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简约方法 致力有效教学
2014-12-05孙旭东河南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461000
孙旭东 (河南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461000)
追求简约方法 致力有效教学
孙旭东 (河南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461000)
一、小学体育跳高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体育跳高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跳高课上,教师首先讲解动作要领,其次进行示范,最后让学生完成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如此简单的三部曲,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改革已刻不容缓。最后,引导方法存在着缺陷。教师的引导方法是当前最亟待变革的核心部分,引导方法单调、枯燥,却又充满权威性,教师讲解,学生必须倾听;教师示范,学生必须关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必须回答;教师提出的学习方法,学生必须遵循。四个“必须”,导致了上节所描述的课题组看到的景象。对于教师而言,学生能否学得知识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听从了教师的“教导”。
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探索,并达到了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小学体育跳高教学方法探索
(一)加强各项素质练习,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速度素质对跳高运动非常重要, 跳高技术的弧线助跑不仅要求掌握直线跑技术而且要求掌握弧线助跑技术和能力, 通常在跳高速度素质练习中先发展直线跑素质,掌握直线跑技术;然后掌握和发展弧线跑技术和能力;最后掌握和发展直、弧线助跑技术和能力。
弹跳素质也是小学体育跳高教学中的重点,弹跳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采用“原地跳”和一些游戏活动,比如,跳绳、跷跷板接球、飞龙夺珠等等。
在形式与内容上,教师应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与跳高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在一些小游戏中自制素材,如原地跳起将皮球投入挂在墙上的篮筐,或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京剧”进行结合,为学生们量身打造一套“京剧操”,将一些京剧中的基本跳跃动作融入到教学中,既形式新颖又简单易学,于活动中对小学生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此外,练习时,应借助一些器材或活动场景,如制作一些简易的木质鞍马,让学生在跳马的同时注重掌控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力量,或直接采用“跳山羊”游戏,增强小学生腰胯部的力量,发展跳高起跳所需的快速支撑缓冲力量,蹬伸力量、快速摆动力量和保持杆上背弓所需要的腰腹肌力量等等。
(二)以游戏器材为媒介进行课堂教学
所谓游戏器材,即应用于体育教学而其主旨却又与教学无关的、仅用于完成游戏过程的、能够提升小学生体育技能的一些器材设施。例如,一根普通的绳子,看似与体育无关,但在小学体育课上,一根普通的绳子即是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重要媒介;再如,一个简单的铁环,看似与体育无关,但是却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奔跑速度,以及培养小学生在助跑起跳中的平衡能力。
由此可见,游戏器材在小学体育技能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媒介”,是因为通过游戏器材的导入,小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戏器材”上面,它将“学习知识”与“知识渗透”之间的界限消于无痕,将“教”与“学”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体育技能,如此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满足了教师的教学需求。
(三)让小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法
在小学体育的跳高教学中,教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教学过程多么吸引人,多么充满乐趣,长期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也会让小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多制订几套练习方案,并在上课时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练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单脚起跳”的技术时,在备课时笔者制订了四套练习方案:1.跳绳竞技;2.双人组合单脚跳;3.混合跳;4.斗拐游戏。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四种练习方法,让小学生自主选择类型,假如学生间分歧较大,那么笔者则按照不同学生的意愿,将意见一致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在练习过程中,除了注重加强与每个小组之间的互动,并时时指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游戏方法之外,还监督他们遵守练习规则。
此外,在课前笔者还让学生们自己创设练习形式,并在上课时提出来,如果学生们创设的游戏方式可行,那么笔者也会选择他们的方式。如此多种类型的游戏不仅活跃了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重点在于发挥教师的媒介作用,在实践中,教师要加强与各小组之间的联系,不能让学生们成为一盘散沙,要让各小组间学会相互学习与借鉴。
此外,第二个重点在于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对于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并和他们一起练习,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使全体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掌控好练习方法投入的力度与频率,否则,学习环境过度单调沉重,会削弱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如何处理好小学生自主学习与生活养成的同步关系,也是值得教师深思的,而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更是较为系统和复杂的,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究。
[1]贾洪凤.小学生跳高训练的策略[J].读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4, 02.
[2]陈能.浅析中小学课余跳高训练中的常见问题[J].田径,2008,08.