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非华人“抱团”打天下

2014-12-09蒋生元

世界博览 2014年22期
关键词:约翰内斯堡抱团商人

蒋生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约翰内斯堡涌现了许多个“中国市场”,如:“中国城(China City)、龙城(Dragon City)、中国商城(China Mall)和中国市场(China Mart)。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中国商人,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商人,在非洲大多是单打独斗,各自经营自己的生意。而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中国商人抱团经营,共同组成“中国市场”,一起打造华人生意的天下。

华商抱团打造“中国市场”

中国商人很早就去了南非这个“彩虹之国”。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记载,1660年,一位名叫万寿的中国人移居南非,掀开了中国人前往南非的序幕。后来,中国人移民南非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入侵后,中国民不聊生,不少人到南非寻找生存机会;第二次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大批台湾商人到南非经商,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被授予“荣誉白人地位”,这在当时实行“种族隔离”的南非是十分难得的。第三次高潮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中国和南非1998年建交后,前往南非的中国人快速增长。

目前,在南非的中国人大约在30万至50万之间,使南非成为非洲华人最多的国家。这些中国人大多经商,一半多在南非的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在该市的北部城区,众多商业区林立,而有的商业区是全部由中国商人经营的“中国市场”,从事着商贸、饮食、电子、服装等生意。

业内人士注意到,“中国市场”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约翰内斯堡出现的。当时,一些中国商人在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附近的一些社区租用仓库,开始从国内进口商品,然后开展批发生意。不过,这种生意尽管利润率高,但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那就是由于治安状况差,中国商人经常遭到武装抢劫,导致辛辛苦苦几个月挣来的钱在转眼之间就化为乌有。这时,商人们意识到,单独经营在南非行不通,必须与其他中国商人合作,尤其是在经营场地和治安方面。

就这样,约翰内斯堡的第一个中国市场“中国城”(China City)在1995年开张营业了,地点是在“艾丽斯公园体育场”的对面,离商业街不远。这个商城是由一个香港商人投资的。他从当地商人那里购买了一个半废弃的商业中心及旁边的一栋办公楼,然后进行装修,对外招商。许多从事零售行业的中国商人看到里面保安措施严密、可以放心开展经营活动,就签订合同入场经营。经过几年的缓慢发展,商场的营业额稳步增长,吸引和拥有了一批固定消费者。2004年,香港商人还对“中国城”进行了扩建,扩大了营业规模。

这个香港商人的成功例子激励了一些中国商人在约翰内斯堡投资兴建商场,使“中国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约翰内斯堡市中心发展空间有限、治安状况不佳,这些“中国市场”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段:一是在市中心西部的城区,如福特社区,主要从事批发生意;二是在南部城乡结合部,主要从事零售生意,因为商场周围有两个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的小区。这两个地段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交通方便。此外,为了把生意做大,中国商人还在约翰内斯堡城区多个地方建立了货物分发站,提高了货物运转的速度,以更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最近几年来,南非经济增长平稳,富裕和中上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十分旺盛。有意思的是,他们喜欢到郊区较好的市场去购物,而中低收入阶层和穷人则喜欢到市中心和所居住社区周围的市场去采购。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商人在不同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如为穷人提供二手衣服等,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以前,许多“中国市场”主要出售衣服和日常消费品,现在已拓展到了家用电器、家具、化妆品等更多的商品,吸引的不仅是普通消费者,还有不少中间商,除了本地的,还有邻国的,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埃塞俄比亚商人。在福特社区的“龙城”中国市场,每到周末,这个2000年开业的市场里人员摩肩接踵。如与中间商做成了大笔生意,中国商人往往会通过面包车从别的地方调货过来。此外,还有一些游商。他们从中国市场进了一些商品后,很快跑到十字路口,向在等候红灯的司机和行人推销。

经过多年的发展,约翰内斯堡涌现了许多个“中国市场”。这些市场在经受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后,有的取得了成功,如:“中国城(China City)、龙城(Dragon City)、中国商城(China Mall)和中国市场(China Mart),而其他中国市场则因种种原因而先后关闭。

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同行

有生意,就有竞争。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南非本地商人,而是中国商人的同行。中国商人在南非的成功故事激励着许多中国人到南非经商,而市场就那么大,中国商人多了,竞争就更加激烈了。一个中国商人悄悄地对别人说:“我旁边的那个中国商人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商人过去的成功成了他们继续发展的“绊脚石”。

最近几年,“中国市场”里的商人普遍反映,生意越来越不好做。2010年底对70家中国企业的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中国商人说他们的赢利率比以前有大幅下降。一个在“中国市场”(China Mart)里出售女性用品的中国商人说,“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了,购物往往会货比三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卖牛仔裤,质量好的和一般的裤子都有,销量很好。而现在,一般的裤子很难卖,许多消费者都喜欢品牌裤子。”

中国市场赢利下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南非消费者获得价格便宜商品的渠道增多了。除了中国商人外,南非本地的批发和零售商人,还有一些国际连锁商也逐渐开始进入市场,使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而且,南非经济这几年在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这种态势,“中国市场”也在采取对策,调整经营思路和策略,改进经商方式,例如采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把购物环境布置得更对消费者的口味、增加商品种类。遇有节庆,许多市场还搞促销活动,吸引了许多低端消费者。有的“中国市场”还干脆放弃了零售业务,专营批发生意。

中国商人去留不一

挣到了钱,是在南非安家落户,还是拔腿就走?这是横在每个在南非的中国商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

“中国市场”的总经理兼安保主任叶先生是个台湾人,已获得南非国籍。尽管他在南非挣了不少钱,日子也过得不错,但他还是很想带着老婆和孩子离开南非,回台湾去。他说,“亚洲人在南非不安全,尤其是不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是喜欢在身上带现金的中国人,更是武装匪徒抢劫的重点目标。许多中国商人在做生意时只收现金,好处是逃避了一笔税款,但坏处是他们成了南非税务部门打击的目标,做生意的大环境有时不好。”

来自中国北方的商人张先生对此持不同的看法。针对华人最为担心的遭抢事件,他说,“每个国家都有问题,都会发生抢劫事件。因此,我有一次遭抢时,不是哭着喊着要和歹徒拼命,而是对他们苦笑……歹徒拿到了钱,就跑走了。”

张先生的妻子也在南非,他们的女儿今年8岁,是她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学习成绩很好,与南非同学相处得很好。不久前,他们在约翰内斯堡的东郊买了房子,准备把南非当成自己的“家”,长期居住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约翰内斯堡抱团商人
抱团“娶”暖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黄金之城”约翰内斯堡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
给“大猫”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