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2014-12-11彭海霞李金和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彭海霞+李金和

摘    要:提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效性,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贯彻执行,要求进一步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文章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为基础,阐述了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指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大众、传承文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73-04

2011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首次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做好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加强教育、改进考核、组织领导五个方面的工作。但是从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形看,无论是从各高校宣传教育、组织落实的角度,还是从高校教师响应程度的角度,似乎都没有产生期待的效应。有效推进《规范》的实践转化,毫无疑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实施、践行、考评、监督的主体及与此紧密相连的一整套制度的支撑,需要包括科学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内的整套科学的社会价值观的引领。本文拟从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推进《规范》的贯彻落实、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建议。

一、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创新在高校,高校的根本在教师,教师职业素质的方向在职业道德。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古今中外,颇多论述,《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2011年10月,在教育部人事司和中国教育报联合推出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专栏中,亦有21位专家学者进行了阐述,自不待言。现在的问题是《规范》如何贯彻执行?

解决《规范》如何贯彻执行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其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及制定后贯彻执行中的新的时代要求。关于制定的背景和目的,《通知》这样表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见,制定《规范》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要求,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于制定后贯彻执行中的新的时代要求,就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一问题而言,毋庸置疑,一是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规范》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及制定后贯彻执行中的新的时代要求来看,贯彻执行该《规范》,推动高校师德建设,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优化高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就其核心而言,亦即构筑起当代中国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一意义上说,以《规范》为文本基础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更有利于凸显《规范》的时代内涵,直接指向高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建设,促进《规范》根本目的的实现。

尽管《规范》是首次制定印发,但高校师德建设本身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一个常态的问题。在2011年12月23日前,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已超过1500篇,公开出版的相关著作已超过20部。2011年12月23日后,虽有不少论文在继续讨论高校师德问题,但这些论文基本上还是《规范》制定印发前的探讨方式,很少涉及《规范》文本本身及其贯彻执行问题。譬如《教育探索》2013年第3期《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力图从政治信念、敬业精神、为人师表、育人观念、严谨治学五个方面来剖析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但问题提出的依据却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不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另外,正如《通知》中所指出的:“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但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主流是好的,问题只是支流。或许正因为如此,虽然《通知》要求“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但实践中却遭遇了冷处理。这样,《规范》的预期目标就因为实践的窘境而被消解。比较而言,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个新问题,一个直指当前高校教师价值观现状的时代问题,能够也必须大力研究、宣传和教育。

《规范》文本共六条676个字。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24个字的概括表述来看,一方面,有些只是涉及高等学校的职能,而不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基本上没有直接表达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区别于2008年9月1日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殊性,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规范》贯彻执行的紧迫性。而从其具体内容来看,“676个字”,已经是一篇不短的文章。如果只是要求高校教师把握其大意,则这“676个字”,大部分是老调重弹,因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规范》贯彻执行的必要性。而如果是要求高校教师完整把握其内容,则实践中很少有教师能实事求是地做到这一步,于是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规范》贯彻执行的影响度。比较而言,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如果科学合理的话,则必然简要、贴切、易于传播与接受。endprint

二、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立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凝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至少需要明确这样一条基本原则三个基本要求。一条基本原则是:凝练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是体现高校教师职业鲜明特点的价值观,是易于获得广大高校教师认同接受的价值观,是群体层面的高校教师价值观的核心。三个基本要求是:凝练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一是必须面向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为“中国梦”。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对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对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必须面向当前高校教师群体的整体构成。在当前高校的现实生活中,形成、影响高校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大众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感知的,不只是高校一线教师的言行,还包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高校后勤人员以及其他行业在高校兼职的人员等的言行。当大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与高校打交道的时候,尤其是遭遇不快的时候,是不会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后勤人员、高校兼职人员界定为非高校教师的。而且,在现实中而不是理论上的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很多时候,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与高校一线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服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少时候,高校一线教师去校内的行政管理部门办事,还得看行政管理人员的脸色,这样一种“道德的消极传递”,反过来又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是贯彻《规范》,还是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面向的不只是高校一线教师,而是包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高校后勤人员以及其他行业在高校兼职的人员等在内的整个高校教师群体。三是必须以《规范》文本为基础。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起草《规范》之前,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进行了调研,各地各高校组织召开了122场次座谈会;起草后又于2011年10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305件信件和电子邮件,259份反馈意见表。这些,不仅为实施《规范》,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而且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凝练、构建的科学化,优化高校教师群体价值观奠定了文本基础和实践基础。

基于以上原则和要求,依据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高等学校四个方面的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述,当代中国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大众、传承文明。

(一)育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这就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明四者的关系上,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其一。其二,在“教书”与“育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落脚点是“育人”,“教书”只是教师的职业前提,只是“育人”的途径和方式。因而,教师的首要职业价值或职业道德,应表述为“育人为本”。如果只是表述为“教书育人”,不仅无法释明“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无法显明人才培养工作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三个方面的工作的关系。至于“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的问题,则是“育人为本”内涵的下一个层次的问题。

(二)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相比较,显而易见,高等教育承担着主要责任。而要践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责任,高校教师无疑必须先开展科学研究,进而以科学研究推进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早在1977年7月,邓小平就指明:“重点大学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1]在同年9月14日审改《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又进一步指出:“小学、中学、大专学校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而大专学校又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2]而且,从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两个方面工作的关系来看,也必须先有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才能以新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能更好地传承创新文化。但是,开展科学研究,如果是彼此孤立、相互封锁的研究,在今天这个科学研究走向综合化、交叉化、精深化的时代,不仅很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很难取得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可见,当前关于高校教师科研道德的要求,不只是一个秉持学术良知、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更有一个协同创新的问题,秉持学术良知、弘扬科学精神只是科研道德的底线。

(三)服务大众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占有社会公共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必须服务于社会。而社会是一个抽象的主体,服务于社会,最终的落脚点必须也必然落实于组成该社会的具体的人。在原始的无阶级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社会中的人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制并存并将长期并存的时代,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社会中的人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服务社会,在其价值取向上,必须是服务大众。将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职责的道德要求明确表述为“服务大众”,不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本质区别。endprint

(四)传承文明

人类社会今天的文明是在历史文明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未来文明的发展也必然且必须以今天的文明为基础。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教师,不只是传承文化,而且应该传承文明。《周易·贲卦·彖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说,以“人化”和“化人”为实质的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是文明的外在形式;作为理解人类历史进步状态的文明,则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满足自身需要和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是文化的内在价值[3]。概而言之,文明是焦点,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说,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在文化传承创新职责方面,应该表述为传承文明。

三、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这就意味着,作为面向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突出问题的社会意识建设,培育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必须基于当前高校教师的“现实生活过程”。

与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紧密相连的高校教师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什么呢?概而言之,至少包括这样三个要素:一是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现状。高校教师应该比一般民众有更高的道德素质,但是以道德素质为表现形式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支撑下孕育的。离开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优化而单独要求高校教师有完美的道德素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二是高校教师现实生活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高校教师和所有人一样,首先需要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等学习、研究、修养的基本条件。当高校教师的吃、喝、住、穿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当高校教师需要为了吃、喝、住、穿去拼命的时候,要求高校教师有完美的道德素质,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苛责”。三是高校教师的考评方式。考评不只是对以往工作的考量,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导向。当职称评定和工作考评的“专家”都是行政领导的时候,当职称评定和工作考评变成“关系”的比拼的时候,当职称评定和工作考评变成论文“数量”的考核的时候,要求高校教师有完美的道德素质,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空洞的“说教”。

因此,构建以“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大众、传承文明”为内容的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需要立足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直面当前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流行价值观,优化社会整体的价值导向。社会价值观主导层面,我们一直坚持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2009年12月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却显示,未来10年我国可能面临的10项挑战之一,就是“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6]。究其根源在于,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完善,另一方面,资本逻辑又在全球占统治地位,于是在社会流行价值观层面,封建的“官本位”思想仍有极大的市场,同时财富基本上仍“被当作最高的价值而受到赞美和崇敬”[7]。在这一背景下,构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不能只是局限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本身,而是需要寻求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变革与优化。

其次,正如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中共教育党组2013年5月4日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一样,着力解决高校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客观地说,无论是与居民消费指数相比较,还是与高校教师的实际付出相比较,抑或是与同样是基于公共资源的其他群体相比较,当前高校教师群体特别是其中青年教师群体的地位、待遇都是偏低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基于这一现实探寻解决当前“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部分,在“(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前的(五十一)中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在其后又以“(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专条强调。

再次,改革高校教师的考评方式。述及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通知》特别指出:“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近年来热烈讨论的“学术腐败”问题。而关于学术腐败的根源,学术界基本一致的看法有:一是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二是当前职称评审、课题申请和科研经费、学术成果评奖中的不合理制度。针对当前职称评审中的问题,《光明日报》2012年8月27日至31日以“论文之殇”“职称评审患了什么病?”“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祛痼弊、创机制、荐人才”“转变人才观念,深化职称改革”为题在头版连续做了“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9月12日又在第六版完成了“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让职称评定回归学术正道——职称评审三人谈”。结论是,解决“学风浮躁”“学术不端”问题,出路在于改革当前高校教师考评方式。

整体而言,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有着忧国忧民的职业良心。只要职业条件具备,可以相信,高校教师群体能够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1][2]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07:167,201.

[3][4]陈炎.“文明”与“文化”[N].光明日报,2011-05-3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25.

[6]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未来十年你我面临的挑战

——“未来10年十大挑战”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

2009,(24).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