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轼两次仕杭词看其人生态度之转变

2014-12-12◎孙

参花(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观潮人生态度词人

◎孙 琳

从苏轼两次仕杭词看其人生态度之转变

◎孙 琳

苏轼两次仕杭经历,是影响他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在第一次仕杭前苏轼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可以看到那段时期他所持有的积极入仕的人生态度;第二次仕杭以后,展现的却是心态淡然、情绪内敛、宠辱不惊、悠闲自适的状态,这基本成了他人生态度的整体象征。这种从积极入仕到“当下即是”人生态度的转变,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苏轼 赏景词 赠友词 “当下即是” 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作家,其非凡的文学成就深受复杂社会背景的影响。他所处的北宋时期,政坛风云多变,并且由于性格刚正耿直,使得他在官场不能左右逢源,一生坎坷,多次受排挤打击,被贬斥外放。苏轼一生曾到过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任地方官,除了在杭州上任两次,在其他地方任地方官都是一次。因而苏轼两次仕杭值得好好研究。

苏轼第一次仕杭是从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1071)十一月到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九月被贬通判杭州;第二次是从宋哲宗元祐四年己巳(1089)七月到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1091)三月出知杭州。苏轼两次仕杭期间,虽然所做的词数量不多,但因其有较大的跨越性,所以能较好地体现他人生态度的转变。苏轼两次到杭州任地方官,虽然时隔较久,但是所作词的内容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主要还是赏景、赠友等内容。通过比较同样内容下苏轼不同词作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到苏轼的人生态度正在由积极入仕向“当下即是”转变。

一、赏景词

1.游西湖词

(1)第一次仕杭作《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的赏景词内容广泛,其中一个常写的内容是游西湖,苏轼第一次到杭州时以西湖为内容所作的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时,柔和的清风拂动清澈的湖水,多彩的晚霞明亮地映照在湖水中。湖水中,朵朵盛开过的荷花,在初晴的雨后,依旧美丽动人。不知从哪里飞来两只白鹭,难道是被这秀美的景色吸引而来吗?这首词上阕用白描手法,借着 “清风”“明霞”“雨初晴”“盈盈芙蕖”等清丽秀美的意象,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下阕用叙事手法记叙了词人与友人在湖上忽闻动人的筝声,悲苦哀怨、动人心弦,听得让人忍不住觉得是湘灵所唱。纵使一时也会陶醉于动情的“哀筝”,伤心不已,但是曲终人散,展现在眼前的依旧是秀美的风景、对生活的热爱、对政治的热情和对前途的信心。

这首词不只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词,一切景语皆情语,年轻的苏轼把对生活、对仕途的热情与梦想都写到了他的词里。三十五岁的词人在入仕初期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影响,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纵使未来还有无数的坎坷等着他,但是年轻的词人仍旧怀揣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坚定着自己积极入仕的人生态度。

(2)第二次仕杭作《好事近·西湖夜归》

苏轼第二次到杭州时所作的赏西湖的词,有代表性的是《好事近·西湖夜归》: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摇兀。

同样是在西湖上,雨后初晴,同样的天气,词人作的词感情基调不再是初次仕杭时那般轻快、明朗,“寒鉴”“衰颜”“华发”等沉重的字眼已经取代了“清风”“明霞”等清新、明快的词语,尤其是“独”“任”两个词眼,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对现实政治的热情已逐渐消弭,不再想着仕途上的进步,他早已退去了年轻时的血气方刚,收敛了才华与锋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服务百姓。俯视湖水,词人看到的是容颜的衰老和华发满头,半醉半醒间,词人望着湖水中漾动的月亮,看到的是随波逐水流的万般无奈。最后一句,词人笔锋一转,不如独自驾着小舟离去,管他世事如何纷乱,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罢了。词人半生的经历,挫折困苦早已习惯,开始不再为杂乱的朝廷事事日日烦忧,心忧万民却不觊觎朝廷,而是躬身于自己任职的每一方土地。为官十几载,苏轼第二次来到杭州时,不像第一次那样带着满怀抱负、满腔报国热情,积极作为,而是收敛了年轻的锋芒,变得胸怀宽广,将万千世事放于心中,几多通透几多无奈都已不轻易吐露,展现了一种“当下即是”的乐观人生态度

2.观潮词

(1)第一次仕杭作《瑞鹧鸪·观潮》

观潮是苏轼赏景词中另一个常写的内容。在杭州,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有观钱塘江潮的习俗,潮水的壮观和人潮的壮观交相辉映。苏轼的观潮词,第一次到杭州时的典型代表作是《瑞鹧鸪·观潮》: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苏轼在第一次仕杭时做的这首观潮词重在写景,少有抒情,主要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观潮时潮水的雄伟壮观。“碧山”形容潮水掀起碧浪远观好似一片茂密的山林遮天蔽日,“拍手欲嘲”“齐声争唱”写出了观潮人(包括词人自己)心情欢愉以及观潮时兴高采烈的热闹场面,“帆初落”“日未欹”传达出词人深感青春大好,正值盛年,表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与力量。这首词的总体基调轻快诙谐,通俗易懂,用简单的词语描绘出观潮的巨大场面,使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但是通过这时期的词能看到的只是词人把自己置身于普通人中享受生活的简单快乐,这时词人眼中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仕途的平坦。年轻的词人因为初入仕途,不懂官场的黑暗,相信仅凭着才华与热情、勤勤恳恳,就一定能施展抱负。苏轼积极入仕的人生态度一展无遗。

(2)第二次仕杭作《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第二次到杭州的观潮代表作品是《八声甘州·寄参寥子》(1091):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这首观潮词和《瑞鹧鸪·观潮》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写作手法上,不是纯粹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而且只就写景而言,也有很大的区别。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开笔就描写了如此开阔的意境,与之前相比,描写的场面由具体而微变得抽象阔大。一个“问”字,仿佛站在宇宙尘世之外,问天问地,展现了词人胸襟是如此开阔,这都是第一次仕杭时词人所不具备的高尚境界。其次在用词上,词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之前词人用通俗易懂、接近生活的词语,而现在词人用的是“问”、“今古”“俯仰”“空”等相对清旷的词语,用词的转变伴随的是词人心境思想的变化,词人为官多年,阅历丰富,从以前积极入仕转变为“当下即是”,用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心态,看淡官场的争斗,性格变得豁达宏通,从而在或安逸、或清贫的境况下都能乐观闲适地生活。最后抒发的感情上最为不同,“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更可以看到苏轼无意功名,淡泊宁静的“当下即是”的心态。

词人由积极入仕、施展抱负变得看淡功名利禄、倾心闲适的生活,这一巨大转变,正见得他的人生态度由积极入仕转变成了“当下即是”。这也难怪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所说:“突兀雪山,卷动而来,真似钱塘江上看潮时,添得此老胸中数万甲兵,是何气象雄且杰。妙在无一字豪宕,无一字险怪,又出以闲逸感喟之情,所谓骨重神寒不食人间烟火气者,语境至此观止矣。”

二、赠友词

1.第一次仕杭作《南乡子·送述古》

第一次到杭州时赠友词比较多,最典型的是《南乡子·送述古》(1074):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词中写到苏轼在与好友分开后,一再回望离别之地临平山,直到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能看见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还在翘首西望。归路晚风凄清,枕上初寒,词人辗转无法入眠。在夜里看到残灯斜照下,是词人自己荧荧闪烁的思念的泪光。词人的“一再回首”“梦不成”“秋雨晴时泪不晴”,可以看出年轻的词人是多么的重感情,抑或可以说是感性大于理性。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苏轼,不仅有对生活的热爱,对仕途的热忱,作为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他还有着丰沛的感情,并且随时随地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首赠友词,词人以景衬情,融情于景,字字句句流露对友人远去的眷恋不舍,展现了词人与友人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以及词人对友人浓浓的思念之情。这个阶段,苏轼将满腔的热情不仅投注在人上,还投注在仕途上。心怀鸿鹄之志,积极入仕的人生态度正是根源于此。

2.第二次仕杭作《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首苏轼送别钱穆父的词。二人同样是好友,交情一点也不比苏轼与陈述古差。词中选用“无波古井”“有节秋筠”这两种意象,赞美了友人心境如古井水一样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子一样有礼有节。赞美友人的同时词人也用以自况,这时候苏轼的心境较第一次仕杭时有了很大改变,不再用“不晴”的“泪”表达思念、展现友谊的深厚,而是“一笑做春温”,用相逢一笑时的温暖取而代之。这反映了词人已经认识到人各有志,分离是必然,只要还能相逢,一个温暖的笑容就昭示着友谊的存在,决不会改变。词人的心境变得淡然、达观。 “不用翠眉颦”,笔锋一转,词人由感伤顿时变得豪迈洒脱,词人一改之前送别诗的缠绵感伤,不但不需要眼泪,而且“翠眉颦”也不需要有,词人十多年来经历了诸多波折困苦,渐渐地学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当下即是,宠辱不惊。最后,词人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来安慰友人也鼓励自己,不要惆怅,要怀着“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通过改变自己看待事情的心态,让自己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能乐观面对,这就是一种旷达超脱的胸怀,是苏轼为官以来人生态度转变的结果。生态度的转变息息相关。

苏轼这一“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他有着豁达乐观的性情,会把别人看来是贬谪的苦闷转而当作是一生暂得休息的好事情;他还有着闲适沉稳的生活姿态,在平时的生活里,他更愿意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与人交往,追求内心的淡泊宁静。这种“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精神中最为智慧的东西。唐君毅曾详细论述道:“中国文化以心性为一切价值之根源,故人对此心性有一念之自觉,即人生价值,宇宙价值,皆全部呈显,圆满具足。人之生命,即当下安顿于此一念之中,此即所谓‘无待他求,当下即是’之人生境界。中国以知进不知退,为人生之危机。”“此放下之智慧,印度思想中名之为空之智慧,解脱之智慧,在中国道家称之为虚之智慧,无之智慧。中国儒家称之为‘空空如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廓然大公’之智慧。由此种智慧之运用,去看生活中之一切经验事物、理想事物,都要使之成为透明无碍。”

[1]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主编.苏轼资料汇编[M].北京: 中华书局,1994

[2]王水照.苏轼研究[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3]舒大刚.苏轼研究史[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唐圭章.《全宋词》[M].北京: 中华书局,1979.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刘月娇)

三、“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

以上对比的苏轼前后两次来到杭州所作的赏景词和赠友词的异同,展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从积极入仕、奋发向上、过于感性化到淡泊豁达、“当下即是”的转变。苏轼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旷达豪放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则是这一切的根源。苏轼从第一次到杭州到第二次到杭州,历经约二十载,这中间又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祸事“乌台诗案”和被贬黄州的艰辛生活,可谓命途多舛,这和他人

猜你喜欢

观潮人生态度词人
观潮
观潮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钱塘江观潮
词人的职业
世界观(二)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林逋梅妻鹤子
论伊拉斯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