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调钟
2014-12-12蒋明玉
蒋明玉
康德是德国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善于思考,而且生活特别有规律。
一天,他家的钟停了,附近又没有合适的钟可供他校对时间。这可怎么办呢?康德惜时如金,可离不开这面钟啊!为了把钟调到正确的时间,康德决定去拜访一位朋友。他走之前,把家里的钟调到“12∶00”,上足发条(当时的钟表都是机械的,要用发条带动),然后就出发了。
他不紧不慢地走到相隔几个村庄的朋友家。朋友家的大厅里挂着一面钟,康德记好了进门的时间——9∶30,然后就在朋友家愉快地逗留了一段时间。好久不见了,他们有很多话想说,大家聊了很久,还一起探讨了当时的几个哲学难题。终于,康德告辞了。走之前,康德没有忘记再看看时间——10∶50,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走回家。回到家,看看自己钟上的时间,刚好“15∶00”。康德想了一下,就把钟调到了正确的时间。
同学们,看到这里你觉得康德应该把钟调到几点?
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分析一下。
我们根据康德家中的钟可以清楚地算出他从出门到回到家一共用了:15-12=3小时。
根据康德朋友家中的钟我们可以清楚地算出他从进门到离开朋友家一共用了:10时50分-9时30分=1小时20分。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康德在路上来回所花费的时间是:
3小时-1小时20分=1小时40分
那么去朋友家所花的时间是:1小时40分÷2=50分。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他到朋友家的时间——9∶30,和在路上用了50分钟,算出他从家出发的正确时间为:9时30分-50分=8时40分。现在经过了3小时,所以他应该把钟调到:8时40分+3小时=11时40分。
康德在一时没有办法调准时间的情况下,运用巧妙的方法从朋友家间接得到了准确的时间,他真的很了不起。其实,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也能掌握一些类似的巧妙方法。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道关于钟面的题目。
小明家的挂钟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2分钟,小明早上7点上学时把钟对准,回家时挂钟正好指着11∶50。问:此时标准时间是多少?
思考:同学们,我们可以从单位时间误差入手考虑。
从题目中挂钟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2分钟,我们可以知道挂钟走58分钟,实际标准钟已走了60分钟。挂钟从早上7点到11∶50,共走了290分钟,也就是走了(290÷58)个58分钟,也就是说标准时间走了(290÷58)个60分钟,290÷58×60=300分钟。
所以,当挂钟指向11∶50时,标准钟应该是12点整。
看来,一面小小的钟,除了可以记录时间外,还包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编辑 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