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的构建*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2014-12-06陈兴胜李卫东
陈兴胜,李卫东
(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本文在阐述我院研究生培养的做法及经验基础上,探讨了体育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多元化培养路径,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质量管理提供新思路。
武汉体院现有在校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生37人,分布在10个院系。学科门类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产业经济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医学及舞蹈学。研究生教育存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术水平、不同录取分数等,对学术交流也存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的需求,同时多年来我们采用的是指导教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确切地说是以专项为主的研究方向,平时科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更多的是集中在本专业内进行,各专业间较封闭,跨学科、跨区域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这些都是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层次已成为学术交流突破的关键性问题。体育学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有利于其了解前沿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树立跨学科意识,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
1 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构建的目标定位
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建立的目标定位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从孤立的个体面来说,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提升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搭建高起点、多形式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每一个相对孤立的个体在广度和深度上提供研究领域延展的平台,为提升其学术素养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因此,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宏观目标,这是搭建研究生交流体系中处于上层次的目标。我们把宏观目标定位为增强研究生交流协作能力、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在宏观目标下又设有微观目标。所谓微观目标是指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阶段或对每一次具体的学术交流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要求参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题讨论会、读书报告会、学术论坛、前沿讲座等,使他们快速转变角色,尽早完成从“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对于修完全部课程、考试成绩符合要求、并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的研究生,要求参与学术论坛,宣传、交流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研究经验,尽量多地与专家面对面地沟通难点问题;对于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研究生,要求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境外体验式学习或考察活动,以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夯实学术功底。除了要设立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之外,必须将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有机结合。显性目标是指在学术活动中,直接反映和实际表现出来的目标,或能够看得见的外显效果,如在学术交流中,直接获取到学科领域的一些相关信息等。隐性目标主要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如通过学术活动,使研究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风格、学术个性等。在学术交流活动中,隐性目标的体现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显性目标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学术交流的终极目标。在目标确定时,一定要审时度势,要遵循可行性、可测量性、系统性、发展性等规律性原则,原则的确定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既不能只重宏观目标不重微观目标,也不可片面追求显性目标而漠视隐性目标。
2 研究生学术交流 “一个平台三种模式”的构建
2.1 一个平台——校内常规型学术交流平台
2.1.1 研究生学术论坛
研究生参与的学术论坛包括学术报告会、硕博论坛、学术BLOG、学术年会、专题会议等。通过论坛可以提高研究生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为研究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和锻炼的平台。研究生学术论坛以主论坛和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主论坛由研究生院负责统筹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承担学术论坛期间开闭幕式的安排、论文征集、论文集编印、大会学术报告、论坛评议等工作;分论坛由承担该分论坛的各院系组织和实施,承担分论坛的发言、报告、讨论、点评、成果展示等。研究生可参与整个活动策划、组织、落实和实施各个环节的执行工作,使他们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学术交流的成果,而且在组织协调能力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最后,通过学术论坛客观公正地评选优秀分论坛和优秀报告人,将获奖论文结集出版,为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极大地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探索热情,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
我院每学期适时组织10场以上高水平学术报告会,要求研究生撰写参与报告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并进行一定的考核。此外在学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本学科专业或相关专业10次以上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生必须公开做2次学术报告,并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否则不接受论文答辩,考核工作由各学院负责落实研究生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学分。研究生学术论坛得到了校内多方面的认可和支持,虽然我院在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参加学术论坛学分为2学分,但笔者认为学分还应增加,同时要落到实处,不能限于表面形式。
2.1.2 学科前沿讲座
体育学科前沿是体育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及制约该学科当前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难题及相应学说。邀请国内外本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走入校园,以专家论坛、名人讲座、国际会议等形式,与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以帮助他们较为集中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情况,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认知视野,从而达到提高其学术探索的深度和高度的目的,此活动主要由学校知名专家或教授引领。近年来,为了弘扬“学术交流、学术创新、学术自由”之学术精神,使“激发灵感、创新思维”之理念深入人心,我院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在提高研究生教育层次、多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自2009年秋季起,研究生院举办了“体育科学与学科前沿”的系列讲座,邀请了来自国内外二十多所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就体育领域研究中的理论、方法或实践问题作了前沿性的学术报告,系列前沿讲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使学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学术论坛及前沿讲座对于在校内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和健康的学术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院建设国内一流体育大学、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2.2 三种交流模式——拓展型的校外学术交流模式
2.2.1 “走出去”式学术交流
走出去式又称访学式学术交流,此方式为跨校级或国际级,其学术交流形式包括暑期学校、联合培养、参加国内外短期进修等方式,一般由研究生院和国际处负责人组织,由造诣高深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导师引领,参与者主要为各专业的优秀硕博研究生。此类学术交流具有自愿参与、专业性强、投入成本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近年来,我院为了促进走出去学术交流,建立以武汉体院为主体的湖北省体育硕士交流城市圈,初步形成了自已的学术影响,创立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具体做法有扩展“两湖”博士论坛,以此为平台,逐渐扩大范围。“两湖”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论坛是湖北省与湖南省体育学科界中高规格、高层次的学术盛会,目前为止共举办了五届。该论坛是学习体育学科知识、开拓学生学术视野的有效平台,也是促进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契机,通过此项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进一步打造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论坛的品牌与特色。在论坛中通过专家引导,热烈讨论与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充分展示了虚心求学,勤奋上进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两湖”博士论坛的良好声誉,逐步扩展为全国性博士论坛。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国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会议,力争接纳更多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同时积极与境外名校建立联合培养、攻读学位的学术交流机制,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尽管这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力度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2.2.2 “请进来”式学术交流
请进来学术交流又分为两个层次,即专家和研究生。在专家方面,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联袂执教,采取短期集中面授,通过经典讲授、互动式案例研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引导研究生掌握最新的学科研究动态。此外,也可以采取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各选一名导师的双导师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问题。研究生在校内完成课程学习后,可分派到相关学校、企业和体育科研单位,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实践、项目课题的研究,通过一流的导师团队、宽松的学术环境与导向性政策扶持来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学术交流环境。
在研究生方面,应以我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为基础,发挥体育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博士生论坛、硕士生论坛、研究生科学讨论会、研究生特色学术创新活动等,为在校研究生创建更加立体、丰富、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相关途径,吸引国内外大量的高水平研究生来本校开展学术交流,增进了校际、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拓宽了学术视野,启迪了学术思想,提升了学术素养。近年来,我院坚持“走出去”的学术交流策略,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百余次,既开阔了视野,加强了学术交流,更激发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热情。
2.2.3 “合作”式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合作可分为人才培养合作和实践创新研究合作。通过学术实践活动合作,不仅能培养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是研究生自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学校可以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岗位实习、产学研结合、合作研究等学术交流活动,使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鼓励研究生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团队,参加省市、全国各类学科知识竞赛,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参与能力。此外,通过研究生特色学术创新竞赛活动,如:以创新作品的实用性、创造性、新颖性作为评判标准的实践活动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参赛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切磋技艺,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参赛作品或参赛任务。这样既可以达到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目的,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凝聚力。
目前,我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明确地把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并将社会实践环节纳入培养方案的必修学分,学校成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协调小组,设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并定期对基地的运转情况和研究生在基地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考核,同时也要求各学科对研究生实践方式和时间做出具体的安排,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办法,以确保研究生社会实践逐步走向规范化。合作式学术交流还包括与校外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建设校外研究生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目前我院与行业内部分单位、相关兄弟院校合作, 主动寻求与国外、港台等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许昌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多个研究生校际合作培养协议、联合培养基地协议,启动实施了校际之间、学科之间学分互认制度、学生互换制度等多样化合作办学, 共建了湖北奥林匹克中心实践基地、体育舞蹈创新实践基地等多个学术实践基地,以及以组团交流等形式与境外美国、英国、德国、芬兰及港澳台等大学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
3 结束语
搭建多样化的体育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可以弥补体育研究生教育的盲点,形成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更宽广的学术舞台,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学科研究生“一个平台三种模式” 学术交流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进一步打造我院学术交流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营造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更加和谐的学术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虽然我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指向性还不明朗,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深化。此外,在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过程中,要将其与研究生的评等荣誉相挂钩,实行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竞争性资助机制,强化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过程控制与绩效管理,通过校院系学术资源的整合,搭建研究生学术成长的统一平台,以推动我院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1] 孙伟,刘洋,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所体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思想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76-679.
[2] 柯红岩,李帅,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2(6):78-80.
[3] 彭远奎,张薇.研究生学术交流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34-35.
[4] 夏世斌,汤文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模糊评估系统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8):108-110.
[5] 陈兴胜.体育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与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3):53-55.
[6] 陈兴胜.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3-75.
[7] 王相飞.体育院校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