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传统文化与经典出版
2014-12-12赵书雷
赵书雷
在习近平主席“成为终身的民族文化基因”指示下,传统教育、经典出版成为舆论焦点。中小学生该读多少古诗?传统文化教育是否真能“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出版界应当如何应对社会思潮和政策指向?我们不妨一起探讨。
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图书频频成为市场热点,呈现出大众普及向专业学术、休闲娱乐向教育领域拓展的趋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连续推出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解密红楼梦”、于丹“论语心得”等节目,在电视节目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出版产品也在市场上持续热销。以袁腾飞、当年明月等为代表的历史普及类读物热快速升温,《明朝那些事儿》销量突破两千万册,是近十年来屈指可数的畅销书代表。安意如等写手凭借新媒体传播快速走红,掀起古典诗词诵读热;葛兆光、杜维明、唐德刚等人的专业研究作品走出学术圈,在大众阅读市场获得了广泛关注。在习近平主席“成为终身的民族文化基因”指示下,传统教育、经典出版成为舆论焦点。中小学生该读多少古诗?传统文化教育是否真能“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出版界应当如何应对社会思潮和政策指向?本文试图从思想渊源、出版形势、出版建议几个层面做简单分析,以求教于业内方家。
甲午百年的思想转向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120年前甲午一战彻底摧毁了中国士大夫的自我认知和他们“中体西用”的价值观,同时摧毁了两千年历史文化形成的中国自我形象。总体来说,中日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仍然保持相当的文化优越感和自信心,认为西方不过坚船利炮,以中国之道学西方技术,足以重振国威。当时太平天国运动、西北捻军已告平复,洋务运动引进亚洲最大的铁甲舰队正在巡航近海,枪炮已能自产,甚至还进行了早期的潜水艇试验。“同光中兴”三十年,国力相对提升。可是,在被弹丸小国日本击败、海军覆灭后,中国士大夫不得不面对民族危亡、国家崩溃的罕见危局。经营了数十年的海防、塞防荡然无存,无险可据,东南门户台湾被入侵,北方门户威海也被占领;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被迫签下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搜刮偿债导致民怨沸腾;外企进华开厂,土货不敌洋货,小民生计无着,经济面临崩溃。巨大的忧患迫使中国知识分子经历痛苦的思想转变,承认“中体”(也就是传统文化)才是妨碍发展进步的根源。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唤醒”,严复说“世变之亟”,都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彻底转变。此后新文化运动彻底批驳传统文化,当时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用传统文化的糟粕和西方文化的精华做对比,希望迅速除旧布新,建立起新的、理想的社会秩序,现在看显然是过于乐观。
百年后的甲午年(2014年),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和百年前判若云泥。但是,公序缺失、良俗不再,种种社会事件一再挑战道德底线,探望父母甚至需要纳入法律规定,林林总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热潮重新兴起,这对外是重塑公共秩序的努力,对内则是重新完善个体的尝试。社会上女德班、读经班、国学班供不应求,反映出一种良好愿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只有回归秩序井然的曾经世界,才能小和谐促进大和谐,让人们重寻幸福。这种一厢情愿的愿景至少回避了两个问题:一是曾经的世界并非完满无缺,和现在相比问题更大、矛盾更多;二是时间总是向前,传统文化承载的社会环境和伦理环境百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社会多子多福,家庭是金字塔结构,宗族和孝道是维系社会结构的核心;现在的社会是漏斗结构,孩子是全家的珍宝,人口结构变化深刻改变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这是靠提倡传统文化改变不了的。对出版界来说,传统文化中到底哪些值得继承发扬,哪些需要批判扬弃,应该充分讨论并达成一定的共识。
传统文化经典难形成畅销效应
传统文化经典是出版的重要领域。从结构看,通俗类、普及类传统文化经典属于大众读物,具有较强的市场属性;学术研究(古籍整理)类传统文化经典属于专业出版读物,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非常清楚地表明,通俗类、普及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是否具有生命力,应当由市场来决定,而市场机制无法调节的学术研究(古籍整理)类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则需要政府介入扶持。从实践看,各类出版基金资助切切实实在扶持学术研究(古籍整理)类出版项目,这是在出版单位都完成事业转企业的前提下,国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继续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实现出版业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社会价值。
即使在市场化的通俗类、普及类传统文化经典出版领域,也并非遍地黄金。这大概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传统文化经典多为公版书,虽然投资较少,但相应门槛也低。四大名著上百种版本在市场上流通,大多可以互相替代。二是从读者角度看,阅读群体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和公务人员。儿童不具有自主购买的能力,后两类人则通常具有较强的计划性,一般的普及读物对他们缺乏吸引力。三是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传统文化经典受到内容来源的制约。内容来源具有相对局限的特点,三国热、论语热一阵风过去,即使有新想法、新观点,也很难在社会上再次形成传播热点。四是时移世易,传统文化经典传播需要重新解读阐释,而专业研究人士在大众传播上明显处于劣势。易中天、刘心武、于丹所谈的话题都不是他们自己的研究范畴,虽然经过电视媒介放大宣传、广泛覆盖,实现了比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就知识的准确性而言存在较多问题。《论语心得》等书随意性大、错误不断,一直为学界诟病。在形成传播效应、畅销大卖的态势之后,错误很可能长时间误导读者,得不到纠正。通俗类、普及类传统文化经典畅销书有“三高一非”的特点,高投入、高风险、高组织度、非模式化。同样的作品、作者和操作方法,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市场反应,需要认真分析论证。
学术研究(古籍整理)类传统文化经典出版近年来成就斐然、成果不断。古籍类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发展很快,产品线日益丰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不过,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国家近年来在专业出版领域投入巨大,大型出版项目投入动辄数百万,成为支撑专业出版社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一些地区,还启动了学术中心建设,扶持专业出版团队发展,把编辑部纳入支持范围,体现了国家对出版人才的重视。如果把政府投入剥离,专业出版是无法在市场中生存的。专业出版周期长、要求高、质量严、价格高,少数能够实现销售的大型出版项目,买方也大多来自图书馆、大学等使用公共财政资金的单位。这类出版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国家、地方和出版单位各个层面进行中长期规划。
经典阅读氛围需要社会营造
普通读者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和兴趣大多集中在文学和历史普及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每年都委托专业机构对市民阅读偏好、阅读消费和阅读兴趣展开调查,发布分析报告。从调查结果看,上海市民对不同图书种类喜好程度的选择,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文学”“历史”“日常生活”“心理”和“经济、管理”;期刊则为“新闻时政”“文学艺术”“人文/史地”“旅游休闲”。这一统计结果近几年来基本稳定,差异不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市民的阅读偏好情况。从职业成分看,选择排在前三位的图书,六种职业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各类专业技术教师/医生”“学生”“一般职员/文员/秘书”“政府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干部”“公检法/军人/武警”和“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六大类。相对来说,这六大类群体的阅读面较广。值得注意的是“工人”群体,这一群体比较重视和喜欢的图书种类为“法律”“体育”“医药卫生”和“农业科学”,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群体的阅读兴趣与关注点所在,但在文史哲类图书排名中,“工人”群体没有一项上榜,多少令人感到遗憾。
对比网络文学的主要读者和产业规模,不难得出大众阅读仍需引导的结论。盛大文学用户群主要是保安、保姆、保洁“三保人群”,盛大集团2013年营收超过13亿元,其中网络文学近8亿元,都来自于每看一千字几分钱的收费,用户黏性之高、阅读频率之高引人注目。从专业阅读、传统阅读的情况看,有接近15%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缺少读书氛围”,有接近6%的读者认为“不知道读什么”,这些现状显示了阅读推广、优质内容提供等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政府、媒体和社会应当利用书展、媒体等公共文化平台,进一步扎扎实实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营造全社会的阅读氛围。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