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旁路电缆系统研究
2014-12-10林彦豪
林彦豪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福建莆田 351100)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旁路电缆系统研究
林彦豪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福建莆田 351100)
随着城市电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开展配电网旁路带电作业,能够及时处理缺陷,减少用户停电次数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旁路电缆系统的应用,并分析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配电线路 带电作业 旁路电缆系统
1 引言
带电作业是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检修、测试、维护的一种作业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电力中断现象的发生,这在经济建设和民生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力的提升了电力企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降低了作业成本,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配电网带电作业主要是在不带负荷的情况下开展,不能满足对用户不间断供电的需要。通过开展配电网旁路带电作业,能够及时处理缺陷,减少用户停电次数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实现向用户连续供电,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旁路作业法概述
旁路作业法是应用旁路电缆、旁路开关等旁路引流设备,将需要停电的运行设备(如线路、开关等)引入旁路并对其进行检修或更换,以保持对用户连续供电的作业方法。这种方法在带电作业过程中不需要切除设备所带负荷,能够保证配电网系统的持续供电,使配电线路和设备的作业在成本、质量和工作效率上得到改善,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旁路作业法通过科考设备安全通断及转移负荷电流的方式来实现设备的检修或更换。旁路电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旁路负荷开关、高压柔性电力电缆、快速插拔式旁路电力电缆连接器(旁路终端、旁路中间接头、旁路T型中间接头)、辅助器材。
3 旁路电缆系统的应用
3.1 接线方式
旁路电缆系统结构见图1。如果架空配电线路的D处需要检修或有故障需要抢修或需要更换设备时,则可应用旁路电缆系统在现场组装足够长度的临时旁路供电线路,跨接AB线路段,通过旁路开关,将用电负荷转移到临时旁路供电线路继续向用户不间断供电、通过T型中间接头在C处同时向用户分支线路供电。然后,操作人员在实际上已经停电的AB段架空线路区域中进行检修作业、抢修作业或更换设备作业。
3.2 作业过程
(1)工具的领取和运输。在工器具库房领用旁路设备、绝缘工具、安全用具及辅助器具,装车后将旁路电缆作业设备运送到相应的工作地点;
(2)现场作业前的准备。将旁路电缆作业设备卸货,先敷设电缆槽盒,再铺设旁路电缆,通过旁路电缆快速插拔式终端以及旁路电缆快速插拔式中间接头将旁路电缆连接起来达到相应的长度,再将旁路电缆接入两侧的旁路负荷开关;
(3)将旁路柔性电缆引线一端接人旁路负荷开关,另一端接入要检修的线路两侧;
(4)先合上送电端的旁路负荷开关A,再在受电端的旁路负荷开关B两侧核相;
(5)断开检修线路两侧的引线,开展线路检修工作;
(6)待检修工作结束后接入检修线路两侧的引线;
(7)断开旁路负荷开关A和旁路负荷开关B;
(8)拆除柔性电缆引线,使线路恢复正常的运行方式;
(9)工作现场整理。10kV旁路电缆作业系统复杂,工作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各项作业规程进行。
4 风险及控制措施
4.1 风险评估
(1)高空坠落的风险。带电作业人员在高空绝缘斗臂车上工作有高空坠落的风险,在高空工作人员与地面工作人员传递物品时,存在物品高空坠落伤及地面工作人员的风险。
(2)人员触电的风险。在带电作业时,工作人员对地以及对相邻导线的安全距离不足,带负荷断(接)引线时产生电弧光伤人;带电作业人员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将人体串入电路触电。
(3)线路、设备损毁的风险。由于线路相序错误,或者在旁路负荷开关两侧核相失误导致线路或负荷开关损毁。
4.2 风险控制措施
(1)防止高空坠落风险控制措施:斗内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工作中头部伸到斗外;上、下传递工具、材料均应使用绝缘绳,严禁抛、扔。(2)防止人员触电风险控制措施:1)接引前,必须确认被断引的旁路电缆系统的旁路负荷开关确在断开位置,严禁带负荷接引线;2)严禁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3)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伸出不得小于1米。4)斗内电工必须穿戴好个人安全绝缘防护用品;5)带电作业时,斗内工作人员对相邻带电导线距离不得小于0.6米,对接地体距离不得小于0.4米,绝缘操作杆的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7米;6)对安全距离不足的带电作业点,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遮蔽措施。
(3)防止线路、设备损毁的风险控制措施:在接旁路电缆引线前,要在检修的线路两侧挂好相序牌,防止线路相序接入错误。在旁路负荷开关两侧核相时,一定要确保核相正确,做好记录。
5 结语
通过开展10kV线路旁路带电作业,可以实现配电线路不停电、不停负荷作业,能及时处理缺陷,减少用户停电次数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实现向用户连续供电,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1]史兴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胡毅.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王明春.10kV电缆带电作业旁路系统[J].农村电气化,2006,(9):20-21.
图1 旁路电缆系统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