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时使用,何必拥有

2014-12-05罗文

商界评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协同

罗文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作者在书中提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观点,即互联网带来的近乎零边际成本的社会在未来30~50 年内将终结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这一结论听起来似乎有违常理,首先,我们习惯把互联网视为一种新的手段,用来提高现行经济社会的生产效率,促进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其次,我们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

坦白地讲,在内心深处,我愿意相信作者对未来社会的预言是真的。自圈地运动兴起的资本主义革命把广大的社会资源圈成“你的”、“我的”和“他的”,就连我们的食物、饮用水、社会关系、好点子、时间,甚至是DNA,都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换的私有财产,人的本质几乎异化殆尽。与此同时,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如果全球气温再上升2 摄氏度,50%与人类相伴的生物就将灭亡;再上升5 摄氏度,人类本身也将不复存在,这也是地球村公民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要青山绿水,还是要快速增长的GDP?这是目前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抉择。当前,世界各地的新工业革命建设方兴未艾,正在引领我们的社会向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和GDP之间的和谐迈出坚实的步伐。然而我们可能未曾想过,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才是这一社会进程最重要的催化剂。

较之通信/化石能源矩阵掀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当前的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矩阵具有分布性、扁平化和接近零边际成本的鲜明特点,为社会协同共享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充分条件。

的确,互联网产业在过去的30年也曾遭遇过关于资源匮乏的忧虑,但随着第6代互联网协议的出现、动态频谱技术的诞生、云计算的普及等,通信互联网产业的资源向零边际成本迈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步。在今天,以免费的风和太阳光作为资源的可再生能源正在欧洲、北美等地区勃然兴起,这些国家和地区诞生了数以千计的以个人和家庭为投资和消费主体的微智能电网合作社,在满足自需的同时并网分享。根据预测,世界将在2028 年全面进入太阳能时代,也就是能源的边际成本逐渐为零的时代。

近乎免费的通信互联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人类的即时协同提供了可能;近乎免费的能源互联网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为人类社会化生产的动力源提供了无尽的共享空间。如今在美国,年轻人共享汽车正在成为时尚。在世界各地,利用开源编码协同开发软件、基于众包模式的产品协同设计正在大行其道。可以说,协同共享让知识产权的概念变得更加开放,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二为一。

如果你是个乐观者,相信你已经观察到了一些正在发生的改变:“随时使用,何必拥有”的价值观被世人接受。由于人类基因工作组实现了开放式的协同研究模式,世界基因测序的边际成本在10 年内将可能降至原有的百万分之一,生物制药企业的垄断利润在未来将风光不再。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三大互联网(通信、能源和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尽管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中一定会充满曲折,或许你也会认为作者推崇的这种社会形态不过是21 世纪的乌托邦。但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基础正在一步步夯实,正如里夫金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千禧”一代没有“婴儿潮”一代的物资匮乏情结,他们更习惯在网上团购,更有兴趣参加慕课学习,更乐于共享汽车和分享衣物,更关心环保和生态环境,更期待与遥远的志同道合者协同创新,而不愿炫耀财富,更不迷信权威和广告。

编辑推荐

1.《大爆炸式创新》

【美】拉里·唐斯、 保罗·纽恩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

我在读:当下,技术的指数级发展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改变了原有的创新方式。颠覆不再是从某一个方向出现,而是从四面八方涌来。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创新者的窘境,而是创新者的灾难。大爆炸式颠覆是超越颠覆式创新的最新创新方式,是一种拥有巨大能量的创新,能在数月甚至数日之内撼动那些根基牢固的企业。其骇人的速度和巨大的影响力都来源于涌入市场的颠覆性科技,它们的质量比前辈们更优,而且价格更低廉。

每一个企业都不想经历衰败的梦魇,但如何才能找到一线生机呢?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分析了大爆炸式颠覆的起源,探讨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并且对大爆炸式颠覆进行了深度剖析。他们认为创新的新生命周期由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四个重要的阶段组成,这个理论将有助你及时发现潜在的颠覆。

2.《反直觉思考》

【美】迈克尔·莫布森,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8月

我在读: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自己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明知概率极低,却还是喜欢买彩票;每一个看似符合逻辑的决定,最终没能得到好结果……其实,这些所有思考都是我们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然而,在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它已经不适用了。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本书作者是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美盛资产首席投资策略师,既有教授的学识,也有投资界的实践经验。在本书中,他运用大数据、心理学、金融学、管理学、复杂科学的理论,结合生活小事、商界案例、心理实验等实例,生动地为我们解读了固有思维模式常犯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指导我们辨别潜意识中的认知陷阱,有利于我们在别人的失误中掌握先机。

3.《大变局时代》

艾学蛟,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

我在读:在这个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漫长,内部挑战不断的大变局时代,任何事情都处在变幻莫测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很多人或许会说,“世界经济大变局”只是一个忽悠人的噱头。然而,在2007年,你是否预料到一个小小的次贷危机就能发酵为全世界经济大萧条,欧洲至今还在沉重的债务危机中挣扎,比黄金还重要的国家信用掉了一地?你或许还会说,政府财政赤字消失了,全球经济也开始复苏了;就连美国都悬崖勒马,开始加息了……你真的认为有了理性的带头人,就有理性的跟随者,世界经济就会趋向有序、健康吗?

事实是,美国宣布将回归制造业,它的制造业大部分在新兴经济体,美国的加息会加速新兴经济体泡沫的破裂,连美国也预测到新兴经济体的未来不靠谱。在这样一个急遽跌宕的大时代,金融危机给予世界的将是致命一击。本书作者从多角度检视了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所处的内忧外患,以及当下中国经济指出要点、切中要害、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化解的办法。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制度改变中国》

樊纲,中信出版社,2014年10月

我在读: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是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他用多少时间去觅食,用多少时间建造逃生的小船,如何抵御风雨等。“星期五”出现后,就有了两个人,也就有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时就要有规范人们利益关系的制度。这本书其实是一本经济制度杂文和随笔的集合,是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生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全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新作。樊纲作为我们熟知的经济学家,他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书中包含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解读,为改革2. 0时代的新一轮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猜你喜欢

协同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协同之下 待破有题——探寻车路协同应用落地之路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协同”新语
民事诉讼信息化协同构建论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CRQAOVTMAgent支持的开放环境下协同制造装配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