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气”论思想对中国绘画品格的影响
2014-12-12◎张瑜
◎张 瑜
孟子“养气”论思想对中国绘画品格的影响
◎张 瑜
孟子是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秉承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亚圣”,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其诸多思想中,关于养“浩然之气”的论述特别引人注目。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孟子的“养气说”着手,深入到画论中“气韵生动”这一重要理论。
养气 气韵生动 人品 画品
“气”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内在活力与无定本体。而引申到文艺中来,就表示美的本质与根源,艺术的生命与活力,审美心理特征等多重含义。①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气”的学说,主要有四点:1.气凝聚而成为有形有质之物。2.气是有广度深度可言的,即是具有广袤的。3.气是离心而独立存在的实体。4.气是能运动的,经常在聚散变化过程中。作为哲学范畴,气指一切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存在,这是中国古代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气”本来的含义。②而在中国文艺理论中,“养气说”是中国美学关于文艺主体论的重要部分,它出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语。③
孟子认为心与气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心是道德的心,人的本心即善心,正是因为人具有善心才称之为人,他主张存心养气,获得一种德性充盈的人格形象,便是浩然之气长存的气象。“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气,是最强大、刚健的,正义之感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作为一种气,它是合乎义和道的。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基础是“义”与“道”,在二者都具备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浩然之气”。
孟子所讲的养心存性的能力就是养气的能力,美善一体、浩然崇高、俯仰天地之间,拥有荡气回肠的大气魄人格。这种人格是张扬的、阳刚的、独行其道的气概,与孔子崇尚的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内敛的理想人格有所不同。当“气”充满于体内,“善养”后则会感到它充塞天地间,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这种境界是从道德行为中积累而来的,是长期修养的结果。“集义养气,是孟子本领,不从事与此,而学孟子之文,得无象之然乎”④。所以养气要“配义与道”,最终提炼为浩然之气。
中国绘画,作为意识形态,历来与哲学紧密相关。由于“画亦艺也”,中国画论中经常提到艺与道的本来联系,即“艺即是道,道即是艺”,所以中国画的哲学核心是“画道”。而哲学最基本范畴之一的“气”也逐渐转化为美学范畴。故而,所谓“气韵生动”便成为中国绘画的首要原则,也是中国画论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
中国美学里出现的“气”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韵律,来自于先秦哲学定义的“气”的思想。“气(阴阳)——五行——万物”是中国古代哲学物质观的基本构架,这个构架是经过先秦时期五行说与气论的发展和融合来完成的。而老庄哲学视“道”为世界的本原,同时又认为万物由阴阳二气组成。《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即包含着天地由一气所生,万物由天地合气而成的思想。这个思想在认识论上尤为重要。由此,气论的思想便涵化在中国文化整体思维系统之中了。⑤譬如,中国画论中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并列为“六法”中的首要位置,要求艺术家将表现物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正暗合了孟子所言,这样反映在画面中则是气韵尤佳的,使得艺术家的品格与表现物的品格一并在画中体现,与画的品格相辅相成。
对于谢赫来说,“气韵生动”的“气”最根本的含义,就是指活力和运动。一切事物的生成或变化全部基于“气”的运动性,所以也可以被理解为“生气”的概念。同时,这也正是生命气息的“气”作为“气韵生动”的基础。作为艺术境界高低的评判,是可以通过变化气质得到的,即情感、精神状况可以在通过某种途径与方式之中得到改换。⑥因此,气韵已经从对作品的考察上升到对艺术家心性、素养的考察上来。
正如潘天寿在《潘天寿谈艺录》中论述的那样:“从画上能看出一个人的才气胸襟,而这方面也是需要培养的。好的画,好的诗,好的字,一看就能使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一层,要注意内心、胸襟的修养,所以孟夫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中也有论述:“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郭若虚认为“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⑦是说,“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气韵,必在天性。一定不可以技艺细密获得,也不可以时间达到,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不经意如此而如此了。郭若虚的画学思想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论气韵非师》。
郭若虚的眼里,创造奇画的画圣吴道子就不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所以有着士大夫对“画工”的偏见。然而“依仁游艺”“高雅之情,一寄于画”必然是没有功利思想,“游艺”⑧即回到了艺术本原状态。由人品高而气韵生动,继而达到“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则将“艺”提升为“道”,较谢赫“气韵生动”的技艺层面更增加了形而上的含义。
“气韵生动”是所有艺术家追求的绘画第一要义,如何达到这样一个理想也在中国画论中有详尽的表述。清代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凡作诗画俱不可有名利之见”,是说凡作诗画,都不可有名利的打算。他提出绘画“七忌”,强调画家主观情思的抒发和寄托,反对“沉溺于利欲名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熹),可见“义利”在传统价值观中的重要位置。义,指道义,是与人的精神相关的道德;利,是功利,是与人的物质生活相关的利益。名利,是指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义利”之辨不仅涉及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取舍,重义轻利也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儒家认为,“利”虽可以追求,但必须符合“义”的原则,不符合道义的功利不可取。由此也引发出,对待“义利”的态度成为了儒家衡量人格的标准,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追求的是自然天成、平淡幽远的艺术情趣。
元代杨维祯《图绘宝鉴序》中说:“余曰:‘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然则画岂可以庸妄人得之乎?宣和中建五岳观,大集天下画史,如进士科下题抡选,应召者数百人,然多不称上旨,则书画之积习虽有谱格,而神妙之品出于天质者,殆不可以谱格而得也。故画品优劣,关于人品之高下。无论侯王、贵戚、轩冕、山林、道释、女妇,苟有天质超凡人圣,即可冠当代而名后世矣。其不然者,或事模拟,虽人谱格,而自家所得,于心传意
领者则蔑矣。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品,原本是人们对人品的评判,后来延伸到艺术品格,从而使艺术品格与人品建立了直接而又密切的联系,是相互规约相互影响的。中国艺术不是某种技巧堆砌,而是挖掘艺术家潜在的精神,是以达到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为目的的。儒家经典告诫我们,“道”重于“艺”。然而,善于提高修养,了悟本性的人,更加容易创作出高品格的艺术品。潘天寿说:“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格。”它鞭策着所有艺术家,不仅在绘画中借鉴传统、深入生活,更要注意其他各方面的修养。这种立身的使命,除了来自于对自身的要求,更来自对社会的责任,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尤有意义。“养气论”作为儒家正统、主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画家的创作意识及其作品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注释:
①张皓著 《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②张岱年《释“天”“道”“气”“理”“则”》
③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在回答何谓浩然之气时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④刘熙载《艺概·文概》
⑤参阅李存山著 《气论与仁学》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9年 p6-15
⑥刘墨著 《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⑦生知:谓不待学而知之。宋王禹偁《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谓画的风格韵味乃画家个性表现,故言不待学而生知。
⑧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彭修银著:《中国绘画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孟子著,焦循正义.孟子正义[M],沈从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孟子著,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