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角度浅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
2014-12-11李晓榕
◎李晓榕
从精神分析角度浅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版)
◎李晓榕
本文分别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对2013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电影批评,试图更好地剖析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更好地理解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洛伊德 拉康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是该作家的代表作之一。菲茨杰拉德生活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那是一个金钱至上,表面繁荣却实际荒芜的年代,被称为“爵士时代”。而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不仅很好地描绘出那个纸醉金迷、如梦幻般华丽的年代,也清醒地揭露和批判了那时人们生活的腐朽和堕落,所以他被冠以“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编年史家”。而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更是这一时代现实小说中的代表作,描写一个贫穷子弟怀揣“美国梦”,为了过上上层人的生活,为了得到心爱富家小姐的爱情而努力奋斗,却被虚伪、贪婪的上层社会背弃,最后死于非命的悲惨故事。
2013年,澳大利亚著名导演巴兹·鲁赫曼将这一篇被无数次搬上银屏的著名小说再次改编,为观众呈现了一部3D视觉盛宴,又一次引起世界影坛的不小轰动,这其中毁誉参半。本文将从精神分析角度对其进行深入讨论,笔者认为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剖析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对作品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评价。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在20世纪的文化图景中,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的理论,无疑是对人文科学及种种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理论之一[1]。其中便包括文学创作和电影创作。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就对精神分析理论十分熟悉,运用灵活,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理论更好地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作者的作品,同样分析讨论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
1.“人格结构论”
从小说问世以来,人们就从不同角度探讨分析着菲茨杰拉德本人以及小说中的人物,其中不乏利用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研究的。笔者查阅前人的资料,发现国内最多的研究角度多是从“人格结构论”入手进行分析,而这一理论运用在电影中也同样适用,所以笔者借用并总结了前人对小说的研究,从这一角度对电影中人物进行了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自我、本我、超我三个层次组成。人格的这三个层次在不断地努力相互协调,使主体“人”能够在社会上正常地生存。然而,一旦这三个部分彼此产生矛盾而又不能相互协调,就会导致这个人心理问题或者是疾病的产生。这其中最低层次为本我,指人的本能原始欲望,不受一切外在的社会习俗、法律以及道德等的约束,仅遵循“快乐原则”。然后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他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律等来约束自我,防止人的主体超越社会底线。最高一层是超我,他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构成。“超我的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抑制本我的冲动,不断以内疚感或犯罪感来纠正偏离道德规范和理想的行为”。[2]
那么在影片中分别谁代表着本我、自我、超我呢?在对小说的分析中,认为女主角黛西及其丈夫代表着本我,而叙述者尼克代表着超我是大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我认为在电影中也同样是这样。因为黛西和丈夫都沉迷于自我的享乐,毫不顾忌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当知道盖茨比钱财的来源后她的态度马上改变了,因为她需要的是名正言顺的上层生活,而盖茨比就算富有了却无法算作真正的上层人。所以她犹豫了,直至撞死丈夫的情人后她马上回到了丈夫的怀抱,因为他才能给她真正的贵族生活。以至于盖茨比替她而死,她却不闻不问地随丈夫踏上了欧洲之旅。在黛西和丈夫的心中,只有自己和自己的享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爱情、亲情以致社会道德都没有那么重要。
而尼克代表着超我是没有争议的,他原本抱着和盖茨比一样的“美国梦”,从西部来到纽约,希望实现理想出人头地。他被盖茨比追求爱情的深情打动,积极帮助他联系黛西,并在适当的时候提醒盖茨比保持恰当的行为。在盖茨比的葬礼上,也只有他没有因为盖茨比变得一无所有而抛弃他。最后他看清了纽约上层社会的真面目,放弃了这虚伪、肮脏的所谓“美国梦”,回到家乡。自始至终,他是唯一比较清醒,不忘社会伦理道德,没有被欲望蒙蔽双眼的人。
而笔者认为盖茨比则代表着本我,他所做的一切仅仅也只是从自我快乐的需求出发。他并不是真正爱着黛西,只是把得到她当做成为上层人的一步而已。他要求黛西告诉丈夫自己从来都只爱着盖茨比,黛西抗议道:“哦,你要求太过分了!我现在爱着你,难道还不够吗?过去的事情我无能为力了!”(菲茨杰拉德,2004)从这里可以看出盖茨比只是把黛西作为了物,一件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人。他全然没有考虑到他离开黛西后杳无音讯这么多年黛西的孤独和痛苦,她爱上另一个关心自己的人是情有可原的。而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其实黛西也只是盖茨比在幻想中投射在镜像上的完美的自我,他并不是真正爱黛西,其实爱着的还是自己,这个笔者将在后面详细阐释。
2.“释梦理论”
事实上,早在电影诞生初始,20世纪初年,便有人提出了“电影——梦工厂”的说法,其中无疑已包含了电影/梦的类比。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旧译为“欲望的达成”)。[3]它是由身体刺激、白日残余和梦思维组成,而梦思维又是指梦中的以“化妆”形态出现的童年记忆、创伤情境和愿望。而盖茨比和黛西在一起的愿望,我们可以将之看做白日梦,因为这只是盖茨比的一厢情愿,并没有考虑社会现实和对方的意愿,而最终也不会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梦与白日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两者和幻觉一起构成了同一类型的事物,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现实匮乏的想象性满足。
盖茨比出身贫寒,在他的想象中,他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穷苦父母,这可以看做是他的童年创伤情境。他一直希望出人头地,过上上层人的生活,并从很小就为此努力拼搏着,这就是他的愿望。也就是这些童年记忆、创伤情境和愿望促使盖茨比的心中形成了一个梦,一个白日梦——和黛西相爱并厮守终身。因为黛西美丽、富有而有教养,代表着盖茨比心中一切理想的化身,所以他深深地陷入这个白日梦中无法自拔,以致最后断送生命。
二、拉康的“镜像”理论
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是精神分析学科史、当代欧洲思想史的划时代人物之一。他总结、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改写。(戴锦华,2007:181、183)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理论与批评产生了直接而广泛的影响,在这里,笔者主要想运用他的“镜像”理论对电影进行分析。“镜像”理论主要描述了人在6到18个月的成长变化,拉康认为这是主体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在这几个月里,孩子被抱到镜子前,经历了一个从不能辨识镜子中的自己,到辨认出自己的镜中像,并对自己的镜中像产生迷恋的过程。在拉康的论述中,孩子一开始认为镜中的像是另一个孩子,最后认出那是自己,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双重误认:一开始是将“自我”指认成“他者”;最后他却将光影幻象当成了真实——在真实与虚构中产生了混淆,并从此终生迷恋上了自己的镜中像。
而盖茨比一直无法接受自己贫苦的出身,不愿承认自己有一对穷苦的父母,甚至给自己改名为“盖茨比”,意思是“上帝之子”。可见他在镜中投射出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产生了“镜像误读”的想象出的理想自我。所以他终其一生追逐那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出的理想自我。在这过程中他遇到了黛西,美丽、高贵的富家女,完全符合他在镜像中想象出的自己的完美形象,在自恋和理想自我投射的驱动下,他疯狂地爱上了黛西。这是再次把自我转投射向他者,将他者想象为理想自我的实现的心理机制。
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尼克会如此倾力帮助盖茨比,连黛西的丈夫都生气地质问他:“你才认识他几天?”而尼克和黛西的丈夫是大学就认识的老朋友,尼克却似乎站在了陌生人一边。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尼克和盖茨比一样出生相对普通,没有丰厚的遗产可以继承,也抱着类似的“美国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上流阶层。所以通俗地讲尼克是对盖茨比惺惺相惜,其实这也是一种镜像的投射,尼克在盖茨比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巴兹·鲁赫曼对其进行的电影改编成功与否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却可以引起我们再次对这部小说的思考,现在中国也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之中,和当年小说所描绘的美国社会有些相似,或者说菲茨杰拉德所思考的问题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问题。爱情到底是什么?人生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最近热议的“中国梦”又应该如何定义?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深地思考。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陆扬.精神分析文论.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姚乃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 高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