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4-12-12肖飞李贞

决策与信息 2014年30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政治

肖飞 李贞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442000

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肖飞 李贞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442000

为了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正确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剖析志愿者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途径。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内涵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服务目前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校园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志愿服务使同学们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不仅能够丰富课余生活也体会到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满足感,并且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了完善,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有效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一方面对在校大学生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另一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良性稳定的推动作用,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还倡导了社会新风气,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大学生们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激励起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培养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提高了个人的社会道德修养,弘扬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特别是对于医学生来说,将课堂上的所学运用到社区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帮助老年人、残障儿童等活动中时,服务的内容对象形式等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平台,其所学知识得到社会认可,主体性得到充分重视,既复习了知识技能,又学习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学会了与人相处,增强了职业归属感。

2.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公益活动,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高校优良文化的建设[1]。由此可见,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

志愿者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立足校园,深入社区、农村、基层开展活动,在志愿服务中激发创造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形成充满创新、青春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在高校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

3. 有利于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使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张扬个性,崇尚自我,情感脆弱又敢于尝试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较弱。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具体服务和人文关怀,增强了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适应和对伦理价值观的把握;同时通过志愿者行动本身,形成了对道德的呼唤和重建,广泛调动了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从而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同,而对道德理想的认同又能够促使更多的人为社会服务,从而在具体的行动中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使命[3]。发挥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

三、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个体问题突出

首先,他们集体观念单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现在大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缺乏集体生活导致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活动中考虑片面,不太会接受他人的观念,缺乏协作精神。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利化。某调查显示,78.5%的大学生将理想定位于事业,9.6%追求的是钱财,4.2%把理想定位于家庭幸福。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由重理想转向重功利。再次,大学生忽略理论学习,政治素养不够。现在多途径的信息渠道使当代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趋于多元化,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很强但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对理论体系的理解还很肤浅,目的不明确,政性觉悟低,比较容易盲目跟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

2、思想重视度不够

响应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高校基本都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由于得不到相关领导及部门的重视只是“表面工程”并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既定的价值观,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学生兴趣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反应麻木的现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甚少[4]。

3、运行机制单一落后

当前,社会机制的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重大转变,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不强、工作对象简单、方法单调的特点,还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其运行机制过于单一,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转变需求。缺乏实践活动、互动式教学和创新,学生在填鸭式的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会产生排斥情绪,并在新媒介的冲击下价值观和信念就很容易被煽动,为高校甚至是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

四、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健全志愿者工作机制

青年志愿者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想健康稳定持久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志愿者专业素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使志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因此,首先要从学习观上把握实践的方向,从身边做起,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观念,培育与强化自主管理意识,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修养,培养“学以致用”的综合素质人才,从而更好的反作用于校园建设中,实现良性互动循环中[5]。其次对青年志愿者队伍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健全工作规范制度,提供结果总结反馈等,使青年志愿服务科学有序的良性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重视度

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对于高校来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步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各级领导及各部门都应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给与高度重视,不仅在校内宣传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还应给与大力支持,包括早期专业的志愿者培训课程、志愿服务的活动指导、场地设备提供及经费划拨等,为活动开展创造轻松便利的环境。并且在校外也要注意增大社会影响力,让活动的意义和组织形式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及组织所接受认可,形成一条“大学生-高校-社会”的志愿服务链,从而更好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

3、丰富志愿活动形式,大力拓展服务领域

目前,国内外的志愿活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接受,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已呈现出五种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化方向发展;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机制化方向发展;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向全民化方向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化方向发展[6]。但国内的志愿活动却大都停留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阶段,基本局限于在万人签名、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宣传、公益服务等方面,虽能起到一定的思政教育作用,但形式过于简单,服务领域过于单一。结合我国高校实情,应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特色明确不同的服务类型,丰富活动形式,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思想道德素养,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的载体,从而真正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

[1]叶炳南.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8),22(8):97-99.

[2]李涛,苗忠.论志愿者服务与构建和谐校园[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54-156.

[3]严骁.加强青年志愿者行动 促进高校德育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91-92.

[4]钟慧.略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J].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62-63.

[5]孙家峰.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创新[J].科教文汇.2007,8:35.

[6]高天琼.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J].襄樊学院学报,2006,27(6):107-110.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政治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