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高校体育使命再论

2014-12-06刘国忠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7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普通高校学科

刘国忠

(山东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当代中国高校体育使命再论

刘国忠

(山东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1 支撑普通高校体育发展的理论体系

1.1 理论体系的支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理论体系的支撑平台,大学体育也不会脱离这个历史规律。虽然中国普通高校体育是伴随着中国普通高校一起诞生的,但是其特有的理论体系支撑还没有最终建立,所以目前大学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完成和建立支撑大学体育的理论体系平台。如何建立该平台,必须要明确大学体育的概念。大学体育是人在青年期这个特定的成长时期所进行的身体教育,这个概念的内涵相对明确,但是该概念的外延却相对宽泛,它不但包括了狭义上的身体锻炼,还拓展到BMI,意即身高体重比所定义下的形态机能指标,还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等技能指标和柔韧、视力等生理指标,随着该理论体系的发展,将来还会涵盖心理承受力、社会适应力等心理指标,只有把这个概念明确了,才能更好地发展支撑我国普通高校的理论体系。

1.2 要明确大学体育的目的作用

大学体育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带有明显的目的性,那就是培养人,以人的身心发展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根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我们对大学体育的认知还停留在狭义的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人才建设等一些基本活动的层面上,大学体育的广义目的也是大学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仅是对大学生个体的培养,还是对大学所有的体育活动发展,是一个教育目的论的概念分支,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层次上,要主动的升华,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才能提高我们对大学体育的认知,也才能构建大学体育发展理论。

1.3 要明确大学体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权重

大学生的教育,当代形成了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关系,体育在与其它四育的对比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权重,这是构建大学体育发展理论体系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智育肯定是放在首位的,德育天天在提,现实未必有量化的标准,体育在美育和劳育之前,有体育课时间和场地的保证。但是,现实是,自从国家实行体质健康测试以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呈现连续下滑趋势,如果大学体育在大学教育的权重不再一次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就会出现难以预计的身体素质大问题,到时候在重视体育,未免亡羊补牢了!

2 高度重视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2.1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理念和特点

大学体育不只是上上课,老师领着同学跑跑跳跳的身体活动,而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在现代的大学,体育不仅仅要锻炼身体还要传授知识。从广义体育学科来讲,教师的教学、运动队的训练、群众性体育活动、运动场馆的建立和使用、体育市场的开发和管理、体育科研、体育学术研究等构成了广义体育学科。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长项,有目的、分步骤地建设体育学科,把体育学科的实践性和学术性做有机地结合。体育的科研是为了体育的教学,体育的教学实践又会促进和提高体育科研,只有做到了“科研中有教学,教学尽可能地靠近科研”,大学体育学科的建设才是有基础的,大学体育学科的特点也才会显示出来。大学体育是哲学的、历史的、人文的、生理的、心理的和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渗透而形成的综合实践学科,我们要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与体育有关的所有的知识吸收进来,才能够把大学体育的实践性和学术性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建立科学的当代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2.2 重视大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集领域的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不与其他学科产生交集,真空状态的全独立学科是不存在的。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各学科之间界限划分越来越清晰,它的形成使得学术水平越来越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有其特定的历史积极作用,但是,重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碰撞,会使得体育学科的建设更加现代化。只有把体育学科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学科知识范围内来建设,才能促进体育本身和有缘学科的对话,这种对话才能使得体育学科能够借鉴其它学科优秀的经验、方法和思维,并且用于自身建设,这样大学体育学科才能立足自身实事求是地发现自己的方向,正视自身和其它学科建设的差距,积极吸取相关、相近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而为己所用,最终才能使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综合建设走上新的台阶!

3 把握历史时机,推动教学、竞技和群体工作的共同提高

中国普通高校体育的工作重点习惯上定义为:教学、群体和训练,这也是大学体育的工作中心。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高校体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教学场地、器材和教学方法的提高,高校体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历史时机,积极地站在体育教学学术前沿,把国内外有关教学的所有内容进行中国化,建立符合中国民族特点的体育大学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体育才是焕发生命力的,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体——大学生,才会从内心喜欢这样的大学体育课程!历史地分析,现在普通高校的体育现状呈现多元化,体育课程的内容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授课内容由以前的竞技体育项目转向了大众体育、和乐体育甚至是保健体育,这些转变是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竞技体育有其喜爱的敏感群体,但是相对大学生的总数而言,呈现下降趋势,现代的大学生更加喜欢高新的、具有自我挑战和实现自我认可的体育项目,这种趋势使得群体活动比以前更加的丰富多彩,是对课上教学内容的有益的补充和促进。所以高校的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管理者要把改革教学内容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然后筛选对经济运动项目敏感的人群,对其进行运动队的训练和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大力发展群体活动,只有做到这三者共同提高,才能够完成普通高校21世纪的历史使命。

4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21世纪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发展所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我们要把21世纪的中国高校体育建设成什么样子,虽然还做不到具体和细化,但是具体轮廓还是能够做出清晰描述的。我们要建设支撑新世纪中国普通高校的理论支撑体系,这是所有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握体育存在的现代契机,如何综合国内外体育发展的先进理论,如何处理大学体育和其相近学科的发展关系以及如何做到大学体育教学、群体和训练的共同发展,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理性地看待大学体育的历史使命,我们的工作才更加具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总之,要想把当代大学体育工作做好,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入手,有了强有力的理论体系支撑,实践工作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然,未来大学要如何发展,体育管理者和体育工作者还会有多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只要我们紧紧把握时代进步所带来的契机,挖掘体育工作本身的规律,并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大学体育的历史使命!

G807.4

A

1674-151X(2014)07-014-02

2014-05-17

刘国忠(1971~),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普通高校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超学科”来啦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实现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