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英美文化教学改革初探

2014-12-11贾春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英美文化背景隐性

贾春霞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英美文化教学改革初探

贾春霞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美文化”又称“英美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英美等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英美文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侧重文化知识的介绍、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引入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跨文化交际 英美文化 显性文化 隐性文化

一、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度全球化,文化日益多元化,单纯的培养语言能力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我们应当改变目前的“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信息和文化因素的引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文化”又称“英美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要求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包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英美文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侧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在这种状况下必须引入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二、传统的“英美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材缺乏系统性。本课程教材选用的是朱永涛主编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内容较新颖而充实,缺点是章节间缺乏联系,系统性不强。同时,学生也反映该教材知识量大,但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生词较多,压力较大。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述文化背景知识为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还不够。教师过多地关注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注度不够。第三,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较多,而在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上略显不足,还不能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独立思考问题。最后,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合班上课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不高,也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英美文化”教学改革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近年来,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语言是交际的媒介,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仅仅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不了解深层的文化,就不能进行顺畅而有效的交际。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与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四个方面。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非语言行为能力和相互交往能力的培养上存在不足。另外,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而宽泛的概念,根据内容大体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2]“显性文化”指的是有关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隐性文化”指的是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交际礼仪等深层的文化知识。“显性文化”的学习要比“隐性文化”的学习要简单得多,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隐性文化”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从一定程度上说,“隐性文化”比“显性文化”更重要。因此,在英美文化教学中必须注意“隐性文化”上的教学。最后,与其他知识的学习不同,对文化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不时地在情景中接触英语文化,了解这种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文化差异进行客观公正的描述、解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由此可见,在英美文化教学中必须适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情景,使学生经常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

(二)具体教学改革探讨

1.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将授课内容由英国、美国两个国别,修订为以英国、美国为主,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为辅,更全面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改革后的文化教学主要集中于英语国家政体、社会风俗、教育、宗教、社会问题方面。并将授课重点由基本知识点的介绍,调整到英语国家文化的讲授上,尽量使学生关注到“显性文化”背后的“隐性文化”。比如,教材英国部分第一课是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UK”(英国地理历史简介),[3]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英国地理位置与民族性格的关系。在学习美国部分第三课“American Beginnings”(美国起源)时,要结合美国殖民地的历史引导学生探讨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及美国社会的特点。总之,要利用教材内容把“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隐性文化”知识。同时,这种“隐性文化”的学习也会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思考。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例,课前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课题式学习”。每个章节都设定一个相关的课题,本课程共设10个课题。内容如下:Travel in Britain,British Monarchy,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Britain,Travel in Irish,Travel in Australia, Travel in New Zealand,Travel in America,The Presidents of America,Social problems of America,Travel in Canada。具体安排如下:课前提前布置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对研究结果汇总分析,设计幻灯片展示等;课堂上每小组限时10分钟进行英文发言,听众可提问和反馈。该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检索、组织、陈述信息的能力,实现了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同时也为高年级其他专业课程提供了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另外,还为每组同学进行了录像,以方便学生自己查找问题和错误。课后要求小组成员对研究成果进行完善与修改,并将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到课程中心网站上进行交流。另外,另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角色扮演法。比如在学习西方国家节日习俗时,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小型话剧,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

3.授课形式改革

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国内各院校在英美文化的授课上基本都是合班授课(至少50人以上)。这种大课堂的形式存在一些弊端,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做到每个小组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控制课堂人数,进行小班授课。把单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这样一来授课效果将会有明显好转,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将会有很大提高。

另外,可以考虑在师资上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安排有英美文化背景的外教或者有英美留学背景的教师加入课程组,共同参与本课程的授课。长期以来,本课程的授课一直是由本国老师担任,外教只负责一些边缘课程,如听力和口语等。外教参与部分内容的授课会直接让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更具体直观地学习外国文化,同时也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同时与外教的交流也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评价体系改革

“英美文化”课程传统的评价模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考试主要是以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为主。虽然这些测试手段能够督促学生重视信息积累与记忆,但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文化问题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本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可以尝试在考试中设置开放性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比如在期末考试中可以设计如下题目:(1)Please compare Christmas with Spring Festival of China and give your comments(请对西方圣诞节与中国春节的节日习俗进行比较分析);(2)Please compare China and America in terms of national disposition,and give your comments(请分析比较中美两国的民族性格)。 这些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另外,在平时成绩的考量上,除了参考课堂表现外,还可要求学生就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写1-2篇反思性文章 (Term paper),作为期终考试评价的一部分,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隐性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结语

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决定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那就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而致力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也更需要顺应这一改革趋势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总之,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必须以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核心,把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朱永涛,王立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为济南大学百门课程教改项目“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项目编号:BMKC11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美文化背景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