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颢骞:把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作为使命

2014-12-09程朔实习生张傲刘露编辑丨程健芸邮箱丨1437485775qqcom

台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全国台联文化交流协会

文丨记者 程朔 实习生 张傲 刘露 编辑丨程健芸 邮箱丨1437485775@qq.com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在海淀这边读书时,就常听到一个名词,“北大子弟”,指的是那些仍在中学读书的、北京大学教职员工的后代,其中的绝大多数,高中毕业后自然而然地追随父辈的脚步,进入北大深造,并深以为荣。对于那些人的这份儿“矫情”,其时,心中是极为艳羡的。今天采访对象一上来的自我介绍,勾起了脑海中的这一部分记忆。因此,对这位12岁时就随父亲一起回到北京生活的台生张颢骞,更多了几分亲近感。

小学四年级时来到大陆

张颢骞,祖籍安徽,父亲出生在北京,曾在台湾艺术界发展,后来成为北大的一名教授。张妈妈则是台湾人,曾经是张爸爸的学生,一场师生恋情,再加上恋情中的两位主角又分别来自海峡两岸,彼时,张爸爸、张妈妈喜结连理的消息,曾备受两岸相关部门及圈内人士的关注,婚讯上了报纸不说,婚事还被定义为“两岸联姻第一对”。另外据说,就连夫妇俩第一个爱情结晶——张颢骞的降生,也曾经为众多媒体追踪报道。原来,这位北大子弟还在襁褓中时,就已经被媒体关注过了,我们其实只是后来者。

张妈妈现在经营着一份产业,是相关餐饮行业,在岛内有连锁店5家,员工有200多人呢。张妈妈常来大陆,隔个三两周就会到北京来一趟;不在北京的时候,每天都会打个电话给儿子。张妈妈还给颢骞生了一个弟弟,对于弟弟,颢骞打趣说,父母都是搞艺术的出身,具有“后发优势”的弟弟长得很帅,遗传了父母的文艺细胞,而自己就没那么幸运,尤其在艺术方面好像很没有天赋,为此很是嫉妒弟弟!在座的人都从他那似乎微嗔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颢骞对弟弟的深爱。

“刚来大陆时哭着喊着不想来,因为当时一直在台湾生长,对大陆这边不了解,听人说这边经济特别落后,这边人的素质也比较差呀等等,其实最怕的还是学习压力大。”张同学倒是很诚实,他告诉我们,在台湾,小学的时候,课堂作业是学一个汉字,学生们就可以回家去找一份报纸,将文章中有那个字的部分剪下来,贴到作业纸上,就算ok了。可是在大陆,这样是绝对不行的,这个认字的作业,要先抄写50遍,然后用字造词,还要用词造句,搞不好还要连句成段,相当复杂。还有汉语拼音方案,这在台湾根本就没有,所以在考试时,遇到为汉字标注读音的要求,对于初到大陆的台湾小学生而言,完全是一个“折磨”。

颢骞告诉我们,他在小学四年级时才转来大陆读书,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正经让他挣扎了很久。好在张爸爸一直很鼓励孩子,先后经历的几位老师也都很负责任,当然更多是由于自身的刻苦努力,张颢骞早已适应了大陆的教学体系,并在高中毕业时一鼓作气,考取了北京大学经济系,并且兼修了社会系双学位。如今,他已经在考虑本科毕业后是否到国外,继续在经济学领域深造,以为将来的事业打拼备好基础。

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

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是一个以促进两岸学生交流为宗旨的学生社团。高中三年,张颢骞一直在校学生会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学生社团工作经验,所以经学长介绍进入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后,工作非常得力,他如今已经接任协会的新一任理事长。

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所在的社团做推介工作!在简单介绍过自己后,手里还举着半杯肯德基可乐的张颢骞,便开始介绍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的工作。说到认真处,手里可乐杯中的液体差点就全部洒了出来,那着实让在座的两位女生“无险有惊”了一下下。

“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我把剩下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协会,因为我把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作为自己的使命。”以此为引子,张颢骞举例向我们解说了北大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的存在价值——

本学期第二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台湾电影赏析活动又将火热来袭O(∩_∩)O~~

小伙伴们,还记得上一次台湾电影赏析吗?一部温情的电影,一群热爱电影的人,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欣赏电影是那么温暖与美好。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带给你思考,带给你许许多多对生活的感悟。很经典的台湾小清新电影,就像是一串预留着空位的珍珠项链,把过往和未来密集有序地穿进其中……

CCEA公益支教活动—— “2014年第五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报名通知

亲爱的会员们:两岸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第五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将于2014年7月2日至14日在台湾举行。本活动是由台湾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等两岸三地10多所知名高校共同举办的志愿服务支教活动。为发扬孔子精神,活动志愿者将深入台湾偏远学校或部落,为弱势儿童提供课程辅导……

全国台联2014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志愿者招募通知

两岸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大家积极报名,参与全国台联2014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志愿者活动。“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是由全国台联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京城高校协办,旨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大型夏令营活动。该活动自2004年夏季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0年,并越来越得到两岸青年的认同。通过夏令营活动,两岸青年加强交流、开拓视野、增进共识、培植友谊,一起放飞青春理想……

“其实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主办‘台湾美食节’,那时一共拉了12家台湾餐厅在北大食堂摆摊,大陆同学们来吃后,都喜欢上了台湾食物。”张理事长颇为得意地回忆说,“那是在大学所办的第一个活动,能把台湾的美食、美食文化带给大陆朋友们,让大陆年轻人由此喜欢台湾,希望亲近台湾,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协会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推动两岸青年学生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共识”。

“为什么你会这么重视两岸间的互相了解呢?你心目中增进相互了解的最佳路径是什么?”我们的问题让张颢骞的话锋转了方向,话题内容也有了深入。

推动文化交流 增进彼此共识

“近年来发现,在台湾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在协会举办一些活动的时候,在聚餐或聚会现场,竟然会碰到!而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也越来越多地到大陆工作学习,这个情势越来越明显。”张颢骞放下手中的可乐杯子说,“可是,越多的接触后,就会发现越多的不同、越多的差别。不让这些不同、差别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只能寄望于扩大与加深两岸交流,增进彼此共识”。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张颢骞先举了最近身边的一个例子。比如台湾与大陆两地的教育模式跟授课方式都不相同,台湾更注重学生自己思考,学校教师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创意性思维,这样一来,台湾学生可能就更容易天马行空;大陆学生,创意这方面没有台湾学生那么活跃,但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从小被培养出来,而且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储备相当牢靠,执行力相对较强。这样的两边不同,不能说是哪个好哪个坏,各有千秋。相互理解以后,不相互否定,也不强求一致,反而是各用其长、相互补充,就会事半功倍。就像我们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会员中既有台湾学生,也有大陆学生,台湾同学负责创意,大陆同学负责执行,配合在一起,工作效率就非常之高。

“对于大陆人而言,应该更多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台湾;而对于台湾人而言,应该更多了解大陆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有助于相向而行,越走越近。”不愧是经济学与社会学兼修的北大子弟!听了后面的详解,我们都感叹,“关于两岸问题,这位本科生的见解的确算得上‘有眼光’了”。

张颢骞先以北京为例,一家人刚到北京时居住的亦庄地区,完全是低矮的平房,很“村”的感觉。现在的亦庄就不一样了,传说以及记忆中的马路上各种垃圾、到处有人随意吐痰、公共场合便溺吸烟等等,基本都见不到了,这样的细节正体现出大陆的进步。广大台湾民众就应该有所了解,不要全凭想象、或听别人乱说,把大陆想得落后不堪。

而大陆的朋友也要了解,近代以来的台湾,有着很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都因此有多元的情况,加上当代的几十年断绝往来,台湾人对大陆同胞的生疏感、不信任感都很正常。大陆民众多了解这个客观事实,那么就会对岛内的一些现象有所理解了。

颢骞还告诉我们,现在不少台湾人在乘坐捷运的时候,不自觉地会有“赶路”上车的情况出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上海、北京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已经习惯并接受了压力下的快节奏。不再以“小确幸”为最佳选择。“越多的年轻人摆脱低压力下的慵懒状况,台湾社会才会更有活力!”

“互信和共识,都来自于了解、理解,而相互了解、理解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与加深交流。”颢骞告诉我们,台湾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大陆,两岸既然要共同发展,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互信和共识作为基础。作为同时具有两岸背景的年轻人,为父母两边家乡、尤其是母亲家乡的未来发展,他愿为推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共识与互信的增长,付出更多努力。■

猜你喜欢

全国台联文化交流协会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卢丽安当选全国台联副会长
全国台联2016年台胞青年冬令营举行了解厚重历史 感受冰雪深情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