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红萧萧

2014-12-11◎张

参花(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后花园萧军萧红

◎张 婷

落红萧萧

◎张 婷

一萧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确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如果三郎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就在这样的爱与恨中,一生把自己拘囿于悲凉与寂寞的女子,彻底的寂寞了……也许,又终于能去追随曾经的温暖了。

萧红的一生到底不算是幸福的。

出生是谁也没有办法选择的,正如1911年萧红生于一个士绅家庭,一个重男轻女、传统封建思想浓厚的东北小城。父亲的严苛,母亲的“恶言恶色”,再加之祖母冷漠,也许萧红的童年温暖只能寄托于祖父身上。当萧红17岁时,父亲依媒妁之言将其许配给汪恩甲,萧红当时对这门婚姻并没有表示多少异议。由此可观,作为士绅家庭的女儿,萧红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传统女性的守旧思想,她默认“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权威性。当然这也与当时萧红接触的社会面狭窄、交际范围小有一定的关系。在她因在两次学生运动中接触了一些哈尔滨高校的优秀男生后,眼界便逐渐开广了。在结识了陆哲舜后,两人逐渐互生好感,这导致萧红对未婚夫汪恩甲的“纨绔”行为越来越反感,对陆哲舜的情感逐渐升温。虽然陆哲舜已有家室,但他却不顾忌这些,一心鼓励萧红与他一同到北平读书。

显然,陆哲舜的出现对萧红来说是一个美丽的诱惑,也在无形中唤醒了萧红本性中的张扬与叛逆,促使她毅然决然地要解除与汪恩甲的婚约。可也就是如此,萧红的人生注定要因为她的莽而付出代价。

丁玲在回忆萧红时说:“骤睹着她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说话是很自然真率的。我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有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那时,丁玲遇到的萧红已经27岁了,然而事实证明,萧红虽敏感、观察细腻,但思想和心理却不够成熟。她就像个孩子,总是好奇、渴望和依附占据主导,却很难把女作家最常体现的心理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这也许是为什么萧红的作品少见深刻的心理剖析,而多见细致描述的原因。

生活中的一个困难摆了出来,萧红却不能理性、睿智地解决。是追随陆哲舜到北平念书?还是遵循父母意愿嫁与汪恩甲?是以叛离家族,与之决裂为代价获取理想?还是牺牲自己的自由与幸福?她有些茫然……变得忧心忡忡、喜怒无常,常常夜不能寐、独自饮泣,周围的同学都说:张廼莹(萧红原名)变了。

终于,萧红选择逃婚并离家出走。尽管她希望自己能像娜拉一样地出走,但事实上却如子君一样的潦倒无奈。逃不过鲁迅的那句“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迫于生计,萧红在现实面前妥协,但此时面对的已不单是履行婚约这么简单了,她已败坏了张家的“清白门风”,成为了“水性杨花”的女人,即将面临的是家族的唾弃和鄙夷。萧红的自尊、倔强、懦弱造成了她的悲剧:有孕在身却被抛弃。此时的萧红有说不尽的悲凉,母亲的死、祖父的过世、恋爱与被抛弃、孩子的弃去……信任破灭,深深绝望。

在这时,有人来拯救她了——她的三郎来了。如果没有三郎,也许就没有张廼莹;如果没有萧军,就一定没有萧红。

萧军第一次见到萧红时她的形象是:半长的头发散披在肩头,已有明显的白发;圆圆的脸苍白着,一双特大的眼镜显得受了惊吓;身上只穿一件褪色的单长衫,裹着已变形的身体;小腿是赤裸的,脚上拖着一双女鞋,如此狼狈。但他却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个暂时沉沦在污淖中的晶莹、美丽、可爱、闪光的灵魂,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她,拯救这个灵魂。萧红爱他,在困境中真正爱上的男人,事实上也是她真爱一生的男人。也许是仗义的怜爱,也许是同甘共苦的依恋,也许是刻骨铭心的真爱。萧军老来回忆萧红说:“六年中,我所付出的代价与辛苦,我所经受的内心痛苦与牺牲,又有谁能知道!就因为我始终是一个强者!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所承诺过的一切,我从不诉苦,也从不发牢骚。可以这样说——我与萧红,是偶然的相遇,偶然的相知,偶然的相结合而必然分开的‘偶然姻缘’。”

二红

海德格尔曾说:“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物之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1937-1940年,是萧红人生中最孤独、最凄凉的阶段,就像她自己曾经的感叹:“我总是一个人走路,以前在东北,到了上海后去日本,现在到重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但这个时期也是她创作成就最高的时期。 几近一生羁旅漂泊,颠沛流离,短暂的停驻中,萧红在此期间创作了《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后花园》《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优秀作品。其中,《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1940年写于香港,以童年的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惨死;冯歪嘴子一家艰辛的生活……萧红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写出了自己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也许就是,乡不可返的游子或许只有在这乡情缱绻的文字中,才能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安宁。

自《后花园》肇始,萧红便开始了她那漫长而凄美的精神返乡之旅。这其中无不透露出萧红在奔波的劳累中对故乡的绵延的思念,它们有一个共同美好的诉说源泉——童年。萧红童年虽然不是很幸福,但生命中的有些情感是需要人生阅历来滋养和启发的,记忆也是有可能随着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

始终将那无限爱与温暖带与萧红的,最浓的,是她慈祥的祖父。

在《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萧红最不能忘记的是祖父的谆谆教诲,是那“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的宠爱;是耳边响着的“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的殷切期盼;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的感动。这样一篇回忆童年的小短文,伴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叩启了萧红心灵中美好世界的大门,引导着成年的她用特殊儿童的视角,怀揣着温暖的爱追寻自己的梦想家园。于是在接下来的作品《后花园》中,读者可以看到其对后花园充满童趣的描绘:滴滴嘟嘟的黄瓜、最小的小黄瓜纽儿、铜锣、飞着的蝴蝶、蜻蜓、螳螂、蚂蚱、大红的外国柿子、茄子……萧红用童真的眼光去观察小黄瓜和茄子的生长,通过跳跃的动作和鲜艳的颜色,以及简洁质朴的话语写出了后花园的生机勃勃、欢乐盎然。同时又用带有成人视觉经历和体验的描绘又形象生动地写出花草的茂盛和艳丽,烘托出后花园的热闹纷繁,两种视角的巧妙结合,在悄无声息中勾勒出农耕文明的生产空间,文化空间的传统性与封建性暗藏其中。

这篇《后花园》虽不长,却让人感受到行文表面虽浅白思想深度却厚远的魄力。在其中,她寄托着以后花园为心中的慰藉,披露着人生中的苦楚、挣扎、命运与无奈。仿佛在这短暂的几年间,一个妙龄女子的无拘无束、单纯、稚气已然褪去,若是见到其面容,似乎在这个女子的笑容里看到些许经受风霜的沧桑。

萧红的心理变得成熟了,那些亲身经历的代价,多少是有些幸福的不是吗?假若她这样想,或许就真的有些幸福了。我想,萧红一定是想念并渴望这份纯真烂漫的,也享受那心灵的宁静与情感的热闹。

三恨

有这样一种遗憾:“这样死,我不甘心……”

1942年4月8日,萧红逝世。

时时感到寂寞,时时充满荒凉。这与萧红难以独立、缺乏理智的性格和总是处于离别被弃的境地密不可分。要是她能改变一些呢?为什么有过相似的教训却仍无法避免哀愁与孤零呢?茅盾曾深深惋惜这位颇有抱负的女作家的命途多舛,他认为:萧红感情上一再受挫,使她被束缚在狭小的私生活圈子内难以自拔,和广阔的进行着生死搏斗的大天地完全隔绝了。结果是一方面陈义太高,不满于她这阶层的知识分子的各种活动,觉得那全是扯淡,是无聊;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投身到农工劳苦大众中,把生活彻底改变一下,这又如何能不感到苦闷和寂寞?

这让我想起了《伤逝》中的子君,《寒夜》中的树生。她们是典型的“娜拉”。出走,结局却因思想的微小差异导致生死间的巨大变化。也许有微小的改变,萧红和萧军就仍能够在一起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创一段绝世佳话;也许因为这微小的改变,萧红就能够作为一位历尽沧桑的古稀老人,笑谈往事、名作满人间。但这只是也许,如果没有如果,那么没有那么。

茅盾先生的解析鞭辟入里: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工作也有远大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将熄灭,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和悲哀恐怕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了。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可以说萧红的结局是,饮恨终身。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后花园萧军萧红
萧军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萧军纪念馆
美丽的欧洲后花园——塞浦路斯
萧军和艾芜小说中的侠文化比较分析
小猴子的后花园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柳叶湖畔的后花园——河洲休闲生态园
忆青年萧军二三事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