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 大作为
2014-12-05文文魁
文 文 魁
作者系博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
只有真正认识到小企业的价值所在,才能更自觉地把握企业规模,克服盲目做大的冲动;才能更主动扶助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充分发挥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2013年我参加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联合调研,通过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使我对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较为深入的了解。结合相关文献的学习研究,也对小企业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有了一个新的理论认识。
本文采用小企业的概念,主要考虑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相对性,理论认识不同于实际工作的统计分类,更关注把握事物的本质。调研中发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口径的指标,不但在政策边界的把握上出现种种纠结,而且引导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如何与政策对接,忽略对企业规模真正价值的认识。坦率讲,企业规模的大小不是政策制定的依据,因为规模不同就受到政府差别性保护,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否则优胜劣汰何在?一些中小企业受到政府保护或政策支持一定另有其他内在缘由,或关乎民生、或关乎就业、或关乎公共利益、或关乎有产业前景的摇篮。政策的直接依据应该是这些不可替代的缘由,而不是规模小。然而规模小,确实是这些具有不可替代性元素的企业的共同特征;随之也就有集资融资难、经营范围窄等共同的竞争力弱项。我并不反对人们使用已经惯用的中小微企业的概念,只是担心因之忽略企业规模的价值所在,因此选择了小企业的概念。小企业的概念虽然没有那么细分和精准,却摆脱了对企业级别划分和标准制定的纠缠,模糊反而变得清晰,使我们能更加关注小企业的时代意义。
小企业,在我们大量的直接接触中,深深感到已经远远超越过去传统经济理论对其“拾遗补缺”的定位和认识。一大批科技小企业成为小巨人,承担着国家安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的高端技术研发和关键部件生产;许多小企业的掌门人,已经不是改革初期敢于突破体制束缚的“农民企业家”,而是高学历、高智商、视野开阔、底蕴深厚、有着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无疑,大批的小企业仍然活跃在关乎民生、关乎就业的传统服务业,但其中也不乏将先进经营理念和高端科学技术应用到企业发展中的案例,产业传统而技术新兴、老树开新花,令人耳目一新。
新时代小企业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内生的创新活力。今天一些名声大噪的明星企业,起步时不过三、五个人,走向成功也就四、五年。如,一个名叫亿赞普的企业,5年前由2人创业,以数据智能化为方向,建立由工厂向全球终端消费者直销的模式,如今不但使17万中国中小企业受益,而且迅速将业务伸向全球;小米公司,起家是7人的创业团队,仅3年时间,年销售收入就达250亿元。这些企业的掌门人,往往是集创新与创业于一身,内在动力强劲,依仗小企业劳动关系简单和谐、环节少、成本低、决策快的优势,把自带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有一些极具时代眼光的创业者,把大数据和智能化开始引入老百姓买菜、做饭、洗衣这些日常生活的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目前,中关村每天诞生11家科技企业,小企业已经成为驱动创新的源泉,是北京创新驱动的摇篮。
北京小企业在创新驱动的大作为,来自小企业对新时代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可以说,北京的小企业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当前世界,基于生产流水线的大规模企业、福特模式下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已经日薄西山;以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新时代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将转向大规模定制,更加突出消费者个性需求;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制造系统,更加突出包容性和灵活性;工厂化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信息技术催生新型产业组织。新型企业,规模不大、设施简单,几台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就可以实现网络用户的需求。小企业接入大网络可能是新时代的主要生产方式。互联网时代,小企业将有更大作为。读一下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会对小企业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也就会对北京小企业正在形成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
调查中,我注意到企业规模与人的价值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应该对企业规模的边界有一个理论界定。科斯的交易成本学说,告诉我们企业的规模边界是内在化收益等于内在化成本的平衡点,前者大于后者,规模会继续扩大;前者小于后者,规模就必然缩小。这个解释没有离开经济学成本与收益的信条,似乎还难以满足我们对小企业的认知。于是我找来一直想读的一本书: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从这本书我找到了小企业的真正价值所在,找到了小企业的时代意义。舒马赫批判了人们在对大规模的追求中,越来越不把人当回事的趋势。指出企业规模越大,越没有人的位置。他认为:“人很小,所以小的是美好的”。人类必须认真反思大规模工业生产对生态的破坏和人的异化,如果我们从人的价值的视角、而不是单纯利润的视角出发,就会发现小企业比大企业的独特优势所在。
“人只有在包容力大的小团体中才能成就自我”,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关村科技园区超过半数的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都是出自小企业。如此骄人业绩,就在于小企业内生个人创新的动力,能实现人的价值。只有真正认识到小企业的价值所在,才能更自觉地把握企业规模,克服盲目做大的冲动;才能更主动扶助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充分发挥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