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将发布民生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2014-12-05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4年23期
关键词:民生报告政府

严碧华

“梦想的实现与否,不是靠人们的主观认定,不是靠政府的口头宣扬,而是要有具体的措施和切实的行动,要有人民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成绩来证明。”

近两年来,“中国梦”引发共鸣并被热议,其精神火炬也照耀和温暖了全球炎黄子孙,激发和凝聚了磅礴的中国力量。

即将发布的《2014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以“民生中国梦”为主题,再次聚焦于此,系统地梳理与解读“民生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并提出实现“民生中国梦”的路径。

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完成,报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在6月29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透露了报告主要内容。

最终印刷成册的报告还分别对各省、区和副省级城市民生指数进行了排名。排名显示:省级民生指数排名区域相对较为集中,按照指数由高到低,民生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由强渐弱的阶梯型分布趋势;在阶梯型分布总体趋势下,部分省(区、市)呈现出与其所在区域总体位次趋势不一致的情形;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

“民生梦”与“中国梦”

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美国有“美国梦”,中国有“中国梦”。

以唐任伍为主编的团队梳理历史脉络发现,无数炎黄子孙,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孔子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为恢复“礼治”而四方奔走,以己菲薄之力希冀挽民生于水火,救生民于倒悬,他设计了“大同小康”的“大道”理想。墨家代表墨子设计了一个“兼爱”、“尚同”的理想。农家思想家许行设想了一个“与民并耕而食”的理想。道家思想家老子设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小国寡民”的乌托邦理想。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中国积贫积弱。一批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找“真理”以期“维新”救亡,康有为发表了一部带有乌托邦空想性质的《大同书》,提出了“太平之世”,描绘了一幅实行公有制之后民生解决的美好图景。

唐任伍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可以分为3个层面:首先是每个人的梦,然后是国家民族的梦,最后是世界的梦。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梦”具体到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就是“民生梦”,是基于人民幸福快乐的基础上,让人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保证每个人生活得更加体面和尊严,使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他认为,“中国梦”首先是“民生梦”;实现“中国梦”,民生是基础,是实现梦想的源泉;实现“中国梦”,民生改善就是最好的诠释,它使“中国梦”不致于成为一句虚幻、空洞的口号,具备了现实的温度。

7个民生梦

报告的主题是研究“民生”,因此集中研究探讨个人的梦,即“民生中国梦”。“民生中国梦”又分为7个方面,即教育、收入、健康、养老、居住、生态和安全。

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关乎民生的“就业梦”、“安居梦”、“健康梦”、“成才梦”……通过勤劳创造,能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报告认为,教育作为“民生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又必然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力量源泉。教育中国梦,就是学有优教,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促进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前提是均衡,核心是优质。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幼儿园工作条例》等,保障了每一个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教育发展所依赖的教育资源流动、积聚和配置存在不合理、不均衡现象,这成为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之后教育发展的新难题。

同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能简单等同于“平均发展”, 不是“削峰填谷”,而应该“扬峰填谷”,让强的更强,弱的渐强,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

教育之外,收入保障亦非常重要。报告指出,国富是“中国梦”的基石,民富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2010年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展示了中国政府在就业问题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如何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总体呈现充分就业的态势,个体实现满意就业的目标,是我国政府应当继续关注并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持续的雾霾天气,生态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关注。报告指出,中国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中国制造”行销世界,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是,这种依靠资源投入、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和煦的阳光、生命的绿色这些最基本的民生条件变得日益稀缺和奢侈。

唐任伍表示,蓝天碧水没了,健康呼吸没了,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碧水蓝天难见,“民生中国梦”面临严重挑战。

民生绩效指标体系

基于现状,报告认为“民生梦”的实现要有整体性的具体规划,使民生领域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尽可能清晰、明确,可衡量。“梦想的实现与否,不是靠人们的主观认定,不是靠政府的口头宣扬,而是要有具体的措施和切实的行动,要有人民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成绩来证明。”唐任伍说。

他认为,政府绩效管理可以强化政府对公众的责任,因为它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内部预算制定、资源的调整和重新配置、人事考核及晋升等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政府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绩效管理改善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它还可以对外公开评估过程和绩效报告,通过公众、媒体或民间组织的外部监督来促进政府改进政策制定和执行,提高工作绩效。

此外,民生状况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哪些方面需要在某个时期内优先发展,哪些获得了显著的改善,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民生发展水平投入了多少人、财、物、时等资源,这些资源的运用是否符合经济、效率、效能的原则,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生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下一步该如何改进……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细致而客观的衡量和评估,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全面而客观的民生绩效指标体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和分析,从而得出尽可能准确和真实的绩效结果,并对这些分析结果加以有效利用,为改善民生领域的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提出改进方向和改进重点。

“行政责任是贯穿于所有的政府治理活动中的,只要有政府行使权力的地方,就要有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在民生发展领域同样不能例外。”唐任伍表示,完善行政责任制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对负责民生建设的相关政府组织和部门及其领导进行惩罚,而在于通过责任制度建设来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落实责任,避免政府领导干部和人员在民生发展中走弯路,有效防止给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和财富上的损失。

猜你喜欢

民生报告政府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