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听真话,老板需要好的企业文化

2014-12-12周浩

商界评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坏消息真话学会

周浩

有这么一个说法:“爬上树顶的猴子,回头往下看,看到的全是其他猴子的笑脸。”这种情况,任何地方都有。

先说说老板、领导,领导(上级)是什么?

一个基本概念是,公司业务无民主。从总经理到部门主管,权力都是由公司层层授权。董事会授权总经理,管理层授权部门负责人。这跟一个国家通过选举产生权力机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从最底层的理论上讲,领导对员工的管理行为,包括工作安排和工作结果的评价,只要不超越道德和管理的底线,都是绝对的,甚至可以是主观的。

老板真不想听真话么?老板当然想听真话,所有坏消息,都是关系到他身家财产的,他比谁都想知道企业出了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但问题也出在坏消息上。坏消息是一个果,因是什么,是老板之前的决策失误和市场变化。老板先前的成功,让他有了足够的自信甚至是自负,认为自己的决策没问题,有了这个自信和自负,要让他承认自己的失误,或者改变自己已经过时的做法,心理上这道坎是很难走过去的。在比较自负的老板那里,坏消息就更没法说出来了。

再来说说员工,员工(或者说下级)又是什么?员工有这个义务向老板真实地说明各个情况,好消息、坏消息都说吗?

先说第一个问题吧,下级是个什么东西。八个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大家都应秉持这个原则。工作这件事,就是因为你拿了或者要拿别人的钱,然后你要把别人安排的事情做好。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体一点,与人消灾是什么?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遵守公司的文化。

为什么这里说的是文化,而不是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不在纸面上的东西,才是公司文化的关键。要怎样给老板汇报坏消息,汇报到什么程度,老板喜欢看报表还是听汇报,老板喜欢听的词是“屡败屡战”还是“屡战屡败”,老板去一线是微服私访还是走个过场?

这些在公司制度里面都没有写,也不会写,但这些都是一个公司的文化。就像梁家辉在电影《寒战》中说的,“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学会它,不过好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何?自以为是。第二步,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小心谨慎的中国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这些文化,找到那些线头,遇上喜欢听好消息的老板和报喜不报忧的企业文化,诤言直谏的“良币”被见风转舵、善于钻营的“劣币”驱逐,在所难免。

前面说这么多,回到问题,解决“老板总是听不到坏消息”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老板首先就要改变自己,进而去推动改变企业内部“劣币驱逐良币”的企业文化。

改变自己,忘掉自己过去成功的方法,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改变过去凭直觉去经营,拿起枯燥的报表翻查乏味的数字,也不是每个老板看得进去的。陈年凭感觉盲目扩大SKU,陈欧紧缩深耕化妆品,现在他们俩过得如何,其实大家也能看到。

除了自己,老板还要引导员工,无论从明的公司制度鼓励实话实说,还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影响企业文化,阐明敢说实话、敢报坏消息的员工才是优秀的员工,都是非常必要的。

公司制度设计、组织规范设计国内很多标杆企业都做得很好,依葫芦画瓢大家都能学会,难就难在怎样影响隐性的制度和企业文化。说个例子,腾讯公司内部的“爱问”平台上获得赞同最多的答案,是总裁马化腾答员工的一个问题“正直在公司有什么用?”正直在公司的确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特质,但马化腾总不可能向所有员工发一封邮件来强调这个问题,那样太官方,也太死板,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用这样一个非官方又不是很正式的方式,反而能让大家乐于接受并赞同,潜意识就把“公司强调正直、鼓励员工做正直的人”这个理念传递给了员工,这样比他发多少遍公告、通知都有效。

猜你喜欢

坏消息真话学会
不算坏消息
学会分享
真话都可以写吗
学会分享
坏消息,好消息
坏消息,好消息
学会尊重
好消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