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引进图书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2014-12-12罗湛

出版广角 2014年21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品牌化出版社

罗湛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版权引进还属于起始阶段,无论是整体的出版背景、机制,还是行业经验都不够完善。同时,我国版权引进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缺乏有效引进、缺乏品牌引进、缺乏规范引进。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版权引进工作已取得较大成就。目前,市场数据显示引进图书的码洋占比超过18%。然而,笔者却发现在这些惊人的市场占有率背后,版权引进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引进图书的市场分析,探讨如何规范版权引进工作。

一、图书引进出版中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的版权引进还属于起始阶段,无论是整体的出版背景、机制,还是行业经验都不够完善。同时,我国版权引进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缺乏有效引进、缺乏品牌引进、缺乏规范引进。主要表现为引进图书的版权问题、内容把握方面的问题、价值导向方面的问题以及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1.版权保护意识欠缺

在我国,版权引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版权保护意识欠缺,版权引进风险过度集中于图书引进方。第一,版权意识欠缺主要体现为某些出版单位在未取得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在国内出版其作品。虽然近年来这种现象已大为减少,但打击市面上已存在的盗版书籍,塑造我国版权保护的国际形象仍然需要出版人付出经年累月的艰巨努力。如马尔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独》,这本书在20世纪80年代,还未取得作者与外方出版社授权就出现在了中国读者眼前,这使马尔克斯对中国的版权保护工作一直心存偏见,直到2010年,新经典文化公司才在艰苦的版权谈判以及反复保证会打击此书的盗版之后取得了此书中文版版权。由此可见,尊重作者版权,在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导向下签订图书版权合作合同,引进外方图书,不仅是一本图书成功的基础,更是我国与世界在文化产业方面成功接轨的基石。第二,版权引进风险过度集中于图书引进方,这是因我国长期以来在版权贸易中主要沿用版税提成和版权买断两种方式所致。版税提成是一种依据图书最低销售额分配图书销售利润的模式,由贸易双方讨论决定图书最低销售额,当销量低于目标销量时,引进方需承担损失;当销量高于目标销量时,引进方增加提成。版权买断则指版权引入方一次性买断此书的中文出版权,独立进行该书在目标市场的后期运作。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两种模式下,市场风险主要由版权引进方承担,这使得不少出版单位对图书引进心存顾虑。

2.引进图书类型单调

在内容把握上,引进图书的内容较为单一是我国图书引进出版目前存在的显著问题,具体表现为引进图书的来源国单一,以及引进图书的类型单一。从引进图书的来源国来看,目前,西方大国是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主要版权输入地,英国与美国保持了多年的版权引进强势地位。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心理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畅销图书中,源于美国的畅销书占据了多达70%的比重,在文学品类中,源于美国的畅销书也占了22.9%。相比之下,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引进图书则非常稀少,且已存在的引进图书大多集中于风景历史的介绍,或者是著名作者的作品文集。以拉丁美洲为例,这里孕育了略萨、胡里奥·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不少大师,可谓世界文学版图上的明珠,但多年来为我国读者熟知的仅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他的《百年孤独》。从引进图书的类型来看,少儿、文学、语言、心理自助类书籍成为引进主力。尤其是少儿书籍,以40.5%的比例稳坐引进榜单的头把交椅,其中,近年来的畅销书《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等为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管理类的图书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多,2013年已经达到21%。此外,文学经典名著、心理、励志类书籍也在引进图书中日渐畅销。但相比之下,科学类、技术类、社科类的专业书籍则较少引进,并未能与国际学界同步更新最新的知识动态。

3.价值导向偏差

国内的出版社大量翻译、引入外文书籍,其中难免有鱼龙混杂的盲目引进现象,其中价值观方面所出现的偏差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一向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立场。但是,在外文书籍的引进过程中,出于对人们猎奇心理的满足,一些出版社却引入了一批宣扬西方伪科学、神创论的小说,并且不加评判地加以推广与宣传,从而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审判达尔文》《达尔文的黑匣子》《被禁止的考古学》《上帝的指纹》等图书就是此类现象的明证,这些书籍以科学的旗帜为名号,讲述着科幻小说与冒险的故事情节,但其内核却是宣扬“宇宙万物由上帝创造”的神创论的观点,与我国所坚持的唯物主义价值观相悖。与此同时,这种小说有意对历史进行神秘化的处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引起大众的好奇,从而推动书籍的销量,但是却是对历史本身的不尊重,人们往往因沉迷于神秘故事中而忽略了真相,从而让猎奇的心理吞噬了对于真实本身的认真探求。若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衰败,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

4.翻译内容有硬伤及艺术价值流失

引进图书在语言文字上出现的问题主要产生于翻译过程,主要包括翻译内容上的硬伤以及翻译过程中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流失。图书翻译产生的硬伤主要集中在译者语言文字驾驭功力不足,译文生涩难懂;文化储备不够,对某些常识性内容的阐释未能到位;对原文进行不恰当的增删和改动等。譬如译林出版社引进的《魔戒》系列,就因为多人合译,错漏百出,为诸多读者诟病。如书中将“kinship”简单译为“血缘关系”,而语境中提到的人物实为岳父和女婿等。更有甚者,有《魔戒》爱好者对译林出版社的《魔戒》进行了仔细的考据勘误,发现的翻译硬伤竟多达800余处。这样的错误不仅体现了译者的不认真负责,更伤害了读者,损害了出版社的形象。

此外,在图书的译制过程中,艺术价值流失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图书版权外贸过程中涉及文本的翻译问题,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不管是多么优秀的译本,原有语言本身具有的音韵美、意蕴美都会打上一定程度的折扣。尤其是诗集、散文集这类文学性强的作品,不管译者如何字斟句酌,仍难以全然还原原作美感。如译林出版社引进的莱昂纳德·科恩的《渴望之书》,这部由孔亚雷与北岛合译而成的诗集被网友挑出了不少语言不够精当之处。只有尽量达到翻译的“信、达、雅”,最大程度保留原作美感,以保持引进图书的艺术价值,才能提高引进图书质量,繁荣引进图书市场。

二、促进引进图书繁荣路径浅析

1.提升版权意识,开辟版权引进新模式

第一,树立版权意识,根除图书盗版行为。随着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完善,引进图书的盗版状况已大为缓解,然而对还未根除的盗版行为,还需持续进行打击。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2000—2010年,我国共没收非法盗版制品3.51亿件,受理侵权案件4.13万起。大力打击侵权行为,为图书版权引进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提高引进图书水平的基础。

第二,积极开发版权深度合作模式。改变简单的版权买断、版税提成模式,积极探索与国外出版商共同进行市场调研、选题开发、图书组稿以及出版发行等图书出版各个环节的深度合作,与外方分担风险,共享利益,是我国引进图书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出版社共同创建的“转化医学合作编辑部”,就是中外出版方版权合作的新典范。该编辑部是施普林格出版社在中国市场设立的首个编辑部,由其策划出版的“转化医学出版工程”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是高端学术图书界的里程碑之作。这种尝试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引进的水平,也有利于国内出版单位与世界一流强社接轨,学习其在选题策划、人才组织、书稿加工等出版环节的成功经验,对国内出版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2.以科学精神为指导进行图书选题策划

第一,在明确本出版单位定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图书。纵观我国引进图书市场版图,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老牌强社是引进图书文学类市场上当之无愧的“正规军”,拥有数量众多的出版资源、雄厚的实力以及丰富的经验;而如中信出版社等则强于对经管类、心理类图书的引进与操作,《史蒂夫·乔布斯传》《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作品都曾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世纪文景公司等则是引进类图书市场上的“后起之秀”,拥有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拥有着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和灵活机动的执行力。各出版单位需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发挥自身长处进行引进图书的操作,避免同质竞争,以做大市场。

第二,抓住社会热点进行图书引进。超级畅销书作家的作品往往能吸引国内读者眼球。例如,《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转型之作《偶发空缺》、《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树的《1Q84》等,这些国外作者在国内已培养起了稳定的读者群,后续出版的图书也都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此外,与名人密切相关的事件也易引起国内读者的热烈反应。例如,中信出版社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本原已定下出版时间的独家传记在乔布斯突然英年早逝后被提前了将近一个月上市,由于出版社的争分夺秒,成功抢占了社会热点,图书一经上市,立刻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成为2012年无法忽视的出版业热点。因此编辑需保持高度的社会热点话题敏感性,在发掘出版资源方面获取先机。

第三,从引进图书“单兵作战”到策划书系。在出版这个内容产业中,出版人往往容易偏重内容而弱化管理,忽视整体运行的概念。但实际上,产品线的计划对出版业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世纪文景公司为例,该公司善于将近年来本公司挖掘引入内地的国外优秀作家作品组成书系,如以《我的名字叫红》为龙头的帕慕克·奥尔罕书系,以《小王子》为龙头的圣埃克苏佩里书系、以《达芬·奇密码》为龙头的丹·布朗书系等。

3.打造引进图书品牌

第一,引进图书本身的品牌化,这是图书品牌化战略的基础。要实现引进图书的品牌化,首先,需要作品本身的内容过硬。具有时代气息的选题,一流的图书内容,过硬的书稿编译加工以及引人的图书装帧设计是一本图书吸引读者的基础。其次,优秀的图书内容也需要出版社的着力宣传。图书宣传不止包括对图书本身的宣传,也可配合引进图书改编的动画、影视作品进行宣传。配合热门电影引进该图书的原著成为近年出版业的热潮,例如,热门美剧原著《纸牌屋》《冰与火之歌》等在中国市场的引进,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图书与影视作品的良性互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引进图书的知名度,制造品牌效应。

第二,书籍形象品牌化。一部作品中的形象不仅包括图书人物角色,还包括作品中的道具、场景等,将这些形象品牌化、商业化,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如迪士尼公司将旗下动画中的场景、角色搬到现实中,建立了迪士尼乐园,《哈利·波特》电影中的外景地被开发成旅游胜地等。以此类推,图书中的形象也可以如此进行品牌建设。美国“惊奇漫画”的漫画形象品牌化可以做最好的例证,“惊奇漫画”旗下的“蜘蛛侠”“钢铁侠”等角色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中国也已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英雄,即使没看过漫画,这些人物也深入人心。以此资源为基础进行的影视改编、主题公园建设和文化衍生品开发受到了颇多读者的欢迎,值得国内出版单位学习借鉴。

第三,图书出版单位品牌化。在引进图书作品本身和引进图书形象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将品牌化效应外扩,最终使出版引进图书的企业形成知名品牌,这是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图书出版单位的成功品牌化也会更有利于新作品、新形象的品牌化。如引进《哈利·波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谁动了我的奶酪》《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中信出版社,引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魔戒》《朗读者》等兼具畅销效应与长销价值的图书的译林出版社等,在我国图书引进出版方面都居于翘楚地位,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可见,出版单位的品牌化是引进图书品牌化战略的最高境界,也是进一步繁荣我国图书引进事业的基础。

[1]汤家芳,2012 年中国引进版图书市场扫描[J].出版广角,2012.

[2]张翠侠,10 年引进图书改变了我们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15-1-21.

[3]徐晶卉,引进海外图书有点唯“利”是图[N].文汇读书周报,2008-6-24.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品牌化出版社
内卷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我等待……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最美的书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