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地区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12-08况红玲李世鹤王小锋

绿色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乔木成活率树种

王 燕,况红玲,李世鹤,王小锋,刘 丹,牟 勇,王 昆

(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6)

1 引言

武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近年来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有了飞跃发展,大大改善了整个城市的面貌和生态环境。但相比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欧美的发达城市,武汉的城市绿化率和景观效果层次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为武汉市未来园林绿化行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笔者先后走访了解放大道、武汉大道沿线、东西湖、三环线、关山大道、江滩公园、九峰社区、当代国际花园、江夏大道、光谷高新大道沿线等地,在现场做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后发现的问题以及在日常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及相关的整改建议做相关阐述。

2 存在的问题

2.1 苗木栽植密度过大

苗木栽植密度过大是本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个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的问题。植被栽种密度过大不仅会使得工程施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还不利于植被的健康生长。单位面积上栽种的植被数量越多,植被之间存在的缝隙也就会越少,在水分、养分一定的条件下,单株植被平均获得的生长必要养分就会越少,加之过密的植被会使得阳光传递受阻,使得许多植被无法很好的吸收阳光[1]。这些都会极大的增加植被生长的风险,同时也给园林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分析其原因多为建植绿地时施工方为了突出即时的景观效果,或为了迎合甲方喜欢乔木多的意愿,或为了提高工程利润,根本不考虑树木未来多年的生长量和生长空间,不负责任的一味求树多,求快速成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定植的“小娃娃”树,现在已成长为“青壮年”树,单株树冠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倍,原来较宽敞的立地条件,现在已变成拥挤不堪、密不透风的丛林。不少树木出现地下根部吸收不到营养,地上树冠接受不到充足阳光和雨露,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下部枝条枯黄甚至死亡的现象。还有的地方由于树林太密,光照通风不良,一些乔木发生了严重的病虫危害,出现树势衰弱甚至死亡现象,根本不能充分展现它们本应拥有的高大、优美、挺拔的风姿,给城市景观带来极大的败笔,也体现对苗木生长规律的不尊重和对苗木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当今社会提倡的节约型园林发展趋势极为不符。

2.2 植物习性与生境不匹配

有的施工单位,在开工之前没有认真审核苗木清单和施工图纸,不了解工地栽植各品种树木的习性,就盲目施工,导致树种不适应武汉当地气候条件,苗木栽后出现生长不良或死亡。如有的工地栽植的不耐高温的小叶牛至,在夏季就出现了成片枝叶枯死状。有的植物由于设计时阴阳搭配不当,苗木栽后表现不开花或生长弱小。如将喜半荫湿环境的大吴风草栽植在阳光直射处,苗木出现生长弱小,甚至死亡。又如将喜光照环境的金钟连翘、迎春花栽植在密集的乔木底下,苗木表现生长不良和不开花。还有的树池大小、深度设计不合理,影响树木观赏效果。如大规格的乔木栽植在小树池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根系和树冠不断生长,由于根系伸展空间不足,根冠比逐渐失调,导致树木逐渐出现生长不良直至死亡,极大影响了景观效果,也浪费了人力、苗木资源和苗木生长成型的时间。此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园林植被设计人员近些年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他们实际工作经历少,施工实践经验欠缺,且在进行园林植被搭配的过程中,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景观的效果上,未对植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清晰明了的认识,以至于许多植物在种植以后,出现了生长态势不好,甚至群落消失的现象[2]。

2.3 忽视做排水的过程,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在有些地势低洼、土壤板结的工地,出于快捷完工、达到表面验收标准的目的考虑,一些不负责任的或者施工经验不丰富的项目经理,未做任何排水处理,就直接栽苗。苗木栽后,遇武汉梅雨期持续下大暴雨,苗木长期受涝,不耐涝的品种由于根系长时间泡在水里,缺氧致根部腐烂而死,不仅造成苗木资源和工程量的极大浪费,极大地影响了景观效果和工程进度,也给施工单位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园林绿化选择的树种中大多数树种不耐涝,仅少数耐渍水,如柳树、池杉、千屈菜、花叶芦竹等。

2.4 完工工地出现土地沉降、裂缝

绿化工程完工后不久,绿地出现沉降、坑坑洼洼、不规则裂缝,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反工重新整改,不仅延误工期,增加工程成本,还影响苗木成活率。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是土壤未回填之前,基底土层不一致,有建筑垃圾、水坑等;二是地整平后,没灌透水使土壤充分下沉,就匆忙栽植物。

2.5 移栽的苗木质量差,影响成活率

移栽的大乔木,如果是未经苗圃培育3年以上的苗木,苗木吸收根还没长好,没有完全恢复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如果再次被移植,苗木很容易死亡,成活率低。另外,如采购的为主根长须根少的苗木,一般是在苗圃地生长5年以上或是在山地生长的实生苗,这类苗木从未经过断根处理,栽后难发新根,苗木成活率也低,尤其是一些移栽成活率本来就低的树种和一些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的乡土树种。一般乡土树种应通过苗圃培育3年以上,适应当地环境后,才能移栽到工地上。

2.6 不注重进土质量或改土质量

在园林绿化施工时,如果不注重进土质量,往往会出现运输到工地上的土壤粘性重。这类土壤的特点,一是没经过一断时间的风化,土坨很难打碎,栽树时作为回填土,易造成根系与土壤不能紧密接触,种植穴内易产生很多空洞,使部分根系因长期接触不到土壤,导致根系产生霉菌腐烂而致树木死亡。二是即使土壤回填踏实,但由于土壤粘重,土壤的孔隙小于0.01mm,根毛长期不能扎根,也会造成苗木死亡。三是土壤粘重,透水性差,易造成根系渍水腐烂死亡。

2.7 修剪不当,影响景观和成活率

成片栽植草本植物和木本灌木时,采用先栽苗木后修剪的方法,由于修剪后有大量的枝条要清出园外,经常会把刚刚栽植的苗木踩得东倒西歪、根系裸露在外。这样不仅造成景观效果差,而且苗木成活率也差。还有些不了解特定树种的生长特性的施工人员,没有按各类乔木的特点进行修剪,常常把完好的树形剪乱,使一些乔木长期难以恢复原有风貌。还有的施工单位修剪苗木时,忽视了修剪的质量,易造成苗木修剪的伤口难愈合,在树干上形成孔洞、枝梢腐烂、烂根和苗木难生新根,修剪过重的甚至导致苗木死亡。

3 解决问题的建议

3.1 对树木过密的绿化区进行间苗和修剪

对建植完工的绿地,如果定植乔木密度较大,应制定乔木间苗计划,并实施修剪管理计划。如有些灌木生长势过强,在养护中不实行修剪管理会影响到乔木的生长。在平时养护中,按计划实施间苗和修剪,达到景观效果持续良好。如原来2~3m的株行距,可从中间移走一株达到4~6m,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再移植,这将有利于乔木成长为参天大树。移苗后如出现下部“脱脚”状况,对萌芽力强的品种可采取制定统一高度进行截干,1~2年后即可生长成树冠整齐的树形,如樟树、杜英、法桐等树种。移植的树木可以运用到新的绿化工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2 合理设计绿化待建项目

对正在规划设计中的绿化项目,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合理的栽植密度和苗木规格,不应过分强调移栽大规格乔木,实际工程施工中规格稍小的带全冠的乔木不仅可为施工单位节约不少成本,还更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且配置得合理景观效果也会很好。如果工程中确实需要体现即时的绿化景观效果,需要栽植大而密的乔木,必须提前制定合理的起苗计划和修剪管理计划,严格按照大树移栽的方法进行移植。

3.3 把好苗木清单和施工图纸审核关

在开工前,由经验丰富的施工员、项目经理、园林工程师等人认真审核苗木清单和施工图纸,如有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等立地条件的品种或植物搭配设计不当、苗木规格和树池不配套的(土球与树池比例为1∶1.6),及时撰写联系函,提交设计单位和甲方,作设计变更,以将工程隐患排除在施工之前,为企业节约成本。

3.4 提前采取措施,将积水问题排除在植苗前

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到现场进行调查,若有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的地段,必须先做好排水设计和施工,再栽苗木。排水措施可采用在穴底铺l0~30cm砂砾,挖暗沟,并抬高栽植的方法。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渍水情况,更要及时开沟排渍。

3.5 重视进土质量和改良土壤的方法,回填土基础要扎实

质量好的土壤标准是疏松肥沃,中性偏酸,无垃圾,无毒害。对土壤板结、粘性过重的土壤进行改良,可在土壤中加40%河砂和泥碳土。种植花灌木和草坪时,可以先深翻树穴30~40cm,然后在土壤中加河沙和泥碳土拌匀,再栽树;种植乔木时,先挖大穴,在穴底铺l0~30cm砂砾,土中加河沙和泥碳土拌匀,并抬高栽植。对于机械碾压致板结的土壤,需重新翻耕或换土后,才能栽植植物。为避免绿地施工完工后出现土壤沉降、崩塌、裂纹,在土壤回填之前,要做好基底平整工作,将基底水坑的水抽干填平、清除建筑垃圾,然后回填土和堆地形。另外,在种植地整平后,一定要灌透水使土壤充分下沉后,再栽植植物。

3.6 重视苗木的采购质量

采购苗木时,应提前问清苗木是否以前被移栽过,如被移栽过,需经苗圃培育3~5年,且苗木外观应枝叶茂盛,地下须根发达,尽量杜绝采购实生苗。

3.7 根据植物生长特征采取合理的修剪方法

成片栽植灌木苗时,先根据设计要求按统一的标准确定修剪高度后,再修剪,最后栽苗。苗栽完后,再一次修剪少量漏剪的枝,由于这次枝条的修剪量少,对景观影响不大,可不必清理园内的枝条,以免对刚栽植的苗木造成破坏。这种操作流程既省工、景观效果又好、苗木成活率也高。对于有明显中心领导干的乔木树种,保留中心领导干,适当疏除过密枝和病虫枝,短剪侧枝1/4~1/5,树形要保持原有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如雪松、乐昌含笑、马褂木等;对于无明显中心领导干的乔木树种,适当疏除过密枝。短剪主枝侧枝1/3~1/4。树形保持原来半园形的特点,如樟树、法桐、栾树等。对于枝条茂密园头形树冠的常绿乔木树种,剪去顶端及外围的嫩梢,适当疏除过密枝和病虫枝,疏除树冠的1/4~1/5的枝叶,树形保持原来园头形的特点,如桂花、独干红叶石楠球。对于萌芽力与成枝力弱的树种和常绿针叶树种,仅剪去过长枝、下垂枝和病虫枝,其它枝条一律不剪,如银杏、广玉兰。修剪的伤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修剪口大于2cm时,要涂防腐剂,防止病菌的侵染。栽植裸根苗木时,要修剪劈裂根和过长根。疏枝时,于分枝基部剪去,不留残桩,丛生灌木疏枝与地面相平,短剪枝时,剪口距芽0.5~1cm。在修剪较粗的树枝时,可采用分步作业法,先在需要修剪的枝的锯口下方20cm处锯一切口,深度为枝干粗的一半,再从上方将枝条据断,留下一条残桩,然后锯掉残桩,可避免枝干劈裂。

4 结语

在改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严格依照节约、生态、功能完善等原则,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期待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调查中还发现武汉园林绿化中还存在景观用材奢华,用高温下挥发有毒气体的塑料树[3],园林植物景观效果佳但在改善雾霾等不良生态环境方面效果不突出,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大面积广场铺装而轻植物软景绿化[4],园林景观拆了建、建了拆等反复施工等突出问题,有待引起园林绿化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尽快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合理的解决办法。

[1]韩午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建筑界,2013(11):215.

[2]藏春平.城市园林绿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建筑界,2013(11):219.

[3]丁 梅.城市园林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园艺,2014(1):66.

[4]谌先跃.浅谈园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210.

猜你喜欢

乔木成活率树种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找出犯罪嫌疑人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