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与真情
——评析《水葬》里的平凡人物
2014-12-12聂美琪
◎聂美琪
悲剧与真情
——评析《水葬》里的平凡人物
◎聂美琪
《水葬》描写的是贵州民间盛行的一种“古已有之”的野蛮习俗——水葬。小说涉及了三类平凡人物,骆毛、送葬群众和骆毛母亲。他们各具特色,也具有自身的悲剧性。从中,还能显现出骆毛和他母亲在悲剧下的真情——骆毛的赤子之心和骆毛母亲的母爱一面。《水葬》只是封建陋俗悲剧中的一角,在这短短的篇幅里,那种残酷的悲剧人生和人性暖暖的真情交织在一起。
《水葬》 平凡人物 悲剧 真情
蹇先艾先生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一直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用悲痛和愤懑的感情,描绘旧社会贵州底层人民的苦难,让作品展示浓厚的地方色彩。贵州在历史上是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最久的一个省份,解放前劳动人民一直过着苦难重重的地狱生活。《水葬》作为蹇先艾早年的习作,描写了贵州民间盛行的一种“古已有之”的野蛮习俗:农村抓到了偷窃之人后,可以不经官府和法律的程序,直接对小偷处以“水葬”的刑罚。
《水葬》主要描写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骆毛“赴刑”,另一个是骆毛母亲等待骆毛归家。悲剧的酿成往往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作者用平静之中饱含愤懑、压抑的文字写了贵州乡间这一陋俗,揭露了世道的黑暗和民众的麻木不仁。
首先是骆毛,《水葬》的主人公,也是悲剧的引发者。骆毛大约三十岁,与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贫困,艰难度日。他的嗓音“嘶哑粗鲁”,“摇动的身体支撑着一张像成天在煤窖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包着一层皮”。生活艰苦导致他误入歧途,并最终被处以“水葬”极刑。骆毛是可悲的,不仅是在于其所处的地方因封建伦理道德的残暴“统治”而愚昧落后,使得他不能接受到公正、合理的刑罚;还在于他思想上的蒙昧,在于他“死而不知为何”。在骆毛“赴刑”的路上,他并没因为要接受一个不合理陋俗的处罚而挣扎逃脱,只是自认倒霉地接受“水葬”和埋怨。还有就是被围观的时候,骆毛在路上称自己是围观群众的“祖宗”,不时还奚落那些幸灾乐祸的人和绅粮周德高,更大放狂言自己会在鬼门关等周德高,并要围观的群众帮他转告。而且更颇有英雄气概地大喊:“老子今年三十一!再过几十年,我不又是一条好汉吗?”自我陶醉中似乎颇为自豪,也有种“视死如归”的洒脱,实质透露出他不自知的可悲之处,也使得他沦为封建落后风俗的牺牲品。
送葬的群众是文章第二悲剧的人群。送葬群众中有几个押送的汉子、村中的闲人和富户、有钱人家的孩子们、农家的妇女们、庄稼汉、教书先生、王七。小说描写那几个押送骆毛的汉子是“斜眉吊眼”的,“气势汹汹地、紧紧地、寸步不离地将他把持住”。写他们的时候,作者特意加了一段简短的心理描写,写出他们对骆毛用偷窃报复周德高的不屑,认为骆毛是愚蠢和不守本分的。所谓的“守本分”,即是作为底层百姓要服从地主阶层的安排,更不能有所反抗,要有“眼色”做人。这段描写反映了汉子们对骆毛被处以水葬的默许,同时也显示底层群众长期受封建陋俗迫害而不自知的残酷现实。另外,送葬的行列甚为“浩大”,村中的闲人和富户拖家带口地来看热闹,孩子们“薄片的嘴唇笑得合不拢来”,他们觉得这水葬“比四川来的‘西洋景’还有趣”;随行的老太婆们呢呢喃喃地念起佛来,也不敢开口说话;也有些人幸灾乐祸,急不可耐地走到送葬队伍的前面。人群熙熙攘攘地“护送”着骆毛前进,仿佛一种喜迎祥和的局面,而且一旦有风吹草动,便纷纷摆出一副伸长脖子看好戏的模样。这种的一段描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既有对送葬群众的嘲讽,也有对他们思想愚昧的同情。第一场景的后面写到王七,这个左脚是给草营长抬滑竿的时候被打的农民,上前希望骆毛交代身后事,而不是极力阻挠同样的悲剧发生——因为冒犯权贵而受罚,其隐含着可悲性。
骆毛的母亲是悲剧的第三重体现者。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犹如她的精神支柱,支持她顽强活下去。她拄着拐杖,“微微地喘着气,一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不转睛地向着远处凝望”,独自默念着:“毛儿,怎么你还不回来?”她始终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但是,悲剧性在于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村里的人处以水葬,而且也没有人告诉她这个残酷的事实,她只能苦等、苦等,慢慢地找寻答案。风烛残年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悲剧而无能为力。
悲剧的色彩体现在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只能默默顺应着剧情的发展,推动悲剧的发生。从这些平凡的人物身上,除了悲剧外,还有他们的真情,特别是骆毛和他的母亲。话说“赴刑”的最后,骆毛想起了他的母亲,那个年老衰弱的老妇人。失去了自己,她怎么活下去?虽然小说处处写到骆毛的愚不可及,但是他的赤子之心委实难能可贵,他的铤而走险是为了孝顺母亲。在这个悲剧故事中,这颗心也许早已淹没在漠然中,但仍值得读者为之动容。而骆毛的母亲,一位卑微的母亲,始终虔心地等待儿子归家,这是一份简单而朴素的母爱。《水葬》只是封建陋俗悲剧中的一角,从中我们可以窥看出人生冷冷的悲剧,也能感到人性暖暖的真情。
[1]中国现代文学馆《水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