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滤布滤池中试研究
2014-12-12郭家宏徐晓东陈莉佳
郭家宏 徐晓东 陈莉佳
(1.上海中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反硝化滤布滤池中试研究
郭家宏1,2徐晓东1陈莉佳1
(1.上海中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本文采用新研发的反硝化滤布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通过投加乙酸钠进行反硝化脱氮过滤。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TN为14.5mg/L,水力负荷为≤2.0m3/(m2·h),乙酸钠投加量≥40mg/L,通过该工艺处理出水TN可以达到8mg/L以下,总氮的去除效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升高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当水力负荷为1.0 ~ 2.25 m3/(m2·h)时,总氮平均去除率由62%降至38%。
反硝化 滤布滤池 碳源
近年来,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广泛提升,很多城市的市政污水已经得到全面的收集处理。城市污水经常规活性污泥法等二级处理后,虽然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但脱氮率一般仅为20%-50%。对很多以污水厂出水作为补水水源的水体来说,总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1]。
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厂通过提标改造,出水水质已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其出水总氮已经小于15mg/L,要想在此基础上继续削减总氮排放,只能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源利用效率,继续削减总氮;二是在污水厂尾水中外加碳源,通过反硝化实现脱氮。由于城市污水中可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总量一定,决定了第一种方式对总氮削减的提升空间也有限,且由于各污水厂具体处理工艺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改造措施。通过投加外碳源后进行反硝化过滤脱氮的方式,是目前污水厂尾水脱氮最有效的手段[2]。
图1 中试流程图
图2 反硝化滤布滤池中试设备剖面图
由于反硝化滤池一般采用石英砂滤料,通过滤料上的生物膜来实现反硝化,微生物太少则效率不高,过多则滤料容易板结和堵塞。另外反硝化滤池水头损失较大,运行过程中的氮气释放也会影响过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了反硝化滤布滤池,并进行中试研究。
1 中试装置介绍
中试装置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市政污水厂二沉池出水接引水罐,经进水泵提升至反硝化滤布滤池中试设备,在水泵的出水管上投加碳源。
图3 不同水力负荷对TN去除率的影响
图4 乙酸钠投加浓度与总氮去除直接的关系
反硝化滤布滤池中试设备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反硝化滤布滤池中试设备的底部设进水口,中部设柔性填料区,上部为泥水分离区,柔性填料上生长供反硝化的生物膜。加过碳源的原水从底部进入后,穿过中间的柔性填料层,经反硝化脱氮后,进入上部泥水分离区域。此区域内设滤布过滤装置,将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离,清水穿过滤布经出水口排出。随着滤布上截留的悬浮物越来越多,滤池内的水位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规定液位时,滤布上的转刷会被启动,被滤布截留的悬浮物经转刷清洗后,由回流泵输送至进水端,从而保证了设备内部的污泥浓度,当污泥量过大时,通过底部的排泥阀排出。
中试设备参数如表1所示,滤布为立毛纤维式滤布,等效孔径为5μm。
图5 总氮去除率沿填料层高度变化
图6 不同通量情况下的出水SS
表1 中试设备参数
表2 试验进水水质
2 试验效果
2.1 进水水质
试验进水为太湖流域某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试验期间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
2.2 试验结果
(1)水力负荷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以乙酸钠为碳源,投加浓度为40mg/L,以滤布滤速为主要参数,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总氮的去除率如图3。
总氮的去除效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升高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当水力负荷为1.0~2.25m3/(m2·h)时,总氮平均去除率由62%降至38%。表明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对总氮的影响较大。水力负荷越小,污水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越长,基质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越长,同时水力负荷小,水力扰动小,对生物膜的冲刷作用小,因此生物膜较厚,容易在生物膜内部形成厌氧微环境,为反硝化菌脱氮创造有利条件;随着水力负荷增加,水流对生物膜的冲刷作用逐渐增强,生物膜变薄,厌氧环境被破坏,反硝化菌活性较低,但较快的传质条件能够保证好氧反硝化细菌底物充足,因此在较大水力负荷条件下,好氧反硝化细菌完成脱氮任务[3]。但随着负荷的进一步增加,基质与生物膜之间没有有效的接触时间,因此去除效率大幅度下降。故而水力负荷对总氮的去除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2)碳源投加量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滤布水力负荷为1.5m3/(m2·h)的条件下,分3个阶段投加乙酸钠,浓度分别为30mg/L,40mg/L以及50mg/L,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去除单位总氮的乙酸钠平均投加量分别为6.3mg/mg、7.2mg/mg以及7.9mg/mg。这说明随着碳源投加量的增加,碳源的利用率相应降低。
(3)TN变化规律。
在进水总氮13.5mg/L,水力负荷2.0m3/(m2·h)的条件下,不同填料层高度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在填料层0~0.6m段,总氮的效果明显,0.6m处有高达31%的去除率,随着填料高度增加,总氮仍有一定的去除率,但效果没有滤池底端明显。最终出水总氮去除率达到43%,出水总氮为7.64mg/L,小于15mg/L,总氮去除主要在0-0.6m填料区域内进行。
(4)出水SS。
滤布在不同的通量下,其出水SS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在1.0~2.25m3/(m2·h)的通量范围内,滤布出水SS为5.5~7.2mg/L,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但随着通量的增加,会使滤布滤池的反冲洗周期缩短。
3 结语
(1)采用反硝化滤布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当进水TN为14.5mg/L,水力负荷为≤2.0m3/(m2·h),碳源投加量≥40mg/L时,通过该设备可以使出水TN达到8mg/L以下。水力负荷对总氮的去除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当水力负荷为1.0~2.25m3/(m2·h)时,总氮平均去除率由62%降至38%。(2)在相同的滤布水力负荷条件下,碳源的利用率随着碳源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乙酸钠投加浓度分别为30mg/L,40mg/L以及50mg/L,对应的去除单位总氮的乙酸钠平均投加量分别为6.3mg/mg、7.2mg/mg以及7.9mg/mg。(3)不同填料层高度对总氮去除率差异较大,总氮去除主要在0-0.6m填料区域内进行,高达31%。(4)在1.0~2.25m3/(m2·h)的通量范围内,滤布出水SS为5.5~7.2mg/L,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但滤布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会随着通量的增加而缩短。
[1] 刘雷斌,戴前进,方先金等.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TN≤5mg/L)试验研究[J].水工业市场,2012,(7):48-51.
[2]秦海霞.安徽某污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89-91.
[3]郑俊,孙楠.不同性质滤料的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37(9):73-76.
资助课题编号: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技术研究与示范TH2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