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趋向
2014-12-12尤国通
◎尤国通
简析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趋向
◎尤国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声乐也随着潮流的推进有着自己的改变,本文首先对民族声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新时期的大背景,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基本特点的详细论述,对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趋向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民族声乐 当代 发展趋势
一、民族声乐的界定
对于民族声乐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进行划分。广义范围指的是:具有民族传统的戏曲、曲艺、民歌等三种民族演唱艺术,其中还包括了关于民歌、歌剧、西方民族方面的新唱法等,其中演唱形式繁多;民族声乐艺术的狭义范围是指:民族唱法,以及戏曲、曲艺唱法,再结合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使两者整合到一起。
狭义范围:是以各大音乐学院的声乐为主体,与民族、戏曲不同,但是又是以这些为基础,借鉴了西方唱法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传统演唱艺术的理论性、科学性,又有民族艺术性的新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因此演唱艺术中也包括了民族声乐。
二、当代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
中国民族声乐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融合创新,不断趋于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随着时代发展,民族声乐呈现出如下特点:
1.地域性。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首先体现在地域性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特点。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民歌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戏曲、曲艺、民间民歌小调精髓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符合广大人民审美要求、欣赏习惯的歌唱形式歌唱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不同民族地域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民歌是民族声乐地域性特征的集中体现。
2.科学性。中国民族声乐通过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声音的概括为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民族声乐的演唱艺术中呼吸的运用、咬字吐词的规律,在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声乐取戏曲艺术的精髓,借鉴美声唱法之所长,为民族唱法之所用,声乐艺术的呼吸共鸣、发音位置等进行全面把握,在处理文字语言和音乐之间的规律与关系时进行大胆的借鉴和融合,其科学完整的体系由此可见一般。
3.民族性。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的演唱风格,并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演唱艺术的精华。在我国民族歌唱的优良传统的继承方面,必须要弄清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的本质。民族声乐的民族性一方面是指要接受大量的原始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取其精华,另一方面则是,既要掌握中国声乐演唱和西洋声乐演唱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不同之处,使民族声乐在保留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声乐的优点,这样才能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三、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特点,可以把握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1.民族声乐将会更加丰富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民族艺术会因彼此文化交流的增多而相互沟通、相互融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趋势则是吸收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的优点,发扬我国的声乐演唱形式,使美声的演唱精髓和传统民族声乐整合到一起,两者之间互相吸取演唱之精华。
2.民族声乐朝着情感化的方向发展
民族声乐教学的深入化,今后民族声乐必将向更加情感化的方向发展,即能够通过艺术的宣泄流露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情感。像我国知名艺术家宋祖英、彭丽媛等,其声情并茂的深艺功底、深厚的演唱功力,以及深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民族声乐今年的发展势必迈向情感与表演的整合。
3.民族声乐的创造性将会增强
在今后,民族声乐是以自身的演唱功底为基础,借鉴其它国家的演唱优点和精华,准确把握艺术的创造和感染力,并且以二者为前提,杜绝机械模仿,要走出创造性的民族声乐之路。结合自身要求,兼容并蓄,借鉴国际上一些优秀的文化,同时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优良的传统上,以求持续性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唱法将会朝着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4.民族声乐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
民族声乐作为一门艺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未来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门艺术也不会停滞不前,它将会涌入流行的潮流,迈向国际,顺从当前时代的欣赏要求和水平,以人民的需求为基础。民族声乐将会兼具民族和世界的演唱艺术的特色,具有新风格新气魄,为世界听众所喜爱。
结语
总之,民族声乐必将会走向繁荣发展的明天,同时将走向世界舞台。融合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精华的民族声乐将会为世界各国观众所欣赏。在不远的将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唱法必将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1]杨曙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1(3).
[2]曹瑞迪.由龚琳娜的演唱引起的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思考[J].剑南文学,2011(05).
[3]王春秋.民歌原来可以这样唱的――由龚琳娜的《忐忑》所引起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5).
(作者单位:武警河北省总队政治部文工团)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