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
2014-12-10吾丰剑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政环卫园林处浙江衢州324000
吾丰剑(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政环卫园林处,浙江衢州 324000)
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
吾丰剑(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市政环卫园林处,浙江衢州 324000)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上接城市给水工程、下接城市排水工程的水循环中间阶段。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强化建筑工程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努力使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科学、规范、经济、美观、实用。
建筑工程 给排水系统 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理念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进步。我们要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总结和借鉴以往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关系,以科学、合理和优化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节约和安全。
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生活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管网、计量设备、用水设备以及增压、储水设备、给水附件等。系统不但在水质上要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而且水压、水量要满足用户要求。因此设计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市政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兼顾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要根据楼层高度和给水方式计算确定适当的水压。水压过低,满足不了用户的用水需要;水压过高,既浪费财力又加重管路负担。水压值求算公式:P=P1+P2+P3
式中:P-建筑给水系统总压力,P1-最不利点与入水管起点高差所需压力,P2-管路损失压力,P3-最不利点水龙头出水压力。其中,卫生器具处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0.60MPa,各分区最低配水点静水压力不得大于0.45MPa,最高层水压不得小于0.10MPa。
第二,给水管干线宜采用钢管或铝塑复合管,支线宜采用硬聚乙烯管(UPVC)、聚乙烯管(PE)、聚丙烯管(PP)或聚丁烯管(PB)。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给水管线设计尽可能采取竖向分区。为便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水点给水支管串联,敷设于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
第三,根据用户用水规模计算秒流量(L/S),安装额定流量合适的水量表。秒流量求算公式:Q=∑N0·Q0·b
式中:Q-设计秒流量,N0-同类型用水器具数,Q0-用水器具额定流量,b-用水器具同时用水百分数。水量表置于用户入水管始端,尽量采用IC智能型水表。采用节水水龙头,降低出水流速,减少宝贵水资源的无效损失。
2 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工程排水系统的任务是将建筑物内生产、生活产生的污废水以及屋面上的雨水、雪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公共排水管网中。
(1)排水系统的排水方式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具体应根据所在城市排水制度和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来确定。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分流制,以减少污废水处理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对排水管道水力、排水管道直径、排水管道的坡度、排水管道中的流速以及管道充满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设计,选择材料和直径合适的排水管。一般来说:管材选择要坚持“强度较大,不易渗漏”的八字原则,地下干线排水管采用混凝土管或轻型钢筋混凝土管,特殊地段(如承压较大的道路、化粪池入口)采用钢管或铸铁管。室内排水管可以采用塑料管,建筑物的外排水管则宜采用双壁波纹管或IIDPE高密度缠绕管。排水管道直径依排水秒流量和充满度确定,坡度因管道直径而异。见表1。
表1 排水管水秒流量与管径、坡度和充满度设计规范
(3)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以满足最佳的水力条件为原则,并兼顾管道维修方便和建筑物美观等因素。排水干管和排出管宜竖不宜横,至少要有较大的坡度。排水支管、排水横管和排水立管应采用明装敷设,以便于安装和维修。
3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消防给水系统设施包括水源、消火栓、水枪、水带等,在设计时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必须分开,各自形成独立系统。建筑工程的较大范围内需设计加压泵房,在建筑物周边及内部通道应设置消火栓,室内应设置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形,给水网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根。内部通道设置的消火栓应确保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一角落,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消防给水管网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低于管网实际安全承受压力的60%,水压强度试验合格标准为实验压力下稳定30min,管网压力降不大于0.05MPa。水压严密性试验合格标准为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时,稳压24h无泄漏。室内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包括淋水喷头、报警阀、水流报警器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等。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喷系统水流报警器应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直立型喷头溅水盘与梁的距离应在7.5cm~15cm之间。
4 结语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是关系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无论是生活给水、排水还是消防给水系统都要以科学、规范、安全、经济、实用为原则,工程设计人员应把握给排水发展的新趋势,紧密结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整体的观念和方法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逐步优化完善设计标准和设备功能,努力使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合理,以优质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推动城市功能的发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刘红.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节水设计[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9期.
[2]杨志远.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15期.
[3]刘广平.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知识,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