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员对抗技术提升探微①

2014-12-05牛亮星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6期
关键词:对抗性篮球比赛赛场

牛亮星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近年来,篮球比赛得到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篮球比赛的高对抗性、高速度性和高空优势性越来越突出。然而,与国际篮球强队相对比,我国篮球运动员在对抗性上相对较弱,情况堪忧。针对此问题,国家体委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加以贯彻和执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并取得了诸多可惜的成绩。但是,我国篮球运动员在技术运用方面与世界强队相对比,差距仍旧很大。尤其在比赛中对抗强度大的情况下,运动员的球技发挥弱势明显,球技发挥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我国篮球运动员的球技还未达到质的变化。

如何有效地转变这种“技不如人”的弱势状况,积极地应对世界篮球比赛高对抗性和高速度性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摆在我国篮坛上的重要课题,引起了篮球界普遍的关注。积极探索世界篮球发展动态与趋势,研究和借鉴世界强队训练方法、技巧和经验,再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以及篮球运动员自身的体质特点等的具体情况,进而找到科学有效地方法加以训练,增强篮球对抗意识,培养正确、科学的篮球对抗方法,树立正确的篮球对抗观念,对于提高我国篮球整体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篮球比赛中的对抗特征分析

1.1 篮球比赛中对抗的激烈性特征

当今,世界篮球比赛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比赛的对抗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也呈现日益激烈的趋势。在整场赛事之中,球员之间身体上的对抗非常频繁,球员在推、挤、拉、挡、防之间进行技战术的发挥,甚至有效地冲撞也被运用于赛场之中。在篮球比赛中,随着开赛钟声的响起,两队球员之间就开始了激烈地攻防之中,你争我夺,逢球必争,分秒不让,速度、激情充斥着整个赛程,整场比赛之中深深地体现了篮球比赛之中强烈的对抗性。

面对如此激烈的对抗性比赛,篮球运动员的对抗意识也显得至关重要。在赛场上拥有较强的对抗性,也成为一位优秀球员的内在要求。然而,我国篮球运动员在此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弱势。之所以如此,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文化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国民影响重大。讲究谦让、中庸、仁爱、和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球员的思想之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在激烈地赛场之上。谦让之心长存,在赛场中很少出现中国球员激烈冲撞对方球员的现象,很少与对方球员因为小小的失误造成强烈的冲突。如此中庸、谦和的思想观念,严重磨灭的中国球员的对抗和争强好胜心理,导致中国球员整体地对抗性大打折扣。曾经世界篮坛著名的运动员中锋乔西奇就针对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这一状况,深刻地指出:“中国队的致命弱点在于对抗性差。”该项见解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指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弊端与问题所在。

当前,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步伐与世界篮球发展的差距还很大。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严重缺乏对抗性,无法与世界篮球接轨。无论是男篮还是女篮,在参加国际性比赛时,在赛场上往往极力地躲避与对方运动员身体上的接触与碰撞,始终以一种谦和的心态去应对对方的攻击和防守,对抗意识相对较差,对抗能力较弱。随着篮球运动比赛的发展,篮球比赛规则的变化,在赛场上已经将运动员之间不可避免地身体接触和对抗合理化,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做犯规处理。然而,我国多数的篮球运动员,其思想观念还未转换过来。在赛场之中总是规规矩矩地打比赛,尽量避免对方的身体对抗,由此致使自身在赛场之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俗话说:“思想先行,行为在后”,要想转变这种被动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要在思想上加以转变,积极吸收西方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对球员加以教育,使得所有球员尽快将观念转变过来,以适应世界篮球比赛中的新规则和精神。

1.2 篮球比赛中对抗的综合性特征

在篮球比赛中,双方的对抗并非仅限于球员“体力”的对抗,而是综合性、全面性的对抗。不仅包括身体肌肉上的对抗,而且还容纳着球员球技、战术、心理和智慧上的对抗。比赛之中球员在攻防之中,不仅要依靠坚强的身体去迎接对方的冲撞,同时也要积极合理地向对方加以防卫和冲撞,从而获得赛场上的控球权,进而为得分打好基础。此外,在攻防之中,其对抗也包含着战术、技巧和智慧上的对抗。如何机动灵活的组合阵型,如何有效地防守,如何有效地断球和进攻等等。这移步、跳跃、蹲防之中都包含着球员的智慧、技巧、意志和心态。为此,篮球比赛不在是一场简简单单身体上的对抗性运动,而且一项激烈的,综合性的对抗运动。为此,球员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全面兼顾,不能偏废其一。

2 提升篮球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建议

2.1 与时俱进,加强对抗意识

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国际篮球比赛也不例外,其规则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为此,我国篮球运动要紧随国际篮球规则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地加以调整。作为一项激烈地竞技运动,篮球比赛之中不可能避免双方队员身体上的接触与碰撞。国际球联考虑到此问题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讨论,重新调整了篮球比赛的规则,将比赛中队员之间的身体接触合规化,不在将其视为犯规。这样的调整不但更加合理,而且也使得篮球比赛更加富于观赏性、激烈性、多彩性和对抗性。应对这种新的规则,我国篮球要对此加以深入地研究和学习,正确地探索规则之中的内涵,进而有针对性的改变自身观念,增强对抗意识,并在平时训练之中加强球员“对抗性”训练,为实战中队员“对抗性”发挥打好基础。

2.2 科学地强化自身的对抗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其自身对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平时训练之中,教练一方面要强调集体性的对抗,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人对抗能力的提升,个人对抗能力可谓是整体对抗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单位。在激烈地赛事之中,强调集体协作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重视个人合理的“单干”与“冒尖”,因为每个球员的潜力是不同的,是无限的。在NBA比赛之中,一个明显的实例便是公牛队。如果该队没有乔丹个人的努力,高对抗性的发挥,则不会有公牛对的今天。为此,教练员要重视对个人对抗能力的提高,同时将个人的对抗性与全队对抗性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队整体地对抗能力,取得比赛的制胜权。

2.3 提高球员心理对抗能力

在激烈的篮球赛场上,双方队员的对峙,不仅仅局限于体力、技巧、战术和策略上的对抗,更重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对抗。现代篮球比赛,对抗相当激烈,时间非常宝贵,从开场哨声吹响的那一刻起,双方球员就开始争分多秒攻防,速度、激情、紧张等多种氛围重重弥漫在赛场之上。在此紧张、激烈地情况下,双方的对峙有外在逐渐深入内在之中,心理上的对抗尤为突出,谁在激烈地比赛中能够冷静思考,灵活转换,谁便能够由内而外地战胜对方,进而取得最终的胜利。由此可见,加强球员心理上的对抗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1]郭玉佩,郝国华.适应现代篮球发展的新规则,1998~2002年篮球规则修改的意义和作用[J].篮球,1999(2):24.

[2]盖立忠,张建永,孙凤林.从攻防对抗角度对中国CBA与美国NBA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94-496.

[3]张林先,郭喜亭,孙明和.篮球运动对抗技术几项主要指标的分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77.

[4]谭朕斌,王保成,黄黎.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128-1131.

[5]王庆.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与对手内、外线队员之间进攻配合基本情况的对比研究及对策[J].内江科技,2009(6):129.

[6]郑磊,李东明.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与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110-112.

[7]谢玮,洪海平,卫晓恩,等.针刺治疗对膝痹病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4(9):10-12.

[8]李实,康菲,王俊智,等.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身体对抗分析[J].体育学刊,2005(4):104-106.

[9]姜涛,奥夫琴尼科夫.日本海上的“第二香港”——图们方案是迈入东北亚一体化的第一步[J].呼兰师专学报,1994(4):9-10.

[10]谭朕斌,王保成,黄黎.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128-1131.

猜你喜欢

对抗性篮球比赛赛场
篮球比赛
杭州市高校大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探讨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的
篮球比赛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