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开拓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

2014-12-10本刊特邀报告员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外交工作

□ 本刊特邀报告员 韦 弦



世界眼光

不断开拓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

□ 本刊特邀报告员 韦 弦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不断有大手笔、大作为、大布局。尤其是在周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一年来的周边外交亮点纷呈、成果丰硕。10月下旬,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既是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工作重点的阶段性总结,又掀起了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新篇章。

一、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

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是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力图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勾画出我国周边环境的一幅三维图。

(一)静态的视角

即先要认识我国周边环境中那些不可变的、不易变的、不可选择的部分。第一是地缘因素,即地理方位、自然环境因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陆总面积12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们有20个邻国,其中陆上与14个国家山水相连,还有6个国家与我们隔海相望。而俄罗斯只有11个、德国10个、印度7个、美国4个。我们有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长达22000多公里。我们的邻国中有大国如俄罗斯,也有小国如老挝、尼泊尔等。世界上十大人口大国中,我国周边占一半,再加上我国13亿人口,本地区人口超过3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第二是文化因素,即我们周边的历史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国周边地区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宗教、民族、文化方面有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社会制度上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君主制国家。我们周边有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曾经的“四小龙”“四小虎”这些迅速崛起的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还有阿富汗、尼泊尔、缅甸等一些多次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最穷的国家。从文化传承上看,儒家文化圈囊括了我们周边不少国家,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但由于西方长期的殖民,我国周边不少国家西方文化盛行。从民族属性上看,我国周边有数不清的民族,而且周边国家的许多民族与我国境内的民族同根同源、跨界而居,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宗教角度看,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我国周边信徒众多,而很多国家独特的历史际遇产生的各种地域性宗教也杂处其间。

第三是域外因素。地缘因素、文化因素属于域内因素,基本是不可变或不易变的。而域外因素对我们来说往往是不可选择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仅举两例。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传播。尤其是近年来,借助网络等新媒体,西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甚至政治社会制度和西方民主观也在我们周边地区,尤其是我们周边国家的年轻人中大行其道。这一方面带来了我们周边一些国家的重大政治社会变革,当然更多的是政治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也冲击了我国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其次是美国因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从大周边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但从地理位置看,美国不是我们的邻国。我们可以把美国算做一个域外因素,但这个域外因素却是影响我国周边环境的最大因素。

(二)历史的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笔者理解,跨越时空的视角至少包括历史的视角,也就是一种动态的纵向视角,把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放到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来考察、认识、研判。

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大多数时期是凶险的。1840年开始,中国不得不直面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百年左右的时间,中国政治社会动荡、经济倒退、民生凋敝,国家面临瓜分豆剖的危险。我们的周边国家很多被西方殖民,并沦为他们侵略中国的基地或桥头堡。我们的国力孱弱,国际影响力不强,周边影响力不断被削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就是两个字——冷战。我们长期面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而封锁的前沿就是我们周边。在冷战阴云的笼罩下,我们的周边地区实际上也是两大阵营,社会意识形态是周边各国外交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的周边环境必然是好一半、坏一半,热一半、冷一半。冷战时期,我们被迫在南北两个方向都卷入过战争。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从战争迫在眉睫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我们的周边环境在逐步变化,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其中也有反复。尤其是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遏制,一度使我们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

最近2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国外交政策,尤其是周边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周边环境总体在不断改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周边基本不再面临侵略的、战争的威胁。我们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大多得到圆满解决,我们的边境线总体是和平的、稳定的。我们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人文交流日益丰富多彩。

(三)现实的视角

这是一种动态的横向视角,即通过对当前我国周边环境的理性分析,深刻认识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讲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首先是国际大环境没有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发展、促合作仍然是世界各国的基本诉求。我们的周边各国交流合作日益增强,利益交融度不断提高,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多数国家都把重点放在推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求和谐上。一些地区热点总体讲还没有热起来,尚处于可控状态。

其次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产生了重要的辐射效应。一方面,周边国家与我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举世瞩目。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周边国家从中国30多年的发展中获益最早也最多。目前,中国是诸多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地等等。2012年,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同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多数周边国家更愿意加强与中国在经贸等各领域的密切合作,希望搭上中国新一轮发展的顺风车,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的兴趣,通过对中国的研究,诸多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嬗变,从认同中国的发展成就,到认同中国的发展模式,再到认同中国的政治社会制度。这种认同感的不断深化,是我们今后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财富。

再次是近些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成效在逐步显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核心理念。多年来,我们秉承这一核心理念,不断加强周边外交工作力度、不断密切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增信释疑、化解矛盾、缓和热点、勇于担当,我们不断赢得周边国家的信任与倚重,我们的周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包括周边在内的诸多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推进各种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与软着陆。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在增强,利益交融在深化,周边区域合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以和平谈判方式妥善解决了同多数邻国的领土边界问题,划定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近年来,中国与诸多周边国家关系全面升级,与4个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然,中国周边外交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采取的一系列周边外交行动。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出访足迹遍及多数周边国家,多数周边国家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通过双多边途径到中国访问或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包括周边外交新理念。例如“中国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等等。这些新理念契合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现状,契合周边国家的需求与关切,对我们改善和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新举措,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的传统互信关系,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的务实高效合作,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的人文领域交流,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的各种制度安排。这些新举措,让周边国家看到中国加强周边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的真心与诚意,既是试金石,又是催化剂,把中国与周边国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与此同时,我国周边环境中挑战的一面也更加严峻。

首先是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包括我国周边存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也存在一些热点国家。地区热点问题几乎环绕我们周边各个方向,既有历史争端,也有现实纠葛,是不同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这些地区热点问题有的高烧不退,有的时冷时热,是我们周边重要的不稳定因素。所谓热点国家是指一些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国家。周边个别国家由于政府政策失当或者外部势力插手,可能会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甚至爆发内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我沿边省份的稳定,甚至会冲击我边境安全。

其次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至少包括两类。一类是经贸摩擦。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不断拓展,中国已进入与外部世界经贸摩擦的高峰期。其中,我们与一些周边国家的经贸摩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一类是领土争端。领土争端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产生于历史,影响着现实。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陆地边界基本和平解决,但海洋权益争端近年来逐渐浮现出来,有些逐步演变成热点,甚至有时多个热点同时迸发,给我们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带来潜在威胁。

再次是心态问题。心态问题的核心就是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有一个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适应大国角色的问题,世界各国包括我们的周边国家也有一个逐步接受中国发展壮大和大国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个长期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它将伴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整个历史进程。有的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壮大,有的国家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发展壮大,有的国家充满疑虑、充满担心。最普遍的心态实际是一种纠结的心态,既想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同时又对中国有所防范、有所疑惧。我们要看到这种心态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困难和艰巨。

最后是非传统安全因素。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在国际安全领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这里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重视,一是我国周边地区存在的三股恶势力严重影响我周边安全;二是我国仍然面临“和平演变”与西化、分化的压力。近年来,不少周边国家上演了各种类型的“颜色革命”,对我国内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的来讲,通过静态的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周边环境的极端复杂性。通过历史的视角,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通过现实的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周边环境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三点,是对我国周边环境相对全面的判断,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认识基础。

二、深刻理解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

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对我总体有利向好的周边环境,维护好、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思想和内涵丰富,对做好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特别是周边外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必须深入解决三个问题。

(一)思想认识问题

一是周边对我国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周边与我国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发展史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周边有着不同往昔的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周边是我们发展的重要依托。对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逐渐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的中国来说,周边是我们成为大国、强国的最初历练地。我们的大国视野、大国心态、大国战略都要经过周边的锤炼。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二是周边外交工作历史成就显著。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开创和发展了对我国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为我们继续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正因为如此,今天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这就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周边给我们打下的良好基业。也正因为如此,会议才要求我们的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必须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

(二)战略目标问题

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三)基本方针问题

会议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所谓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担任国家主席后的外交“首秀”就是访问周边大国俄罗斯。9月初,习近平同志又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访问。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10月又访问了文莱、泰国和越南。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重心在周边,真正做到了与周边常见面、多走动,为的就是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所谓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其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重义守信,言出必行。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周边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对我们已经做出的援助承诺,要不折不扣落实,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重在帮助周边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

所谓惠,就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这一思想是中国梦在周边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没有周边的和平稳定,就不会有中国的和平发展,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同样,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将是维护我们周边地区和平发展的重大力量,本身就是对周边地区繁荣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一思想还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谋划。中国绝不会做周边一系列多边制度安排坐享其成的“搭便车者”。中国会着眼周边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周边事务,坚持不懈做周边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为推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步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所谓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天空中的几朵云彩,遮不住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这些鲜活、生动、深刻的话语就是包容思想的真实体现。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时明确提出了坚持开放包容,协力推动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思想,强调中国将帮助有关国家增强自身发展的“造血机能”。

会议同时强调,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周边外交实践,动真格、见成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会议要求,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这一理念,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三、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

结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笔者认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我国周边外交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点。

(一)发展好我们自己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自然也是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总钥匙。多年来,我国周边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使我们的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根本靠的是发展。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们在周边的影响力才不断扩大,我们开展周边外交工作可用的资源才越来越多,周边国家才对我们越来越心向往之,才有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希望加强与我们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战略倚重,我们的周边环境才能不断改善。今后仍然是这样。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真正增强周边国家对我们的向心力,增强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粘合力,增强我们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塑造力。

(二)统筹好两个大局

做好我国一切工作,包括外交工作,尤其是周边外交工作,胸中都要时刻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这里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的周边外交工作要为国内大局服务。周边外交工作首先要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着力点放在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上,放在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同时,我们的周边外交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于中国人民的新期待,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加强改善公共服务上,并积极为这些工作创造好的条件和可资镜鉴的经验和教训。

除了统筹好两个大局之外,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还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好我们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统筹好我们的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政策、手段与资源。在今后的周边外交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内外兼顾、通盘筹划、统一指挥、统筹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涉外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外交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三)重战略、重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这里重点有两方面,一是要有战略眼光。分析周边形势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全局性的世界眼光。要重视国际大势和大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认真总结周边形势的发展规律和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规律。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中长期工作作出战略规划。要谋全局、谋大势、谋长远,既要下好先手棋,也要打牢基础工程。二是要有战略定力。我国周边环境极端复杂,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周边许多问题解决起来也极端复杂,牵扯面广、涉及关系纠葛,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着眼长远,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锱铢必较,要多做有利于长远的事。

要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工作谋划,搞好策略运筹,顺势而为,根据周边环境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周边外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既要朝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周边外交工作中不要回避矛盾和问题,要妥善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四)坚持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工作,尤其是周边外交工作取得了恢宏开局、显著成就,这首先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坚持内政和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在很短的时间里展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的新理念、新布局、新风格,取得了一系列周边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这些,都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拓创新的决心,也为开创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保障。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从思路方法到体制机制,都要能因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五)坚持做到四个“着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着力强调的重点。

一是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二是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三是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我国同周边国家毗邻而居,开展安全合作是共同需要。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

四是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启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一段历史征程。中国周边外交工作,也必将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引下,不断续写更加恢宏的篇章,不断开创更加崭新的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外交工作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不工作,爽飞了?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选工作
2001年—2009年中国及周边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