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织就一幅锦绣中华

2014-12-12◎常

参花(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织就乌篷船艾青

◎常 燕

用心,织就一幅锦绣中华

◎常 燕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爱极了艾青的这一句诗,这句似是从咸湿的泪水中浸润出来的诗。

许多人都对它极为熟悉,可它的写作背景却鲜有人知。写它的那一年,艾青在东北,那一年,东北三省,沦陷了。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傍晚,但残阳似血,染红了东北的半边天。他站在这片满目疮痍的黑土地上,双肩颤抖,泪水喷涌而出——这是一个男人的眼泪。

每次从这个梦境中醒来,心里都有种久久难以散去的怮痛。东北三省啊,中国的一条臂膀,就这样被列强折断了。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痛楚!就如易中天所说:“想知道中国的伤痛,去读艾青的诗吧”。

在中国这片雄浑壮阔的土地弥漫硝烟之前,确实当用“锦绣”二字形容。这里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苏杭奇景,有灯影儿人影儿在柔波中相互交映的秦淮河,有飘荡着单薄的乌篷船的江南小隅,有春花秋月,佳人才子。但这一切都被蓦然响起的枪声生生地撕裂了——乌篷船抵不过列强的坚船利炮,连同那单纯安静的少女一同被炸成了碎片。

初次听到习近平主席在电视上就“中国梦”侃侃而谈的时候,我正在吃大米,东北的大米。那样肥黑敦厚的土地总是能孕育出最饱满、最香甜的果实,引得人不远万里地去寻取。那一瞬间,艾青那沙哑的湿漉漉的声音像电流一样传遍我的每一根神经。“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呀,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土地,几乎成了我的梦。

我们离那些哀鸿遍野的战争已经相隔太远了,远得记不起这片土地上撒过多少鲜血,滚过多少人怒目圆睁的头颅;远得不知道有哪些烈士曾经奋斗在自己生活过十几年的这个城市;远得可以在庄严的烈士纪念馆中嬉笑打闹,毫无哀色。从幼儿园起,我们就被教育说,要爱国。我们也写过了几篇文章,发表了几场演讲,热血沸腾地呼吁:“爱国啊!爱国吧!”然后忐忑着有没有得奖。是的,我们只是在忐忑着有没有得奖。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如是描述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战败求和。”历史从来都是简短明了的,但这短短的一行字背后是怎样的屈辱,怎样的妻离子散、流落街头,怎样的凄凉荒芜、触目惊心,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只是麻木地背诵着:“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战败求和。”那些流着血的日子从我们的唇齿间滑过,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离那些筝瑟悠鸣、轻吟慢赋的中华文明已经相隔太远了,远得看到皎洁轻盈的月只会联想起月饼,而忘了那“天涯共此时”的羁绊与豪迈;远得望着月中起舞的美人却只会讨论月食,而忘了那令李白醺然起舞的阴晴与圆缺;远得难以静心去听一曲《阳春白雪》,任凭刺耳的金属质重音乐、摇滚乐在耳边叫嚣还自鸣得意;远得忘了生旦净丑,忘了那一曲缠绵悱恻的《牡丹亭》,却疯狂地去追捧一些韩剧明星。我们忘了汉朝大将霍去病是怎样坚决地拒绝了武帝封赏,忘了那句铁骨铮铮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忘了被魏忠贤迫害至死的杨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鲜血写下的十五个大字:“大笑大笑还是大笑,刀斩东风奈我何!”他们早已被历史的长河湮没,可他们的魂却聚在一起,坚定不移地守卫着中华文明最后的净土。

爱国,就让我们学会用心去爱土地,爱祖国的土地,爱心中的净土;用心去记住城破时天边的残夜、黑暗中凄厉的火光,用心去体会祖国的痛、祖国的耻辱、祖国的梦想,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读过,为何少年之梦想成真则国之梦想成真?大概是因为少年的心敏感而不染纤尘吧,那么,趁着我们还会为早春的一枝迎春而感动,趁着我们还会为祖国的痛流下泪水,趁着我们身体里还有热血奔涌,用心,用行动,去热爱着土地,织就一幅锦绣中华吧!

在一个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春天,艾青永远离开了这片他用生命去热爱的土地。他是孤零零一个人走的,只留下了只言片语:请将我埋在东北,让我去陪伴那伤痕累累的土地。

如果有机会,去东北看看落日吧。

(责任编辑 陈天赐)

猜你喜欢

织就乌篷船艾青
“双面绣”织就共富图——苏州宿迁共建园区举行“1+5”联动发展推介会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113亿元
艾青《我爱这土地》
水乡的精灵——乌篷船
故乡的乌篷船
生态巡护织就神农架保护网
乌篷船
艾青来了
唐革辉:万米线万里路织就“活地图”
无题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