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张界:从制度上进行有效考核与监督
2014-12-09张界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在基层得以落实的“驾辕马”“领头羊”。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始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备受社会诟病,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围绕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与监督,其中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首先,要完善考核制度。重点围绕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主法制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对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把考评结果与选拔、任用、奖惩相挂钩。
其次是加强民主监督。健全基层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施村(居)党务公开,建立和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民主评议等制度,使任职人的工作行为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另外,要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以及本地本单位党员大会述职工作,定期向村(居)民会议或干部职工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
三是完善任期审计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离任审计,由乡镇纪委组织村财务理事会成员进行,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同时强化责任追究,对不讲政治、不履行职责、群众反映强烈的负责人,按照有关程序及时进行调整;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基层党组织是构建党的组织体系的“细胞”,让每个细胞发挥最大能量,就可以大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否健康、是否有活力,是否全心全意并正确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带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形象比喻。今年3月,总书记在视察兰考县时,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曾语重心长地对乡村干部学员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
是合格的钢筋就要经得起锤炼、经得起筛选、经得起风雨的洗礼。一根根合格钢筋构成了群众中一根根主心骨,也成为一个个托起“中国梦”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