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套种小辣椒高效栽培模式

2014-12-07蔡建华蔡永亮

长江蔬菜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辣椒瓜菜套种

蔡建华 蔡永亮

河南省是被誉为“中国粮仓”的第一产粮大省,粮食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0,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周口市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其中小麦总产约占全省的1/6,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350万t以上。但是近年来,单一生产小麦的效益不高,由于棉花多年重茬,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品质效益降低,小麦和棉花套种模式已不再是小麦和经济作物套种的理想模式,迅速探索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是确保小麦栽培面积不滑坡,实现小麦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小麦套种小辣椒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

1 小麦套种小辣椒栽培模式

在秋季小麦播种时预留空当,翌年3月上旬开始,小辣椒采用小拱棚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到小麦预留行内,小麦与小辣椒有1个多月的共生期,6月上旬小麦收割后,小辣椒单独生长至收获。

1.1 作物配置与套种程序

小麦秋播时按100 cm的播种带幅进行规划设计,然后按照20 cm播种2行小麦,预留80 cm空档。小麦收获前30~35天,每个预留行栽2行小辣椒,小辣椒距小麦20 cm,麦收后形成60 cm和40 cm的宽窄行,小辣椒行距为40 cm,株距20 cm,每667 m2定植小辣椒7 000株。改变种植模式后,小麦可以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合理改善小麦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产效果显著。小麦收获后及时清茬中耕。

1.2 套种品种的选择

小麦应选择矮秆、早熟、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优质丰产的抗病品种,如矮抗58、周麦17、周麦22等。

小辣椒应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株型紧凑、早熟性好、椒形标准、辣度高、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如紫红塔、三鹰椒、南洋红、子弹头等。

2 小麦套种小辣椒的增产性能分析

由于小麦套种小辣椒形成的生物学互助效应,形成的田间特殊小气候更有利于小辣椒的生长 (表1),并且延长了小辣椒的生长期,小麦套种小辣椒比单一种植小辣椒增产16.7%。

2.1 套种期间温度因子与增产性能

小辣椒苗期对温度的要求是21℃,是根系生长的最佳温度,吸收功能最强;开花坐果期在日温25℃、夜温16℃情况下开花最多、坐果率最高;果实膨大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3~28℃,总体看在20~25℃时产量最高。由此可见,在小麦和小辣椒套种期间,小辣椒正处于苗期和开花期,温度适当低一些增产效应明显。

表1 小麦套种小辣椒田间小气候因子与辣椒生长因子

2.2 套种期间光照因子与增产性能

小辣椒的光补偿点是1 500 lx,光饱和点是30 000 lx,生育结果期需要中等的光照强度。在生育结果期要适当地降低光照强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小麦和小辣椒套种期间的光照强度是单种时的90%,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2.3 套种期间水分、湿度与增产性能

空气湿度对辣椒生长发育亦有影响,定植后小辣椒的生长量加大,需水量增多,要适当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仍然要控制水分,以利于地下根系生长,控制植株徒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要增大供水量,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一般空气湿度在60%~80%时生长良好,坐果率高,湿度过高有碍授粉。在小麦和小辣椒套种期间,小辣椒正处于苗期和开花期,稍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3 小麦套种小辣椒和套种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模式效益比较

通过对2012年小麦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与小麦套种小辣椒的效益进行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以小麦种植为基础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其中小麦套种小辣椒效益最高,是麦棉套种模式的1.35倍,是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的1.78倍,是小麦花生种植模式的1.55倍,是小麦大豆种植模式的2.4倍。可见,在确保小麦面积和产量基本不下降的基础上,小麦套种小辣椒种植模式是产值和效益最高的一种,也是老棉区在重茬严重、产量和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情况下较好的一种轮作模式。

4 小麦套种小辣椒种植模式与瓜菜类作物种植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通过对2012年河南省主要农区栽培瓜菜类作物的经济效益调查看出(表3),露地西瓜种植、大蒜种植和大白菜种植的产值、效益均明显高于小麦套种其他经济作物的产值,经济效益露地西瓜种植和大白菜种植明显高于小麦套种小辣椒模式,大蒜种植经济效益略低于小麦套种小辣椒。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瓜菜类种植面积增大,势必缩小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影响小麦的产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蔬菜产业发展主要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设施、改善条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格局,促进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在未来十年中,蔬菜种植面积仅从173.3万hm2增加到180万hm2,扩大规模在种植面积上受限。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如大蒜2010年价格很高,而2011年出现了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价格相差2倍,大白菜的价格波动更大,一年之中价格就会出现大幅度波动,范围在1~2倍,蔬菜种植效益稳定系数较低。

5 小结

小麦套种小辣椒种植模式是最近几年河南省农民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种植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小麦种植产量不降低,又能够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的种植模式,小麦套种小辣椒形成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2种作物增产,与小麦套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效效应,与瓜菜类作物种植模式比较,发展空间大,效益稳定系数高。同时小麦套种小辣椒种植模式也是长期进行麦棉套种种植模式地区较好的一种轮作模式。

表2 不同套种模式667 m2产量、产值、效益比较

表3 瓜菜类作物667 m2产量、产值、效益比较

[1]王周录,吕广林,王志岳.小麦辣椒玉米套种的效应与栽培技术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211-213.

[2]吕根有,韩利虎,邢付德.小麦套种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38-39.

猜你喜欢

小辣椒瓜菜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智慧农机护航小辣椒种出新花样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添0减半法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虾子朝天小辣椒的记忆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海南瓜菜出岛质量检测站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