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生产条件是推进老区发展的根本出路

2014-12-09朱暄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水地种羊山村

朱暄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元月视察河北阜平革命老区看望困难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总书记的话告诫我们,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能否达到小康对全局有决定性的意义。

革命老区是战争年代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地区,老区建设,历来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那么,一些老区为什么依然贫穷?凉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就此进行了调研。调研表明,有历史原因,有环境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生产条件落后。

给这给那,不如改善生产条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老区无疑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生活方面。就凉城老区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现在老区都有了电,电视、电话也已普及,学生就读均已进城,村村基本有卫生室,常住人口已全部加入合作医疗,遇有头痛脑热,打针输液,当地就能解决,加入合作医疗后大病大治也有了保障;出村小路有的虽坎坷不便,但小公交也能出入其间,如遇天气不好,二三里外就能搭上大公交或“村村通”。应该说,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不少改善。但客观地看,这些都是生活方面的设施,农民享用这些设施,非但不能增加收入还要加大支出。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老区,给这给那,都不如改善生产条件更具实效。只有大力改善生产条件,才是推进老区发展的根本出路。

对老区投入不足,欠账太多,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即使西部大开发以来,许多扶贫资金也并没有用在改善生产条件方面。有的以项目的形式被大户占用,有的搞了“路边经济”。不少老区村庄多年来没一眼机井,没一亩水地,那里的人们还种着旱坡地,喝着“爬爬水”,走的是崎岖小道。要说老区落后,就集中表现在生产生活条件与投入多、条件好的地区的巨大反差上。突出表现为一个“穷”字。一些农民因手中无钱,用电交不起电费,吃水交不起水费,出门买不起车票,冬季取暖买不起煤,如此等等,并不少见。基于这种认识,凉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在区、市两级老年促进会和县委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根据凉城县老区的实际,从2010年起,启动了扶持老区建设的两项工程,即抗旱节水生命工程和绵羊改良工程,努力在老区建设中走出一条开发式扶贫路子。

水地增产,养羊增收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不能活,地不能种,畜不能养,发展其他事业增加农民收入更是空话。为此,几年来对那些缺水或无水的山村,我们千方百计为之找水打井开发水地,上滴灌搞节水工程,使旱田变水地,促使其增产增收。我们还千方百计为这些村子上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经过几年努力,现已为91个村打了96眼井,开发出水地19900多亩,使3500多户近万人受益,人均已达两亩水地。同时又为51个村上了人畜饮水工程,使1700多户,7084人、2万多头牲畜喝上了自来水。今后,我们将继续狠抓这项工程,力争在一两年内使无水山村都有水。可以想象,一个山村有了电,有了水浇地、自来水,修通出村路,加上已有的通讯、电视、合作医疗,就为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只要这些地方的人们足够勤奋,很快就能创造出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的小康生活。事实也是如此,马头山革命老区帽山村,多年来是旱作农业,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近年来为之打井7眼,开发出水地1400多亩,人均3亩多,结果是产量翻番,收入倍增,每年人均稳定增收2000多元。蛮汉山区的小坝沟村,抗日战争时期是凉五区妇女工作队驻地,当年的儿童团长张全喜还健在,一直喝的是“爬爬水”。去年为该村上了自来水,张全喜老人逢人便讲:“咱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甜。”

绵羊改良工程是从2010年启动的,是投资少见效快,适合老区发展的产业。到 2011年两年投资300多万元,购进种羊1200多只,投放到320个村,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只改良羔羊比土种羔增收200—300多元。2013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用最短时间,建设当地的繁育基地,以充足的种源,持续不断满足全县良种肉羊生产需要。为此,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凉城县良种绵羊育种基地,建起初具规模的9个标准化种羊饲养区,购进杜泊纯种公羊36只,杜泊二三代母羊710只,当地杂交优良后代310只,拟作为母系,培育出凉城的地方品系。今后,将再建三五个饲养区,加上自繁把基础母羊发展到2000只以上。经测算,5年内可以繁殖纯种公羊1.5万只,纯种母羊1.5万只,除满足全县肉羊配种需要外,还可大量对外供种,把凉城打造成地区性种羊基地。

老区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瞄准“脱贫”二字不动摇,坚持雪中送炭,为众多低收入的老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了扎实具体的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人均收入在全县平均数以下的老区每户农户,尽快开发十亩左右水地,并引导和帮助他们养上一二十只羊。水地能增产,养羊可增收,把人均收入提高到两三万元,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山高难遮小康路,沟深不闭致富门。扶持老区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搞好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老区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 凉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本栏编辑/乐园)

猜你喜欢

水地种羊山村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种羊繁殖配种技术
山村日出
施氮水平对水地覆膜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山村一天一个样
沉寂山村崛起时
第四节水地源热泵机组市场分析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