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新闻
2014-12-12
IMO/IACS信息
IACS新通过UR Z3(Rev.6 Dec 2013)。主要修改内容:在船体外部和相关部件的定期检验中,对具有操纵性能的推进系统,如可调方向螺旋桨、垂直轴螺旋桨和喷水器,细化了检验要求。适用范围:适用于2014年7月1日以后开展的检验。
IACS新通过RES2013075: UI SC266 (New, Dec 2013)。明确了MSC.1/Circ.1352“《货物积载和系固安全操作规则》附则14‘甲板载运的集装箱系固安全工作条件指南 ’”和 MSC.1/Circ.1353“经修改的货物系固手册准备导则”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专用的集装箱船,同时也适用于所有甲板载运集装箱的船舶。自2015年1月1日起,适用于甲板载运集装箱的,且主管机关要求实施MSC.1/Circ.1352或MSC.1/Circ.1353的所有船舶。
IACS新 通 过UI SC265(New, Dec 2013)。 对MSC.1/Circ.1352“《货物积载和系固安全操作规则》附则14‘甲板载运的集装箱系固安全工作条件指南’”中规定的相关尺寸的计量和布置要求提出了共同的理解。自2015年1月1日起,适用于甲板载运集装箱的,且主管机关要求实施MSC.1/Circ.1352的所有船舶。
ICS公布最新《航运业船旗国履约表现表》
国际航运公会(ICS)公布了最新《航运业船旗国履约表现表》,并且可以在ICS的官方网站下载。国际劳工组织(ILO)《海事劳工公约》(MLC)已于2013年8月20日正式生效,为达到积极指标,新ICS表包括各船旗国是否批准ILO《海事劳工公约》。今年ICS履约表中在港口国监督(PSC)方面有了稍微变化。关于如何处理在某些PSC区域船舶沿途到港停靠次数相对较少的船旗国,ICS与相关政府进行了讨论。制定的新ICS表包括那些比安全检查/到港要求次数少,将要被列入PSC“白名单”但是前三年内在某一特定区域未滞留的船旗数据,这与当地PSC当局发布的信息方式保持一致。
(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USCG发布STCW公约的国内最终规则
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宣布名为“实施1978年STCW公约修正案和国家许可的变化”的最终规定在联邦登记注册。这一最终规定将执行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修订案(STCW公约)以及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规则(STCW规则),解决了公众对于建议规则制定的补充公告的意见,并且在STCW公约中并入了2012年1月1日生效的修正案。另外,这一最终规定还做一些并非STCW公约或规则要求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重组、明确和更新这些规则所必需的。最终规则将于2014年3月24日全部生效,所有STCW公约的签约国被认为履行公约义务。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目标型标准验证过程开始实施
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接到验证要求后,IMO将很快成立审核团队验证船级社(认可组织)出台的散货船和油轮的建造规范。新的SOLAS第II-1/3-10条有关基于目标的散货船和邮轮建造标准(GBS)于2010年5月召开的第87届海安会上通过(MSC.287(87)),该条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该条规定于2016年7月1日之前订立造船合同的150米及以上的所有邮轮及散货船必须满足适用的符合MSC.287(87)中有关功能性要求的结构要求。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欧盟通过清洁空气新规
欧盟委员会为减少空气污染出台了一些新规。清洁空气系列政策更新了现有法规,进一步减少了工业、交通、能源产业和农业的有害物质排放要求,旨在减少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这些新规包括:1)一个新的欧洲清洁空气计划;2)一个修改后的国家排放限额指令;3)一个新的指令提案。到2030年,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清洁空气新规预计将:1)避免58000人过早死亡;2)使123000km2生态系统免受氮污染(超过罗马尼亚国土面积的一半);3)使56000km2欧盟Natura 2000自然保护区免受氮污染(超过克罗地亚国土面积);4)使19000km2森林生态系统免受酸化。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2013年日本船级社入级船舶突破两千万吨
日前,日本船级社宣布其2013年官方入级船舶统计数据:该船级社入级的已有和新建造船舶总吨位突破2000万总吨。这是日本船级社在2014年1月20日举行的日本船级社委员会会上宣布这个业绩的,该委员会对日本船级社所有的变化进行了评论和认证。日本船级社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船级社总共增加入级船舶859艘,20543109总吨,标志着日本船级社连续三年入级船舶超过2000万总吨。到2013年底,日本船级社入级船舶8525艘,20979362总吨,这标志着该船级社十多年入级船舶难以置信的增长,自2003年以来,日本船级社入级船舶增长已经超过了1亿总吨。
(来源:国际船舶网)
IMO秘书长启动2014年世界海事日主题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建造分委会第1次会议首日会接近尾声之际,IMO秘书长关水康司先生启动了2014年世界海事日主题——“有效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公约”,他表示希望2014年成为见证全球履行IMO公约卓有成效的一年。他认为该主题的选取和启动不仅有助于呼吁成员国批准那些尚未生效的公约,而且有助于广泛且有效地实施已经通过的或现存的法律文件。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IMO SDC1在IMO伦敦总部召开
国际海事组织船舶设计与建造分委会第一次会议(SDC1)于2014年1月20日~24日在IMO伦敦总部召开。在SDC1上,IMO秘书长关水康司发表了新年讲话,强调了2014年的工作目标、面临的挑战和工作的优先项。他重申了之前提出的根除海盗及使海上伤亡人数减半的目标,通过深入开展“零事故”运动及进一步实施《吉布提行动守则》来完成该目标。
另外,IMO未来两年内其他高优先议题包括:IMO新分委会机构的顺利引入、IMO强制性成员国审核机制的准备工作、基于目标的油轮及散货船建造标准的实施、在2014年通过强制的极地规则、将《吉布提行动守则》的实施交给签署国并为几内亚湾建立一个类似的项目、实施EEDI、力争使压载水公约达到生效条件及低硫燃油的可用性研究等问题。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IMO对《极地规则》的讨论卓有成效
国际海事组织(IMO)即将完成有关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极地规则》是为航行在极地水域的船舶制定的一套规定。在船舶设计与构造(SDC)分委会上,代表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极地规则》(草案)的制定已经完成,《极地规则》的完成计划获得通过。到目前为止,《极地规则》中某些部分以及相关的SOLAS和MARPOL公约修正案将随即接受IMO的委员会及各分委会的审议。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IMO就“水下噪声的影响问题”召开专家研讨会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4年2月25日召开专家研讨会,就水下噪声及其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影响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举办,于2月27日闭会。欧盟委员会为会议提供经费支持。即将于今年3月31日~4月4日召的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6届会议将考虑减少商船水下噪声导则草案。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
拆船补贴新方案或将化解过剩产能
国家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近日共同发布《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我国航运界引起了极大震动。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份方案更具实质拉动意义,鼓励老旧船舶提前报废更新,有望给航运业和造船业带来利好;拆船补贴可以有力缓解部分船东的资金紧张状况,而且会加快老旧船舶拆解的步伐。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我国首艘完全自主研制万箱船交付
1月8日,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首艘10000TEU集装箱船“中海之春”号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交付,实现了国内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新的飞跃,使我国成为能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国家。总长335m,型宽48.6m,型深27.2m,结构吃水15m,载重量(结构吃水)12.18万吨,可装载10036只20英尺标准集装箱,续航力达到2万海里。该船试航期间,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合同设计要求,尤其是航速、油耗、振动等性能指标优越。
(来源:中国船舶新闻网)
中集来福士获得钻井船及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
1月15日,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宣布,从挪威Norshore公司获得1艘多功能钻井船订单。相关钻井船计划于2016年下半年交付,此次建造合同还包括了另外3艘钻井船的备选订单。此类型船是小型多功能钻井船,为“Riser-less Drilling”及“Well Intervention”工作量身定制,适用于无隔水管的全球化作业环境,包括北海海域。
此外,中集来福士从挪威Beacon Holdings Group获得一座适用于严酷环境的冰级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该平台计划于2016年第四季度交付。同时,Beacon还拥有另一座相同设计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备选订单。该平台采用GM4-D设计,由中集来福士与挪威Global Maritime公司共同完成设计;作业水深500m,钻井深度8000m,配备国民油井华高钻井包、DP3动力定位和8点系泊系统,适用于恶劣的北海作业环境和其他具有挑战性的海域,如北极区、巴伦支海等地,可抵抗北海海域最强风暴,并满足挪威海事局、挪威石油工业技术法规和挪威石油安全管理局的相关标准,入级挪威船级社。
(来源:造船海洋)
振华重工签深水起重铺管船合同
1月16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英国Petrofac (JSD6000)Limited签订一艘5000t深水起重铺管船的销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2亿美元,预计将于2016年交付,2017年初开始可进行海上施工和安装作业。
该铺管船设计基于荷兰设计公司Ulstein Sea of Solutions的ULSTEIN SOC 5000型设计,总长215.9m,型宽49m,主甲板深度22.4m,运营吃水深度10.9m,服务航速12kn,动力6×8500kW,DP3,8点系泊,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LR),甲板强度15t/m2,定员399人。
(来源:中国船舶报)
玉柴发布新款船用专用发动机
1月18日上午,玉柴在广西南宁举行2014年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了8款新产品。新产品涉及了商用车、通机、船电各个应用领域。
玉柴发布了新款船电专用动力:YC6CL1035L-C20船用专用发动机。此款发动机转速低,适合船机使用工况。提供多个选配方案,具备较高的适配性和易接近性。此款发动机属于新一代轻量化发动机,更省油,能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长兴造船获5艘9400TEU箱船订单
1月21日,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造船协议,由长兴造船为中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5家下属单船公司建造5艘9400TEU集装箱船。该型船总长299.9m,型宽48.2m,型深24.8m,设计吃水13m,航速为21.5kn。根据协议,这5艘9400TEU集装箱船的交付时间分别为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6月、9月、12月。
(来源:中国船舶新闻网)
工信部:2013年中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世界第一
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这三大指标占全球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球行业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我国船舶工业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增长242.2%,占国际份额49.9%,其中承接8000箱以上的64艘,占世界市场的40%,我国船舶企业还打破国内垄断,首次批量承接了世界上最大的1.8万箱集装箱船订单。此外,造船业订单结构也大大的优化,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万箱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订单增长明显,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在全球市场份额中提高了16个百分点。
(来源:海峡之声网)
中船澄西喜获5艘64000吨散货船建造订单
1月26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与山东岚桥集团成功签订了5艘64000t散货船建造合同。据悉,该5艘64000t散货船入BV船级社,属“海豚64”型系列船,预计于2016年年底全部完工交付。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我国首台2200马力轻型高压泥浆泵研制成功
2月9日,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200马力轻型高压泥浆泵,在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100小时可靠性试验和各项功能性试验,达到设计要求。这标志着2200马力轻型高压泥浆泵研制成功。
(来源:中国石油网)
惠生海工再获浮式LNG再气化装置合同
2月12日,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一份提供驳船装载的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的新合同。该装置由比利时Exmar公司(Exmar)和加拿大Pacific Rubiales Energy公司(PRE)的全资子公司Pacific Midstream Holding公司各出资50%成立的合资公司所有。该再气化装置将在惠生海工的南通基地建造。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广东中远船务再获2艘平台供应船订单
2月17日,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拥有51%股份的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东中远船务近日再获得了2艘平台供应船(PSV)订单。新加坡船东近日决定执行2艘PSV的选择权,签署了其建造生效合同,合同总值共计约6000万美元。
(来源:造船海洋)
“世界第一缸”顺利竣工终结打桩船油缸进口神话
2月19日上午,由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独立生产制造的超大缸径、超大活塞杆、超长行程打桩船变幅油缸正式下线。该液压油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压油缸之一,打破了该型产品市场完全被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
该打桩船变幅液压油缸推力19300kN,工作拉力14800kN,行程13200mm,缸径1200mm,杆径750mm,油缸净重近百吨,是108m架高打桩船工程最为关键的液压设备,是打桩船作业的关键执行部件。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