仰就是爱情,他们为了爱情而生活,在他们的眼里没有爱情就等于死。

二、擅长历史背景,善于捕捉人物生活的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50年代的国情,刚成立新中国,国家和老百姓的情况都不怎么样。在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保证的岁月,“我”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用房子换来一坛猪油。

50年代中国的交通不发达,交通特别不方便的情况就在作者笔下明显地表达出来。“我”带三个孩子去老公那儿漫长的路上遇到不少的困难。那个时候哪有火车,地铁,动车,飞机什么的。作者没跟我们说交通那样这样的抱怨。而是通过“我”坐大板汽车的体会来跟我们叙述的。

“我”到老公那儿怀上“蚂蚁”,以后因 “我”的难产而去苏联的列巴村生蚂蚁。“我”的爱人老潘被认为是苏修特务而受到惩罚。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就变了。蚂蚁知道爸爸遭殃的真正的原因后心里特别别扭。他也不上学,什么都不想做了。以后蚂蚁冬天上山伐木,夏天跟着人上山去放排。蚂蚁放排时“我”一直为蚂蚁担心,操心。在一次的放排时改变了蚂蚁的命运。蚂蚁在放排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苏联美女并喜欢她了。

三、作品的中心思想内容——爱情

作品中体现了不同的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一是埋藏在猪油里的爱情就是霍大眼对“我”的爱情。

作品的开头“我”用房子换来一坛猪油。作品的结局,作者写在“我”的爱人老潘的葬礼上霍大林告诉“我”“一坛猪油”里的秘密,跟“我”说戒指的原主人是我,当年猪油坛子碎了时发现一只绿宝石戒指,他偷藏下了戒指。“我”才知道戒指的来历。明白当年霍大眼嘱咐“我”不要让别人吃那坛猪油的原因。猪油不是一般的猪油,就是爱情的猪油。还有提到霍大眼用老潘的弟弟来套问过“我”是否知道绿宝石。

二是“我”对蚂蚁的爱情,就是母子爱。

从蚂蚁的下生到失踪,“我”经历过难产,一开始“我”的爱人老潘是因“我”的几个孩子之中最漂亮的蚂蚁而遭殃的。因此,蚂蚁不上学。后来蚂蚁喜欢一个姑娘,就远走异国。“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就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孩子,而是依然想念他,骄傲有蚂蚁这个孝顺的孩子。

三是霍大林的爱情。作者叙述运用的是“侧面表现”的手法。霍大林是路上接“我”回林场的人。霍大林喜欢程英。当年霍大林吞掉“我”的戒指,用这个戒指来和程英结婚。程英没有离过手。程英在江边洗衣服的时候丢掉了那个戒指,没了戒指后,爱财如命的她变成丢了魂似的样子,最终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程英的死让霍大林渐渐崩溃。

四是蚂蚁为爱情远走异国。蚂蚁不是纯粹为了那个苏联美女而去异国的。

“我”叙述以前蚂蚁放排时认识一个姑娘就喜欢上了,后来叙述放排回来后蚂蚁不再是以前的蚂蚁,变得沉默了。有一天蚂蚁用网网上来一条鱼发现鱼肚子里有一枚戒指。“我”还给霍大林。他不敢要,又给了蚂蚁。

蚂蚁留下三封信就走了。信的内容告诉我们,蚂蚁的意思是要离开中国,通过跟家里断绝关系换来他爸爸能够重新回来小岔河。

作者围绕着“一坛猪油”,表示在农村生活的普通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态度,以及追求爱情的方式方法。他们从普通的生活过程中找到爱情的魅力。他们虽然没受过什么教育,对于自己的爱情却是负责到底的。

这篇作品是一个爱情的传奇。作品的结尾,“我”说“我的命运,与那坛猪油是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纯粹的爱情”。人就是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爱,在爱情中出生,爱情中长大,爱情中去世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四、作品的语言特征

1.作者运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对爱情那样这样的呐喊,而是通过主人公“我”的一系列经历来让我们猜到的。

2.作者采用顺叙,给读者提供故事的程序,通过故事情节的变化来展开的。作者运用的“顺序”是特别合适读者的思维方式。就是说作者给读者提供故事情节的生成、发展、矛盾的极端化和结束过程来进行的。

“我”怎样获得“猪油”、“我”到爱人那儿经历过怎样的困难、“猪油”引起怎样的故事、“猪油”象征着什么、“猪油”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我”为什么说自己的命运离不开“猪油”,等等。

作者通过崔大林偷戒指的真相来提醒我们,属于你的东西,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不管你怎么争,怎么抢,都不会属于你的,早晚会找到自己的主人。

3.小说用第一人称描写。用第一人称来写作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给人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作者笔下的“我”独自携儿带女,举家迁移,看电影似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我”遇到过的所有的痛苦、磨难、愉快好像都是我们一起经历过的体会。可以说,用第一人称给人真情感。

总的说来,迟子建短篇小说《一坛猪油》,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普通人民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仅作者对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环境付出不少心力,就值得我们深探。

[1] 迟子建:载《一坛猪油》社会科学论坛,1994-2010电子出版

[2] 姚国军:《一坛猪油的爱情传奇》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1期

[3] 张洪德:《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三元构架》社会科学论坛1994-2013电子出版

[4] 姜桂华:《执著于困境的发现与出路的寻找》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作者单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老潘一坛大林
老潘学车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一坛一会”的精彩瞬间
文化和见识——说说《一坛硬币》
一坛硬币
老潘和铁头
一坛乡情煨酒
王迅:“老潘”代表了社会中的大多数
千万别多想
读《大林和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