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中国观众审美指向的转变

2014-12-11杨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好莱坞

杨飞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现当代中国观众审美指向的转变

杨飞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观众经历了几大阶段,从大陆的现实主义电影、诗电影、武侠电影,到后来的香港动作片、黑帮片、警匪片的领域,一直到现在,则是迎来了大制作、明星制的动作片、武侠片、都市片、青春片等。中国观众的感官一直在发生变化,像今年的《环太平洋》的上市,更能看出中国观众的审美趋向的转变。

审美指向 小妞电影 3D电影 视觉电影动画电影

中国电影市场不管是针对国内、香港而言,针对好莱坞更是一块巨大的肥肉。众多的人口,庞大的消费数量,占据全球第二大观影市场,不可否认,中国电影市场在院线方面的发展确实是有目共睹,这也使得好莱坞与中国相约,在原有每年引进20部好莱坞大片的基础之上,再增加14部,并以3D和IMAX电影为主,这也是看中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

但当2012年官方发布这一消息时,业内人士均表示担忧,不管从竞争力上,抑或是好莱坞的美国霸权思想的入侵,都对业内人士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然而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中国观众的审美趋向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小妞电影”的崛起

小妞电影,即指在剧情设置上以灰姑娘的经历为主线索,用工作、生活来辅助,以女性的角度展现女性形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从逆境中成长的故事。在国外已经盛行良久,我们所熟知的安妮·海瑟薇即是从这类电影中走出来的知名女星。因这一类轻喜剧符合了现代女性的审美趋向,因此才能在众多商业大片的洪流中独树一帜,而我国近几年这类电影不占少数,诸如《杜拉拉升职记》、《分手合约》、《一夜惊喜》、《被偷走的那五年》、《非常幸运》等,在片中,均以女性为主打,男性则成为配角,情感、工作的励志更是吸引了众多女性对其的追捧。

小妞电影的出现,实则是我国观众从大制作的电影审美中向都市电影转变的一个强烈的讯号。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大陆商业电影的开端,也是从这个时间开始,制作了一批批高投资、全明星的商业电影,时至今日,每部电影均会有让人或眼花缭乱特技的使用,或气势磅礴的人海战术,而每部电影均由如日中天的明星来压阵,正如《花木兰》、《画皮》、《让子弹飞》、《厨子 戏子 痞子》等。而这些电影确实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但是,在时代高速发展、特技特效广泛运用、好莱坞电影不断“入侵”中国市场的今天,中国大陆的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的电影已经让中国观众产生了疲惫之感,尤其是现今很多电影诸如《富春山居图》,只想以明星、场景来取胜,完全忽略剧情的设置而被观众所诟病,可想而知观众的疲态一部分来自于审美疲劳,还有一大部分则是电影的剧情把握上。

同时,女性观众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军,也决定了大投资电影的走向。在这种状况下,贴近人们生活现实,清新可人的演员形象,轻松搞笑的剧情设置,女性励志电影即成为当今电影市场的热门首选。这是一次顺应时代的审美趋向的转变,也是观众主动选择的结果。在众多不同种类的电影中,小妞电影能够完胜于部分大制作电影也是一种必然。

二、“青春电影”的消费

自从赵薇的处女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横空出世,大街小巷谈论最多的即是关于“青春”的话题,至此《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的紧随其后,让青春题材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

青春片的由来,可以说是从台湾的《蓝色大门》开始,紧随其后的《盛夏光年》、《海角七号》、《艋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直到现在的周杰伦的《天台爱情》都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带动了当时相对萎靡不振的台湾电影业。

青春片即是以展现青春为主题,或以怀旧为主打,或以现当代青年人的生活为主的一类电影,这种电影之所以能够在这被动性的电影选择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看中了人们所共有的一个因素——青春,因此这类电影包含了更多的生活缩影,熟悉的街道、服饰、校园,隐秘的爱情、表白,了解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观、价值观等都成为人们观看这类电影的乐趣,每当看到一个熟悉的场景时,观众的思绪自然会回到自己真实的生活当中,这就很自然地能够形成一定的认同机制,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好莱坞电影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这是好莱坞的电影策略。相对于我国而言,更多的是以历史为主的电影,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就这样,青春片的盛行,其实就是架构在这种背景之下。在青春片如此火热的前提下,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下的电影圈中,出现了过度消费“青春”的现象,一部电影的红火,相继引发了一系列的“青春”题材,不管是电影行业还是电视行业,青春题材的电影和影视剧络绎不绝,每每充斥着大小荧屏,久而久之,观众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电影人还是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掘出另一块宝地,才可以避免过度地使用。

三、3D电影的盛行

3D电影的最初发展是源于电视观众的崛起,电影公司为了锁住观众,而发明了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相近的3D电影观看模式。相对的,这类电影的出现,确实是挽回了很多流失的人群,一直到今天,3D电影更是成为了主流观看方式。

现今,3D电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场拍摄,一种是后期转换,当然,后期转换比前期拍摄要节省很多成本,不止在于器材的消耗,也在于其对技术的硬性要求。因此,一般投入资金较少的情况下,都会在后期当中进行3D的转换,虽说在观看时会有少许的差别,但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自从《阿凡达》以CGI和3D共同运用并达到了异常出彩的效果之后,各大电影亦开始了3D电影的制作,《丁丁历险记》、《美少女特工队》、《诸神之战》、《霍比特人》、《哈利波特》等均在3D电影的范畴之内。不仅如此,在中国市场,3D电影也成为主流,在国内掀起一股3D制作的风潮,同时在进口国外影片时,也以3D电影为主。但这以国外为主的技术正在中国改变着观众固有的观影模式,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好莱坞入侵中国市场的另一途径。

中国电影业在3D方面的制作还有待改善,往往被影迷评价为“只有字幕是3D”,对国内的3D电影充满了排斥感,也正因这样,好莱坞的3D电影确实是弥补了中国电影在技术上的缺失,但却把观众的心着实地拉到了国外,审美指向再次发生了转变。这是一个异常危险的信号,不仅在于观众的“倒戈”,更在于更改了中国长久以来的思维方式,好莱坞电影的思维与意识的入侵在这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四、好莱坞“视觉电影”的长盛不衰

视觉电影,顾名思义,以视觉特效特技为主打的一系列电影,基本可算是好莱坞的快餐电影,不管是从特技上还是剧情上看,都是近几年好莱坞电影的一贯作风,然而就是这种形式的电影,在我国却极为大卖,成为最上座的电影之一。

从《变形金刚》到《速度与激情》,各个类型的电影都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内地登录,而一组组数据更显示了好莱坞视觉电影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正如今年8月份影院热播的《环太平洋》即是一部典型的视觉电影,当这部电影首映日时,就把今年同样看好的《速度与激情6》和《超人:钢铁之躯》远远甩在了后面,首日票房5970万,再次创造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暑期档的最高首映日票房纪录,由此可见,中国观众对好莱坞这类型电影的喜爱程度。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一点,就是《环太平洋》电影在中国观众面前无所畏惧,创下了新高,但在北美和日本却不如在中国一般旗开得胜。尤其是在日本,连续夺得票房冠军的是宫崎骏的最后一部作品《起风了》,截至8月11日,《环太平洋》在日本仅占据了第五名,《起风了》则一直连续七周夺得票房冠军,《怪兽大学》位于票房排行榜的第三名。

相较于中国电影文化,怪兽文化的发源地实则是在日本,我们从小熟知的《奥特曼》系列和《哥斯拉》即是怪兽文化当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而机甲文化实则也在动漫中由来已久,如《铁臂阿童木》、《新世纪福音战士》、《太空堡垒》等。同时因导演本身就是一个怪兽迷,因此这部影片最初开始的设计方针即是针对日本市场,所以里面出现了一系列日本文化,诸如日本演员菊地凛子、超大型机甲战士、可爱萝莉、充满危险的怪兽等,乍看之下,确实是符合了日本观众的审美要求,然而,一组组的数据显示,《环太平洋》在日本遇冷,明显不如好莱坞的《怪兽大学》这部动画电影来得更猛烈些。

据研究和统计表明,我国视听一代真正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而西方国家则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20年的差距,在现当代有了很大的区别,一系列视觉电影的出现更是验证了当代我国在这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差别。

日本,本是属于亚洲国家,然因战败的原因,得到了美国的强力支持,因此,日本获得很多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国力的发展。可以说,在亚洲地区,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也正因为从那时开始,日本逐渐接受西方文化与教育,致使日本是一个集矛盾为一体的国家,有保守有开放,有先进有落后。日本年轻人的视听观念的觉醒即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步,无数的视觉电影的轰炸对日本观众来说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尤其是机甲文化和怪兽文化的崛起更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发展到现在,日本观众对这类的文化现象已经欣然接受,正如好莱坞西部片的没落一般。

中国观众接受到的西方文化相对较晚,视听一代开发的时间也更加晚一些,这就导致了我国观众直到现在都非常乐意去观看一系列的视觉电影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审美度一直处于新鲜阶段,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审美疲劳。好莱坞抓住了这一点对中国观众进行狂轰滥炸,视觉电影在中国的兴起绝不是空穴来风,但是,这种现象不会持续过久,当中国观众更多地接触到世界,更加了解视听风潮,对这类型电影也就会出现相应的审美疲劳,到那时,好莱坞视觉电影将不会再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之一。

五、动画电影的“空前繁盛”

《功夫熊猫》、《冰河世纪》、《汽车总动员》、《怪兽大学》等,几乎每一年的寒暑假档期都会有那么一部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进入人们的视线,我国看中了这一强大元素之后,开始如法炮制,每一年贺岁档都会出现喜羊羊的身影,虽说其剧情设置、人物性格等不敢苟同,但其所带来的商业效益却是有目共睹的。

今年暑假上映的《昆塔盒子总动员》是以3D效果上映,我们暂且不管剧情如何,但从宣传上来说,中国动画电影明显是向好莱坞靠拢。在发行初期,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儿童观看,准备了两个版本的预告片,一个是中文版,一个就是模仿好莱坞预告片样式做的英文版,发行人的初衷即是为了能够打着好莱坞的旗号进行宣传,因此以英文版预告片作为开场。

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还有一点,就是我国动画电影的繁盛也仅仅止步于幼儿,无法做到一个家庭共同欣赏,也因此,每年寒假之时,往往是家长在被动的情况下带领幼儿观看,这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不同,好莱坞动画电影要做的是能够带动成年人与孩子的兴趣,是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选择,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人需要从长计议。

统计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大致方向即是上述所说,可以看出,其实中国市场是相对单薄的,变化力度不大,虽说每年票房数在不断上升,但每年700部产量,只有不到200部上映的现实也是需要电影人警醒,每年中国电影实则是在损失大量资金,真正成本的回收相对较少,同时伴着高上座率、低口碑的情况时有发生,让中国电影市场朝着不太健康的方向发展,引起观众们的极大反感,也因此,在往后的几年当中,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才能够让中国电影市场朝着真正健康的道路前进。

[1](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张娓莹,张俊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2]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3]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好莱坞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12月好莱坞精选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