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妈有力量

2014-12-12爱乐

北京纪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基尼红歌艺术团

爱乐

最近两年横空出世的“中国大妈”震撼国际,她们在黄金下跌之时几个月就买进300吨黄金,搅得世界金界一片惊呼!去年抢完黄金后,一则关于“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更是引发网民关注。有人断言,假以时日,中国大妈将会成为中国强盛的标志性人物。

称霸投资领域

大妈们的果断出手,让人们震惊的同时,有关大妈的段子也是满天飞。有这样一个段子:“经过一年的酝酿造势,华尔街大鳄们出手做空黄金,金价大跌。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瞬间出手1000多亿元人民币,300吨黄金被大妈一扫而光。华尔街投多少大妈们买多少,在这场对赌中,高盛率先退出做空黄金,‘中国大妈完胜!”段子透出的信息量其实挺大——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一次暴跌,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随后,来自各方的抢购黄金消息,打破了供需平衡。业内预测,10天内以“大妈”为首的中国内地投资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300吨黄金是什么概念?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832.18吨,其中黄金首饰与金条消费占了“大头”,分别为502.75吨和239.98吨。也就是说,中国大妈在短短10天内就抢购了去年4个多月时间里国内卖出的黄金总量。随后的“五一”小长假,有关中国抢金风潮震动华尔街的消息在网络疯传,由于中国大妈全力加盟,像买白菜一样论公斤入手黄金,竟然让国际金价起死回生。《华尔街日报》也对此发表报道称,国际金价4至6月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不少中老年女性,以至于引发外界对“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关注。在其网站的视频报道中,《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了“dama”这个由汉语拼音而来的单词。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大妈绝对是黄金抢购潮中的主角,她们很久没有见到金价如此低,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大妈发力的何止黄金,还有比特币和海外房。报道称,韩国济州岛近来预售屋热销,其中99%是中国大陆民众购买的,这中间频现中国大妈的身影。有大陆旅行社专门开辟济州岛看房旅游线,报名的都是中国大妈。此外,2013年首季,中国人新购买的韩国土地多达40公顷,同期欧洲人买了14公顷,美国人买了9公顷。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货币——比特币交易市场。数据显示,近来总交易额大于人民币1000万元的贵宾用户中,有40%为女性。比特币交易平台从业者表示:“常会听到客服人员一接电话就亲昵地称呼‘李姐‘王姐,这些‘姐其实都是中国大妈。”被贴上负面标签的“Dama”上牛津词典,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契机,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或对中国人形象有所损害。的确,在西方的解读中,“dama”更多被赋予了一哄而上、保守贪婪、世俗盲目的负面信息。有文章指出,2003年,非典肆虐,关于白醋能抗非典病毒的流言四处传播,白醋被抢购一空。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导致了中国国内的抢盐风潮。然后是2013年春天的抢金潮。这些“抢”都与“中国大妈”有关,“抢”也成了人们眼中“中国大妈”的最大特点。她们奋不顾身地去占有,似乎没有考虑过其占有的是否已远远超出她们所需要的——不管这些,先抢到手再说!

跳起舞来打鬼子

近来有关广场舞最火的新闻就是大妈们不满足于跳舞健身了,她们也要参与国际政治,甚至用自己的力量保卫钓鱼岛,编出了“打鬼子”广场舞。

2014年,一个闷热的北京夏夜,一群由退休人员为主组成的舞蹈团成员在东直门来福士购物中心前的广场上跳。一名大约五六十岁的男子穿着二战期间的日本军服,鼻子下面贴着一撮小胡子登上舞台中央,手里拿着一支玩具枪,十几名妇女装扮成抗日士兵,同样拿着玩具枪走上台。“日本兵”根本不是对手,猫着身子双手举枪做出投降的姿势败退下来……这个名为《打鬼子》的广场舞因为涉及了中日矛盾这种热门“政治问题”,一下子成为中外媒体争先报道的对象,也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好评。而在此之前,广场舞因其难以克服的噪音扰民和一些舞蹈者不顾时间和场地是否适宜的激情表演,广为中外媒体诟病。

《打鬼子》舞蹈的表演者主要是由五十多岁到七十多岁的人士组成的“南馆艺术团”。艺术团的团长是一位马上要退休的、操着东北口音的代女士。

南馆艺术团的成员们直接把红歌乐曲当作了伴舞曲。例如《红色娘子军》《英雄赞歌》《我是一个兵》《英雄儿女》。张金素女士是艺术团舞蹈编排,《打鬼子》就是她编的舞。张金素回忆,1969年新中国成立20周年大庆时,自己在天安门广场跳过一个“刺刀舞”。2009年她干脆将记忆中的这段“刺刀舞”还原出来,变成了“持刀打鬼子”舞的最初形态。伴舞乐曲就是“文革”时盛行一时的电影《地道战》中的乐曲。正像中国很多电影中的描述方法一样,二战时曾经以凶残和战斗力强称霸世界、中国人民牺牲了两千万军民才在美苏帮助下战胜的日军,在这个舞蹈中变成了一触即溃的小丑。

中国有两个形容犯罪严重性的令人感觉不好的词语“持刀杀人”和“持枪抢劫”,可是这并不影响南馆艺术团“持刀打鬼子”。“持刀打鬼子”舞火了,南馆艺术团也有了赞助商,有了更多观众的支持鼓励。以前几天才表演一次的“持刀打鬼子”舞,如今有时会为远道而来的观众一天表演两次。国内外媒体的采访,让南馆艺术团副团长、“持刀打鬼子”舞中日本兵的扮演者郑晓岩十分自豪:“自从媒体报道了我们这事,我一回家邻居就像看见刘德华似的,都欢迎我!”“出去买菜,卖菜的都认出我来了:鬼子来啦!”

其实就在南馆艺术团打鬼子成名前几个月,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已经引起世界性关注,她们出现在莫斯科红场、巴黎卢浮宫,甚至在纽约市的公园引发了噪音投诉。跳舞的地点也不仅限于公园和广场,跳广场舞的人甚至出现在火车车厢里和四川省的高速公路上。在网络上,很多人开玩笑称,中国广场舞大妈正在慢慢占领地球,下一个目标甚至是火星。广场舞难以克服的是高分贝的音乐,有些厌恶噪音的人泼水泼粪,甚至试图用藏獒制止她们的聚会。但是南馆艺术团得到来福士的支持,这家购物中心广场离居民区较远,并没有出现扰民甚至冲突的事情。

“脸基尼”成时尚界宠儿

近日,法国时尚杂志《cr fashion book》刊发的一组照片又让“脸基尼”火了一把,这个由中国大妈设计的只露出眼、鼻、口的防晒面罩,转眼间成了国际上最风靡的流行单品,备受追捧。尤其是当面戴脸基尼的大妈们从海水中潜出来时,第一感觉就是蜘蛛侠怎么从海里钻出来了?胆子小的一定会被大妈们吓昏过去。

据悉,“脸基尼”的发源地是青岛,它的发明者是青岛58岁的“中国大妈”张式范。她最早以潜水帽为原型,设计制作了防晒、防海蜇的面罩,并在市面销售。2004年她经营游泳用品时发现,人们夏季游泳面部无法防晒,而且有被海蜇蜇到的危险,于是有了做“脸基尼”的创意。2006年,张式范以潜水帽为原型设计了第一个“脸基尼”,之后“脸基尼”被媒体报道,这让“脸基尼”知名度一下提高。

现在,张式范制作的“脸基尼”已经出到了第三代。“从形状到面料,自己都在不断改进”。新一代“脸基尼”更加贴合面部,佩戴也更舒适,而且,很多时尚的图案元素也融入进来,使“脸基尼”成为了新潮的风向标。

但是从网民们的评论来看,他们不买大妈的账。网友们评论道:“国家应该禁止,这是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最好的逃避方式,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抢劫多了,你张大妈是罪恶之源”,“游泳不用穿游泳衣了!带上这玩意儿反正看不出来是我”,“这玩意儿应该明令禁止生产销售,还嫌社会不乱,抢劫的破不了案”,“拿去打劫么?”“这东西恶心,这大妈更恶心!”

大妈为什么这样牛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心理学博士吴国宏表示,过去女性以找到理想的老公及生儿育女来获得自我认同。“但实际上,我们发现,现代女性,尤其是大妈这个群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此。她们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还没有第三代需要帮助抚养。还有的大妈很潇洒,明确表示不管带第三代,自己要去玩。原因除了钱多了之外,是因为如今精神文化产品多了,她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网购、旅游、学插花、学瑜伽……”吴国宏进一步表示:“这里就要说到广场舞了,广场舞还是扎堆的,是通过一种紧密的‘老姐妹似的人际关系,在跳舞的过程中,谈谈更年期、慢性病、谁家的孩子、谁家的老公……大妈通过这些社交活动满足心灵层次的需求,同时不脱离社会,并获得社会性认同和支持。”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大妈这个群体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经历比较坎坷,很多经历过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及下岗潮,特别是在一个并不富足的社会环境里,她们深深明白“小富由俭”的道理,牢记着那个人民币疯狂贬值年代的教训,那一张轻飘飘的纸币并不能给她们足够的安全感。所以紧攥一点给她们安全感的物质总是特别必要,而黄金便居于首位。

如此,“中国大妈”的形象似乎可以这么勾画:她们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家庭可支配现金低则数十万元高可达到千万元,丈夫事业有成;每年可以出国N次;金融知识有一点儿,但投资喜欢跟风,多凭感觉以及闺蜜、朋友的撺掇;业余生活从养生、美容到广场舞,涵盖方方面面。

但是国外媒体认为,大妈们如今的表现和她们当年参加“文化大革命”的经历有关。

40多年前的“文革”期间,不少狂热的年轻人每天向毛主席像汇报思想和工作,其中唱革命歌曲和跳忠字舞也是重要仪式。目前中国广场舞的主力大妈们的年龄也在60岁左右,她们在那个疯狂时代,恰巧也是运动的经历者和参与者,有着对红歌的天然留恋——这些红歌让她们想起了自己往日的青春岁月。可是在跳起广场舞时,伴舞的乐曲大多是节奏和旋律简单重复、深受中国二三线城市和城乡接合部以及广大农村居民欢迎的流行歌,例如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013年8月26日在题为《中国的老年舞者和她们的“红歌”将给毛主席增光》的文章中称,在过去几年间,中国兴起了数以千计的老年人广场舞队伍,她们每天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广场、公园和城区其他开阔地带,开展富有怀旧气息的健身活动。

这个现象蔓延甚广,以至于引起了社会摩擦,许多公园里多个团队争夺空间和音量,引起附近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不满。有时候警察不得不出面平息大妈们之间的争斗。有些地方当局被迫出台管理规定来限制这种活动的时间和音量。

虽然并不是每支队伍都偏爱红歌,有的喜欢民乐,有的喜欢交际舞或现代音乐。但社会学者表示,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于,在“红卫兵”年代长大的中国老年人深深喜爱嘈杂的集体活动。

20世纪60年代,这些年轻人在中央的号召下攻击“白专”和“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学校、工厂和村庄的高音喇叭从早到晚对他们展开宣传。云南大学教授宋家宏说,当今广场舞的刺耳噪音是通往理想化过去的音效记忆桥梁。文章称,近年来,唱响红歌的不只广场舞队伍,中小学校、办公场所、电视台、卡拉OK厅都曾举办红歌大赛,往往是在当地宣传部门的授意之下。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说,有些表演团队最近重视反日主题,也许反映了当代政治的影响力。不过,于海表示,广场舞大妈们没有谁觉得自己的表演带有政治色彩,更谈不上政治性。广场舞更多是为了满足中国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健身和社交需求。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基尼红歌艺术团
Wimbledon Tennis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苏区红歌串烧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卷入选战的布基尼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强制“脱衫”
MARCHING TO A RED DRUM BEAT 听红歌,说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