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社会分层视角下对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思考①
——以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为例

2014-12-05李兴祥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城市群场馆

李兴祥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体育社会分层视角下对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思考①
——以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为例

李兴祥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阐述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和开放运营现状,阐明体育场馆开放运营与群众健身、社会阶层流动的互惠关系,分析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面临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策略。旨在加强长株潭城市群高校和社会机构间互利式联合,实现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满足社会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深入研究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社会分层 长株潭高校 体育场馆 开放运营 管理

伴随经济社会和文化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全面提速。现代社会需要有丰富的文体活动来满足各个层次、各个社会阶层人们的各种文化和娱乐需要。《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要求公共体育设施应向社会和民众开放,相关调查表明,当前功能配套的体育场馆设施主要分布在高校。高校实施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的积极响应,是加强学校、社会和社区互利式联合,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缓解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紧缺的根本举措。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湖南省高校聚集地,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实施开放运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和对外开放运营现状

长株潭高校全部拥有标准的400米田径运动场、足球场、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和单双杠、肋木、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械。其中室外篮球场、排球和乒乓球场数量最多;绝大多数高校拥有综合性体育馆,相对缺少的是网球场和游泳池。对照《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械配备目录》,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整体上能够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具备对外开放运营的基本硬件条件。

调查显示,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在寒暑假、双休日全天向社会开放的占80.5%;室外体育场地开放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上课时间一般不向社会开放。目前开放的场馆主要有室外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乒羽场地等;开放院校的室外场馆除足球场外均为免费,室内体育场馆开放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均为有偿开放和收费运营,多数篮球馆和足球场均面向社会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包场租赁。长株潭高校当前体育场馆开放运营主要有完全开放、半开放、完全不开放等三种形式。调查显示,长株潭高校有68%的师生赞成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认为体育场馆开放管理可以为体育健身提供便利、扩大学校知名度;有35%的师生认为开放运营会对正常教学工作产生影响,对校园安全和体育锻炼者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长株潭城市群所调查的高校中,场馆开放后亏损的占9%,约有60%的高校的体育场馆能够达到收支平衡,维持正常的运营和管理。只有少数场馆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的高校,因经常承办社会性体育赛事,经营管理效益明显提高。

2 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与群众健身、社会阶层流动互惠互利

2.1 长株潭城市群群众健身,需要高校提供支持和便利

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群众体育锻炼和健身所需。政府对于体育场馆设施费用支付有限,城市所辖社区能用来建设体育健身场所的地方稀少;社区现有的体育场馆主要就是篮球场和健身器材,功能单一;其次,社区体育健身场所缺少专业的健身指导,社区体育场馆资源数量不足、设施单一是影响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和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体育健身资源紧张的困境急需周边高校提供支持和便利。

2.2 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所带来的健身消费,是提升长株潭高校场馆资源效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调查,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覆盖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多个项目,在场馆设施数量、功能和健身指导等方面资源均较丰富,而且长株潭高校集中,拥有多个“大学城”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体育健身氛围。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通过合理经营吸引更多的周边群众参与体育消费,可极大减小学校对体育场馆的财经支出,有效提高场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3 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有利于推动人们通过不同的体育生活方式,从社会较低阶层向较高阶层流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各阶层对体育健身运动的认知和行为有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们一方面是维护社会阶层稳定的保证;另一方面是引导社会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流动的工具。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推动着部分居民能够长期性参与体育健身和运动训练,有助于社会分层中拥有不同体育生活方式的健身民众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3 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面临解决的问题

3.1 管理主体

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管理主体是核心,良好的管理队伍和管理模式是场馆健康运营的保障。长株潭高校场馆开放必须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必须以不干扰学校教学活动为准则;谁来管、怎么管是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3.2 安全问题

因高校运动场馆和教学区、宿舍区一般无隔离,场馆开放后外来人员出入频繁,人群素质千差万别,给校园安全、师生财产安全、体育设施安全等都带来隐患。加上场馆设施使用频繁会加快其老化变形,设施损坏和折旧加快,易给不知情者或使用者造成伤害。此外,外来锻炼者无专门人员指导和监督,非法操作、乱画乱动和不文明行为等,对场馆设施极具破坏性。

3.3 经营风险

由于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经费一方面要维持日常维护和管理所需;另一方面要支付开放时间所产生的高额管理费用和维护费用,因此其经营过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和风险性,决策策略、服务管理、消费市场等因素都会影响运营效果的不稳定性。

4 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策略

4.1 优化管理主体,协调日常教学和场馆开放之间的关系

长株潭高校要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领导,充分认识开放体育场馆对于推进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加强高校和社区联合,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意义。学校要明确管理主体,制定和落实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要求,可通过定期招标,加强与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公司、企业合作,不断优化管理主体;要协调日常教学活动和开放运营两者间的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使用时间等。

4.2 拓展体育资源,提升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效益

长株潭高校在开放运营和管理体育场馆过程中,要大胆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大胆改革运营方式和增设消费方式,创造更多收益,增强场馆运营实力。研究群众健身所需,充分挖掘现有体育设施和体育师资资源,按照不同项目、开放时间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提供健身培训、训练指导和体育咨询等服务,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开放运营模式,提升场馆开放运营的效益。

4.3 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安全

长株潭高校要根据学校实情,制定体育场馆开放管理办法。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场馆日常检查;定期走访有关开放性体育场馆,协助解决开放运营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保场馆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要加大场馆开放的宣传力度,可通过提供健身咨询指导,举办培训班、创建健身俱乐部等途径,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4.4 构建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管理模式

长株潭高校要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体育消费实际,更新观念、敢为人先,注重无偿开放、有偿开放和有偿无偿相结合的运行管理形式相结合,逐步由学校自主管理的“单一型”开放模式过渡为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合作型”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实践“公司+物业”的创新管理,不断促进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管理水平。

5 结语

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运营是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实现高校和社会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重要手段。长株潭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开放运营体育场馆缓解长株潭城市群社会体育资源紧缺的现状,满足城市民众全民健身和体育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体育社会分层背景下,要加快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努力探索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新模式,为不同层次人群开展多元的体育项目创设条件,积极承担服务全民健身、推动体育社会阶层流动的重任。

[1]唐艺.湖南省独立学院体育场馆管理现状[J].运动,2012(12):106-107.

[2]刘静,刘昕.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的调查——以江苏省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46-51.

[3]何波.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运营及其管理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2):16-19.

[4]张钟汝.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79.

G818

A

2095-2813(2014)12(c)-0174-02

201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C263)。

李兴祥(1977—),男,湖南冷水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城市群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场馆风采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